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

#农作物害虫# 0 0
棉铃虫是鳞翅目夜蛾科棉铃虫属昆虫,又名钻桃虫、钻心虫等。体色多变,一般雌成虫黄褐色或灰褐色,雄成虫灰绿色,其幼虫体色多变,具有极大的观赏价值,因而可以通过饲喂不同的食物来改变其体色来实现其观赏价值。该品种分布于北纬50度至南纬50度的欧、亚、非、澳洲各地。杂食性,寄主种类众多,除为害棉花外,还为害玉米、小麦、高粱等多种栽培作物和多种野生植物。但其虫体营养高,可开发为饲料,供啮齿、鸟类、鱼类等食用,变害为宝。
  • 中文学名: 棉铃虫
  • 拉丁学名: Helicoverpa armigera
  • 别称: 棉铃实夜蛾,钻桃虫,钻心虫
  • 界: 动物界
  • 门: 节肢动物门
  • 纲: 昆虫纲
  • 目: 鳞翅目
  • 科: 夜蛾科
  • 亚科: 实夜蛾亚科
  • 属: 铃夜蛾属
  • 种: 棉铃虫
  • 亚种: 3
  • 分布区域: 亚洲,大洋洲,非洲及欧洲各地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棉铃虫(学名:Helicoverpa armigera)是夜蛾科、铃夜蛾属昆虫。成虫体长15-20毫米。雌蛾赤褐色,雄蛾灰绿色。前翅翅尖突伸,外缘较直,斑纹模糊不清。后翅灰白色,脉纹褐色明显,沿外缘有黑褐色宽带。前足胫节外侧有1个端刺。

成虫昼伏夜出,晚上活动、觅食和交尾、产卵。成虫有取食补充营养的习性,羽化后吸食花蜜或蚜虫分泌的蜜露。成虫飞翔力强,对黑光灯的短光波趋性较强,对萎蔫的杨、柳、风杨、刺槐等枝把散发的气味有趋性。雌成虫有多次交配习性,羽化当晚即可交尾,2-3天后开始产卵,产卵历期6-8天。产卵多在黄昏和夜间进行,喜欢产卵于嫩尖、嫩叶等幼嫩部分。分布于北纬50°至南纬50°的亚洲、大洋洲、非洲及欧洲各地。

棉铃虫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在中国淮河以北及黄河流域棉区暴发为害,成为中国农业生产、科研关注的焦点。但其从侧面促进了转基因棉花的发展,有效缓解了棉铃虫给棉花生产造成的巨大损失,保护了环境和生态平衡。

常见种类

亚种分化

棉铃虫(3亚种)

中文名称 学名 命名者及年代 分布范围

1 棉铃虫指名亚种 Helicoverpa armigera armigera (Hübner, 1808) 欧洲南部、亚洲大陆及其附近岛屿和非洲

2 棉铃虫大洋洲亚种 Helicoverpa armigera conferta (Walker, 1857) 斐济、新西兰、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和关岛

3 棉铃虫坎顿岛亚种 Helicoverpa armigera commoni Hardwick, 1965 坎顿岛(Conton)

生长与分布

栖息环境

棉铃虫适于偏干旱的环境条件,最适温度为25-28℃,低于20℃不能正常生长发育,适宜相对湿度70%以上。卵和幼虫在15℃条件下大量死亡,卵在35℃高温下的死亡率达44.7%,秋季低温来临早可降低末代卵的孵化率和越冬虫口密度。适于成虫羽化的土壤含水量为7.6%,含水量达20%时绝大多数蛹不能羽化,达25%饱和状态时蛹的死亡率达93.3%;中国南方棉区常年降雨较多,大发生年份均是干旱少雨的年份,北方棉区棉田很少积水,有利于幼虫化蛹和成虫羽化,常年发生较重。棉铃虫属兼性滞育昆虫,秋季的短光照和低温是诱导滞育的重要因素,4龄和5龄幼虫是感受光周期的临界虫态。

分布范围

分布于北纬50°至南纬50°的亚洲、大洋洲、非洲及欧洲各地。中国各棉区普遍发生,其中黄河流域棉区、辽河流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为常发区,长江流域棉区为间歇性发生区。

形态及特征

成虫:体长15-20毫米,翅展27-38毫米。雌蛾赤褐色,雄蛾灰绿色。前翅翅尖突伸,外缘较直,斑纹模糊不清,中横线由肾形斑下斜至翅后缘,外横线末端达肾形斑正下方,亚缘线锯齿较均匀。后翅灰白色,脉纹褐色明显,沿外缘有黑褐色宽带,宽带中部2个灰白斑不靠外缘。前足胫节外侧有1个端刺。雄性生殖器的阳茎细长,末端内膜上有1个很小的倒刺。

卵:近半球形,底部较平,高0.51-0.55毫米,直径0.44-0.48毫米。初产时乳白色或淡绿色,逐渐变为黄色,孵化前紫褐色。卵表面可见纵横纹,其中伸达卵孔的纵棱有11-13条,纵棱有2岔和3岔到达底部,通常26-29条。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40-50毫米。初孵幼虫青灰色,以后体色多变。头部黄色,有褐色网状斑纹。虫体各体节有毛片12个,前胸侧毛组的L1毛与L2毛的连线通过气门,或至少与气门下缘相切。体表密生长而尖的小刺。

蛹:纺锤形,长13.0-23.8毫米,宽4.2-6.5毫米。赤褐色。腹部第5-7节背面和腹面前缘有7-8排较稀疏的半圆形刻点。气孔较大,围孔片呈筒状突起。腹部末端有1对基部分开的刺。

生活习性

成虫:昼伏夜出,晚上活动、觅食和交尾、产卵,在19:00-21:00和3:00-4:50出现2次活动高峰。成虫有取食补充营养的习性,羽化后吸食花蜜或蚜虫分泌的蜜露。成虫飞翔力强,对黑光灯,尤其是波长333纳米的短光波趋性较强,对萎蔫的杨、柳、风杨、刺槐等枝把散发的气味有趋性。

幼虫:一般6龄。初孵幼虫先吃卵壳,后爬行到心叶或叶片背面栖息,第2天集中在生长点或果枝嫩尖处取食嫩叶,但为害状不明显。2龄幼虫除食害嫩叶外,开始取食幼蕾。3龄以上的幼虫具有自相残杀的习性。5-6龄幼虫进入暴食期,每头幼虫一生可取食蕾、花、铃10个左右,多者达18个。幼虫有转株为害习性,转移时间多在9时和17时左右。老熟幼虫在入土化蛹前数小时停止取食,多从棉株上滚落地面。在原落地处1米范围内寻找较为疏松干燥的土壤钻入化蛹,因此,在棉田畦梁处入土化蛹最多。

繁殖方式

棉铃虫在中国各棉区的年发生代数和主要为害世代各不相同。在辽河流域棉区和新疆大部分棉区年发生3代,以第2代为害为主;在黄河流域棉区和部分长江流域棉区年发生4代,以第2代最重,3代次之;在长江流域大部分棉区每年发生5代,以第3、4代最重;在北纬25°以南地区每年可发生6-7代,以第3、4、5代为害严重。各地一般均以蛹在土中越冬。

棉铃虫全年的发生过程因地而异。西北内陆棉区5月下旬越冬成虫进入羽化盛期,在玉米、谷子、西葫芦、豌豆等作物上产卵。第1代卵、幼虫和成虫发生盛期分别在6月初、6月上中旬和7月上旬,第2代卵、幼虫和成虫的盛发期分别在7月中旬、下旬和8月下旬,第3代卵和幼虫的盛发期分别在8月下旬至9月初、9月中旬。黄河流域棉区4月下旬至5月中旬当气温升至15℃以上时越冬代成虫羽化,第1代幼虫主要为害小麦、豌豆、苜蓿、春玉米、番茄等作物,6月上、中旬入土化蛹,6月中、下旬第1代成虫盛发,大量迁入棉田产卵;第2代幼虫发生较重,6月底至7月中下旬为第2代幼虫化蛹盛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第2代成虫盛发期,主要集中于棉花上产卵;第3代幼虫为害盛期在8月上中旬,成虫盛发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大部分成虫仍在棉花上产卵;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第4代幼虫老熟,在5-15厘米深的土中筑土室化蛹越冬。长江流域棉区4月底至5月上旬越冬代成虫羽化,在早春寄主上产卵;第1代成虫6月份盛发,迁入棉田产卵;第2代成虫盛发期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常出现2-3次发蛾高峰;第3代成虫盛发期在8月中下旬,发生期长,峰次多;第4代幼虫在旺长迟发的棉田发生较重;发生5代的棉区第4代成虫盛发期在9、10月份,多数成虫在秋玉米、向日葵、晚秋蔬菜等寄主上产卵。

雌成虫有多次交配习性,羽化当晚即可交尾,2-3天后开始产卵,产卵历期6-8天。产卵多在黄昏和夜间进行,喜欢产卵于嫩尖、嫩叶等幼嫩部分。卵散产,第1代卵集中产于棉花顶尖和顶部的3片嫩叶上,第2代卵分散产于蕾、花、铃上。单雌产卵量1000粒左右,最多达3000多粒。

各虫态历期:卵3-6天,幼虫12-23天,蛹10-14天,成虫寿命7-12天。

病害防治

动物学史

棉铃虫原来被放在实夜蛾属(Heliothis Ochsenheimer,1816)中,这是一个多型属。Hardwick(1965)经过对棉铃虫复合种的详细研究,从Heliothis属中分出了部分种类,并放在他所建立的铃夜蛾属(Helicoverpa)中,但一直未被人们广泛接受,后经Matthews, M.(1991,1993)、Mitter,C.(1993)和Poole, R. w.(1993)等人的进一步研究和证实,现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此属。

物种危害

棉铃虫是一种多食的害虫。寄主植物达30多科200余种,常见的受害作物有棉花、玉米、小麦、高粱、豌豆、蚕豆、苕子、苜蓿、油菜、芝麻、胡麻、青麻、花生、番茄,辣椒、向日葵等。棉铃虫为害棉花时,主要以幼虫蛀食棉花的蕾、花、铃。蕾被蛀食后苞叶张开发黄,2-3天后脱落;花的柱头和花药被害后,不能授粉结铃;青铃被蛀成空洞后,常诱发病菌侵染,造成烂铃。幼虫也食害棉花嫩尖和嫩叶,形成孔洞或缺刻,造成无头棉,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

防治方法

防治策略

棉铃虫的防治要强化农业防治,从农业生产的整体出发合理布局作物,推广抗虫品种,改进栽培技术,压低棉铃虫发生基数。采用生物防治、诱杀成虫等无公害防治措施,控制各代虫口密度。针对主要为害世代,选用高效、低毒农药,以卵期和初龄幼虫阶段为防治重点,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农业防治

1.种植抗虫品种。应用转Bt基因抗虫棉不仅可以控制棉铃虫的猖獗为害,而且对于充分发挥天敌对其他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也有一定效果。

2.合理布局作物。棉花与小麦、油菜、玉米等合理间作套种或插花种植,可以丰富棉田天敌资源。按2000-2500株/公顷的密度在棉花行间套种玉米,可诱集第1代成虫在喇叭口中潜藏,每天清晨人工捕捉集中灭杀,可减轻棉铃虫的发生。

3.耕地灭蛹。冬季深翻冬灌,破坏蛹室,结合冬灌,可使越冬蛹窒息死亡。麦收后及时中耕灭茬,可降低成虫的羽化率。

4.喷磷驱蛾。产卵盛期在棉田喷洒2%过磷酸钙浸出液,具有驱蛾产卵,减轻为害的作用。

5.人工除虫。成虫产卵盛期结合对棉花进行整枝、摘心、抹赘芽、剪空果枝等,将去除的幼嫩部分带出棉田外销毁,可以消灭大量卵和幼虫。

6.诱杀成虫。①灯光诱杀。成虫对黑光灯、高压汞灯有较强的趋性,特别是高压汞灯的有效诱杀半径约80-160米,在中度以下发生年份,单灯可控制6.7公顷棉田,大发生年可控制4.7公顷左右。②杨树枝把诱蛾。有效诱杀半径约10米,在第2、3代成虫羽化盛期,取长60-70厘米的带叶2年生杨树枝条,每8-10枝捆成1束,堆沤萎蔫1-2天后,按105-150把/公顷的密度均匀插于棉田,每天日出前用网袋或塑料袋套住枝把捕捉成虫,集中杀死,每7-10天更换1次枝把。③性诱剂诱蛾。有效诱杀半径约30米,在成虫羽化初期,每200-250平方米放置1个水盆诱捕器,盆高出作物约10厘米,盆中放入清水并加少许洗衣粉,用细铁丝将性诱芯悬挂于盆口中心上方距盆内水面0.5-1.0厘米处,每天早晨捞出死蛾,并及时补足水,每月换1次诱芯。

生物防治

1.保护自然天敌。应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和改进施药方式,减少对天敌的杀伤,发挥自然天敌对棉铃虫的控制作用。

2.喷洒生物农药。在初龄幼虫期喷洒含100亿活孢子/毫升以上的Bt乳剂300-400倍液、核多角体病毒(NPV)1000-2000倍液、20%雷公藤精乳油1500倍液等。

3.释放赤眼蜂。从产卵初盛期开始,每隔3-5天释放1次赤眼蜂,连续释放2-3次,每次22.5万头/公顷,对卵的寄生率可达60-80%。

化学防治

防治参考指标:为100粒卵/百株或10头幼虫/百株。但考虑到不同棉田棉花的生长状况,可结合当地情况进一步细化。如在黄河流域种植常规棉花品种的棉田,第2代防治参考指标高产棉田为36头/百株、中产棉田为12头/百株,低产棉田和第3代为8头/百株;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的棉田,第2代防治参考指标为400粒卵/百株或5.2头幼虫/百株,第3代为85粒卵/百株或4.7头幼虫/百株。

药剂防治时期在卵或初孵幼虫盛期:在进行棉田喷雾防治时,还要针对不同世代的为害特点,采用相应的喷雾方法,如防治第2代时要将药液主要喷洒在上部嫩叶和顶尖上,防治第3、4代时药液要喷洒在群尖和幼蕾上。为避免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要注意多种药剂交替和轮换使用。常用的农药有:20%抑食肼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5%定虫隆(抑太保)乳油1000-2000倍、5%氟虫脲(卡死克)乳油或水剂1000-2000倍、20%除虫脲悬浮剂1000-2000倍、20%虫酰肼(米满)悬浮剂1500-2000倍、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10%灭多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20%灭多威乳油1500-2000倍、75%拉维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48%毒死蜱(乐斯本)乳油1000倍、50%辛硫磷乳油1000倍、50%丙溴磷乳油1000-1500倍、35%赛丹(硫丹)乳油800-1000倍、2.5%溴氰菊酯或功夫菊酯乳油2500倍、2.5%联苯聚酯乳油3000倍等。

价值及其他

主要价值

研究价值

棉铃虫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在中国淮河以北及黄河流域棉区暴发为害,成为中国农业生产、科研关注的焦点。但其从侧面促进了转基因棉花的发展,有效缓解了棉铃虫给棉花生产造成的巨大损失,保护了环境和生态平衡。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的陈晓亚院士和他的博士研究生毛颖波发明了一种植物介导的RNA干扰技术。该技术可有效地、特异性地抑制棉铃虫参与棉酚解毒的基因—P450的表达,从而使棉铃虫对棉酚的耐受性大大减弱,抑制其生长,甚至导致其死亡。

生态价值

棉铃虫、烟青虫、斜纹夜蛾以及粘虫等可以吃掉大量杂草,因而可以用于一些果园的除草,而且杂草的残枝败叶以及棉铃虫的粪便、蜕皮和尸体也可以为果树提供养分,促进果树高产,同时,棉铃虫又是许多候鸟(如燕子)的食物,因而对于候鸟的保护也起到一定作用,可见,对于整个生态系来说,棉铃虫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此,可以对其进行大力保护与开发,使其变害为宝。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1347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词条所在榜单
相关知识文章
危害最大的10种农业害虫 常见农作物害虫有哪些 农作物病虫害大全
农作物病虫害具有种类多、影响大、并时常暴发成灾的特点,常对农作物产生毁灭性打击,造成重大损失,你知道常见农作物害虫有哪些吗?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危害最大的10种农业害虫,如:草地贪夜蛾、飞蝗、草地螟、黏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一起来了解下吧。
10种最可怕的林木害虫 哪种林业害虫危害最大 常见森林病虫害盘点
我国林业面积广大,林木资源丰富,而森林病虫害种类有8000多种,经常造成危害的有100多种,你知道对树木有害的虫有哪些吗?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10种最可怕的林木害虫,包括:松材线虫、光肩星天牛、美国白蛾、强大小蠹、马尾松毛虫、春尺蠖、松墨天牛等,一起来了解下吧。
家庭常见十大害虫 家里哪种害虫危害最大 常见家居虫害盘点
昆虫散布在世界各个角落,其中不少品种还是人类社会难以避免的“伙伴”,是侵害千家万户的卫生害虫,你最讨厌的家居虫害有哪些呢?Maigoo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家庭常见十大害虫,包括:跳蚤、臭虫、蟑螂、苍蝇、蚊子、蜱虫、螨虫等,哪种最让你头痛?
危害最大的10种地下害虫 土里常见的害虫有哪些 地下害虫种类大全
土壤是地下害虫栖息、繁殖和生存的场所,它们在土壤中危害植物地下部分、种子、幼苗或近土表主茎,你知道土里常见的害虫有哪些吗?Maigoo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危害最大的10种地下害虫,包括: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根蛆、蟋蟀、麦根蝽象等,一起来了解下吧。
10种最可怕的植物花卉虫害 哪种花卉害虫危害大 绿植常见害虫盘点
养花是很多人修养身心的爱好,看着它们一天天成长的过程非常治愈,但是一旦受到病虫害侵袭,一切努力都可能白费,你知道常见植物虫害有哪些吗?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10种最可怕的植物花卉虫害,如蚧壳虫、白粉虱、小黑飞、红蜘蛛、蚜虫、蓟马、斑潜蝇等,一起来了解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