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壳菜蛤,是贻贝科贻贝属的一种贝类。紫壳菜蛤壳呈楔形,壳质薄而脆。壳顶端尖,后端宽圆,腹缘略直,背缘弧形。一般壳长6-8厘米,壳长小于壳高的2倍。壳顶靠近壳的最前端。两壳相等,左右对称。壳面紫黑色,具有光泽,生长纹细密、明显,自顶部起呈环形生长。壳内面灰白色,边缘为蓝色,有珍珠光泽。铰合部较长,韧带深褐色,与铰合部约等长。铰合齿不发达。后闭壳肌退化或消失。足很小,细软。
紫壳菜蛤分布于中国辽宁、山东、浙江等地沿海。一般在低潮线附近均有分布,以足丝附着在潮流通畅的岩礁上。紫壳菜蛤生活力强,生长速度较快,主要以浮游硅藻、原生动物及有机碎屑等食物为主。紫壳菜蛤雌雄异体,生长快,繁殖力强,成熟性腺,雄性为乳黄色,雌性为橘红色,春秋两季繁殖,一年可成熟。
紫壳菜蛤采用筏式、栅式、投石、贝藻套养和两季作业等养殖方法进行养殖,产量大增,市场畅销,是中国贻贝养殖的主要种类。紫壳菜蛤肉味美,营养丰富,含有许多生理活性物质,有药用意义。壳含碳酸钙、铁、铜、磷和一些微量元素,可药用,也可做农肥、饲料和工艺品材料。紫壳菜蛤抗污能力强,被严重污染者虽也鲜活,但有异味,食之有碍健康。紫壳菜蛤抗干能力强,夏天下放1-2天不死,天气凉时3-4天不死,利于运输。
紫壳菜蛤生活在浅海,以足丝附着岩礁上。分布于我国辽宁、山东、浙江、福建等省沿海。肉可供家常食用,南方地区称其为“淡菜”。台湾分布 马祖,台北县贡寮乡蚊子坑,花莲海岸
贝壳等壳,壳顶在前方,没有明显的雕刻。壳皮明显,某些种类毛状。壳内面有强烈的珍珠光泽。绞齿缺乏,后肌痕大呈C状。没有水管。以足丝附著於底质,珠有时可钻孔。 壳楔形,顶端尖,腹缘略直,背缘弧形。完表为紫褐色,内面紫黑色或黑色,有珍珠光泽。
壳呈楔形,前端尖细,后端宽广而圆。一般壳长6~8厘米,壳长小于壳高的2倍。壳薄。壳顶近壳的最前端。两壳相等,左右对称。壳面紫黑色,具有光泽,生长纹细密而明显,自顶部起呈环形生长。壳内面灰白色,边缘部为蓝色,有珍珠光泽。铰合部较长,韧带深褐色,约与铰合部等长。铰合齿不发达。后闭壳肌退化或消失。足很小,细软。
可人工养殖。
(1)分苗时间
应视不同的海区条件而定。黄海区多采用春昔(人工采苗或野生苗),所以分苗时间取决于春苗的个体大小,只要贝苗壳高达到1.5-2厘米时便可分苗。具体时间从8月中下旬开始,至10月末前结束。在此期间分苗进度要越快、越早越好,强调不分11月苗,当然,黄海区也可利用越冬苗,在每年的 4-5月份分苗。渤数学系区,要根据海区结冰和流冰情况而定:有大量结冰、流冰的海区,多采取移殖越冬苗绳的方法,即在4-5月份将已分好苗的越冬苗绳,从黄海区运回,直接挂到养殖筏上养殖;无大量结冰,流冰的渤海区则采取春、秋两季分苗的办法。江苏以南海区多采用当地或北方的春节,所以分苗时间多在秋季。
(2)分苗方法
目前紫贻贝的分苗方法多采用“簇夹法”,即将采苗绳和筏身等处的贻贝苗成片或成块状的抓下来,再分成若干小片或块,每小片或块约300粒左右,然后,再按一定的距离夹到苗绳上。这样贝苗即会自动的附在苗绳上,并随着个体的逐步长大做小范围的移动,不断调整贝苗之间的密度布满整根苗绳,此时,还要人为地进行一次密度的调整,一方面要用手指去苗绳贝苗表面的小苗,另一方面要根据苗绳上的实际附苗量,多去,少补。
另外,还采用一种“包苗法”,即用网片把贝苗包到养殖苗绳上,待苗附着牢固后,再将网片拆去,这种方法多采用在零散,不成片或块的苗种,因费工,费时,所以仅做为一种辅助分苗法,不再大量采用。
对于移殖越冬苗绳的单位,应对所购苗绳上的贝苗度进行适当地调整,密度偏大的苗绳,可将贝苗均匀地抓下来,重新夹入新苗绳上养殖,或是补夹到密度偏小的苗绳上养殖,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物资和海区,达到高产的目的。
(3)夹苗密度
在紫贻贝养殖初期,夹苗密度偏小,个体大,产量低。随着养虾业的兴起,大量贻贝供做虾饵,刺激了贻贝养殖业的大力发展,同时出现了养殖密度大,个体小,产量高的现象,这些都是不正常的。现在大家一致追求的是不仅个体大,而且产量高。因此密度是关键的一环,根据各地的经验,每米苗绳夹苗密度以1500-1800粒为宜,即每15-20厘米夹一簇苗,每簇苗300粒左右。一根2.5米长的苗绳可夹12-15族,3600-4500粒苗。
(4)挂苗水层
以苗绳最上端距水面深度为标准,一般为0.70-1.00米,采用死浮(浮力直接绑在筏身上)养殖的,吊绳有效长度(除去吊绳与筏身、苗绳两端的结扣长度)为0.70-1.00米,采用活浮(浮力与筏身之间用两根有效长度为0.40-0.60米浮梗绳连接)养殖的,吊绳有效长度为 0.40-0.60米。
(5)台挂苗绳吊数
一般为180-200吊。苗绳既可单挂,又可双挂,双挂可以立体,增加单台产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双吊量视水深和海区生产力而定,一般可占台挂苗绳的20%左右。
紫贻贝资源丰富, 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 素有海洋鸡蛋之称, 中医学认为贻贝具有滋阴补血, 益精补肾、养血调精等作用。已有研究表明, 贻贝提取物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和增强机体免疫力、降血脂等功效。贝类多糖因其独特的结构, 在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和肝损伤保护等多个方面显示出广泛的生物活性, 在功能性保健食品和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LT 粗多糖的总糖含量为 59. 6%, M T 粗多糖的总糖含量为 74. 7%。LT 粗多糖的糖醛酸和蛋白含量低于酶提粗多糖, 但糖胺聚糖和硫酸根含量相差不大。高效凝胶色谱分析结果显示, 各组分的色谱峰较为均一, 表明具有较好的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