游神源于丰富多元的民间信仰,其文化原型是古代帝王巡狩四方。在《山海经·海外南经》中已有“游神”的记录,其职责是为天帝视察一方。在中国民间信仰体系中,也有“日游神”“夜游神”的角色,分别在白天、夜晚监察人间的善恶。
例如粤西“年例”民俗文化,其起源存在多种不同研究假设,但都没有充足的史料作为一锤定音的佐证。一般认为,“年例”民俗文化由来已久,是以祭祀文化为核心,在历史上北方人民南迁带来的文化与原有本地土著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不断发展演化而来的。又如福建的游神文化,福建人的祖先从中原躲避战乱南渡,带来先进技术和文化信仰,有力推动福建民间信仰发展,加上自然灾害、疫病及战争械斗等社会矛盾,促使民众寻求神明庇佑。其中,长乐厚福游神民俗活动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各地游神的种类各不相同。
据统计,福建有上千种神明。例如在福州民间,用敞篷大轿抬着的当地供奉神像有华光大帝、白马王、临水陈太后和各村单独供奉的主神,主神的部属,如孩儿弟、七爷、八爷等,其中人气最旺、形象最俊美的是高大魁梧的张世子。
福建游神“世子天团”:赵世子、张大世子、张二世子、华光大世子、金龙太子(金枪太子)。(注:“世子”的本意是古代诸侯王的嗣子,明清两代的亲王嗣子也沿用此称号,也就是具有爵位承袭权的“神二代”。所以,“世子”系列是人们按照世俗的人伦关系而为神明“创造”的眷属,是神明“人格化”的表征。“世子”可被视作相应主神(其父辈)的“陪祀”神。)
“老爷”在潮州地区是指一个镇或村的保护神。在潮汕地区,保护神多种多样,影响较大的神灵如三山国王、开漳圣王、关帝、北帝、城隍、妈祖等,都列入“老爷”之列。
农历正月十六,是尧坊村传统的“游天井源乡菩萨”日子。据当地村民介绍,这个活动从古代就有了,菩萨名字叫东平王。
“游神”的具体过程,总体上分三大环节:请神出庙;巡游;送神回銮。
请神出庙
请神出庙要先通过掷筊(又称“卜杯”)来征求神明的意愿,具体做法是,由年长的尊者手持两枚月牙形的筊杯向神明请示:“您今年是否愿意出庙巡游?”与此同时,人们已经做好了“游神”的各项准备工作,蓄势待发,只等神明“点头”了。然后掷筊,若三次都出现了一正一反的“圣杯”,那么大家就欢呼雀跃地请出神明,动作必须迅速而有序,据说人们跑得越快,神明越高兴。若是出现两正(平面朝上)的“笑杯”就要重新掷杯,出现两反(凸面朝上)的“阴杯”,就表示神明不同意出庙巡游。
巡游
“游神”活动正式开始后,整个队伍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热闹氛围中依序向前,一般由开道神“马夫”手持马鞭领路,他会模仿骑马的姿势来回跑跳,挥鞭扫除障碍,神明驾前仙童“孩儿弟”、腰挎宝剑的将军紧随其后,接着便是今年爆火的“世子天团”了,他们迈着特有的步伐,表现出庄重而不失亲和力的仪态,沿门逐疫,并接受民众的香火敬奉。“游神”沿途还有“保长公”“净炉手”等重要角色,伴有鼓板、舞龙、舞狮、英歌舞等艺阵表演,可谓是民间艺术集中展示的嘉年华。
送神回銮
“游神”结束后,便要“送神回銮”,同样需要通过掷筊征得神明的同意。若神明暂时不想回銮,人们要抬着神轿在庙外一圈一圈地绕,直到掷筊获得“圣杯”为止。若神明同意回銮,“保长”便拿着鞭子在前开道,马夫紧随其后,快速地奔跑开路,最后,由轿夫抬着神明“冲宫”,将神明送回庙宇原来的位置安坐。至此,整个“游神”活动才算圆满完成。
游神活动中的道具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以塔骨神像为例,其主要分为“头筒”和“骨架”等部分。头筒用樟木雕刻制作,身体骨架则用竹篾编织而成。每年到了游神季,就把头筒和竹骨架拼装在一起,而后穿衣服、戴盔帽,迎神时人钻入竹骨架内,用肩膀扛着神像行走。
相比需要轿抬的软身神像(装有关节、四肢可活动的坐像),塔骨神像大多属于主神的随从部下,神职较低,也更容易与人亲近。外出游神时,塔骨通常成对出现,作为主神的配角在一旁护驾。类似“黑白无常”的塔骨形象是九案地区最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当地人俗称他们为“七爷、八爷”,或根据他们的身高特征称为“长爷、矮爷”。
游神活动内容多样、各具特色,有的场面热烈,活动内容丰富,沿途伴随有锣鼓、唢呐、神偶、舞狮、舞龙、飘色、标旗、游灯、八音、杂技及乐队演奏等丰富多彩艺阵表演,也有的形式简约,例如在福建延祥村,每年农历“六月六”,庄稼人会扛着菩萨在田间走一圈。不同的是形式,但相同的都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祈愿。
闽台地区
在福建福州,游神又称“迎神”。游神的时间集中在农历的正月初三至十五,游神时常以村为单位,有时数村联合,在人们看来,抬着神像充当神明的代步工具,是一种荣幸,参加游神的人们,都能收获一年的好运。游神当天,人们从庙宇里请出神明 ,巡游本境(村)。在民间信仰和道教的用语中,“境”是指一方神祇所管辖的地方。当巡游队伍在其庙宇和信仰范围内出巡时,称之为“巡境”;当巡游队伍进入其它神祇庙宇的范围时,称之为“绕境”。迎神队伍行进途中,马夫(古时叫班马仔、斥候,身穿黑色和白色衣服跳来跳去,表示在骑马)走在最前,居民们夹道欢迎,纷纷燃放炮竹烟花,阖家老幼参香礼拜,各户门前设案张宴,案桌上摆设供品果子,以迎接本境诸神驾临,称为“接宴”。此外,许多人还会手捧恭香加入“游神”的队伍。迎神的仪仗犹如官衙排场,如“迎泰山”时以帝王威仪出巡,而“迎大王”则似一般官员出行,礼仪虽然繁琐,但却秩序森然。
在台湾,道教三太子信俗传自福建,但传统游神步伐已糅入街舞等流行元素,造型亦时尚化,成为独树一帜的台客代表性文化。
潮汕地区
潮汕“营老爷”一般在元宵前后,有一句俗语:“游神正二月”。“营老爷”也叫“庆神游”,意思是老爷出来巡游。营神的营,是潮汕方言词。“老爷”在潮州地区是指一个镇或村的保护神。在潮汕地区,保护神多种多样,影响较大的神灵如三山国王、开漳圣王、关帝、北帝、城隍、妈祖等,都列入“老爷”之列。每到“营老爷”时,村里会选出一个吉日,在白天或晚上进行,将原本在庙里的神像请出来,绕村子的周围和各巷路巡游。这种巡游,“老爷”通常坐在轿中,由几位汉子抬着,走街串巷。
游行的队伍也很庞大,有“文游”也有“武游”。“文游”就是娱神,镖旗、花篮、锣鼓、乐队全出动,配合巡游的还有英歌舞队、舞狮队等。“武游”是在祭拜仪式过后,把老爷请上“武轿”,并用红丝绸布将神像固定在神轿上,巡游时,抬轿者要用双手撑起,疾跑狂奔,跑完村子的巷子,再回到神庙。“武游”其实就是凭借神之“神力”,驱逐邪宿,给村民带来福运,寓意为民造福。
粤西地区
游神在粤西地区又称为“游老爷”、“游菩萨”,或称“年例”。所谓年例,即“溯古例今、年年有例”,是指每年定期(主要集中在新春期间)举办的群体大型祭祀活动。
粤西各地的“年例”日互不相同,时间跨度从正月初二起将近两个月。“年例”期间,村民会设宴邀请亲友,摆醮祭神,游神驱邪,观赏粤剧、飘色、木偶戏等民间艺术表演。以南湖塘社区为例,南湖塘社区位于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潘州街道,其举办时间为农历二月十七日,“年例”活动主要部分包括摆醮、食“年例”、看“年例”等。
江西尧坊村的“攮神”
江西抚州南城县尧坊村的游神活动,在当地叫攮神,也叫“走老爷”。每年正月十五,村民们就早早到村口供奉“东平王”的神庙,为第二天的攮神做准备。据当地人说,这位老爷叫张成,官不大,在位时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老百姓爱戴他,去世后为他塑了这尊像,并被皇帝赐封为东平王。农历正月十六,是尧坊村传统的“游天井源乡菩萨”日子。这晚,要挨家挨户舞龙灯、跳马灯,再返回到庙前继续舞,直到深夜十二点,村里的几位长辈将“东平王”从神坛上请下来,人们开始向神像叩拜、许愿。第二天一大早,几个壮汉在震天响的鞭炮声中抬着“东平王”开始浩浩荡荡地在村里巡游,帅旗在前,锣鼓开道,村民们纷纷烧香放鞭炮迎接,祈求“东平王”保佑风调雨顺,家人安康。中午,在“东平王”神庙门口,人们围在一起,摆开几十张桌子,吃长寿面。下午四五点,是巡游完毕的菩萨归位的时间,这时,鞭炮震天,人们争先恐后朝拜菩萨,祈求神灵的保佑。“游神”是尧坊村最热闹、最有年味的民俗活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