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飞蝗是直翅目蝗科飞蝗属昆虫,又名蚂蚱。头顶与颜面形成圆弧状,颜面垂直;前胸背板马鞍形,中隆线发达,略呈弧状隆起(散居型)或较平直(群居型)。成虫呈绿色或黄褐色;触角丝状,淡黄色;前翅褐色,有许多暗色斑;后翅透明间;后足腿节内侧的基半部黑色,近端部有黑环,胫节红色;群居型体色较固定,呈赤褐色或黑褐色,黑褐色斑较多而色深;散居型体色随环境变化而呈草绿色或淡绿色,黑褐色斑少而色淡。
东亚飞蝗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北纬42度以南的冲积平原地带,以河北、山东、河南、天津、山西、陕西等省(市)发生较重。栖息环境为地势低注、易涝易旱,或水位不定的河库、湖滩地或沿海盐碱荒地。成虫、若虫咬食植物叶和茎,主要为害玉米、高粱、谷子、芦苇等禾本科作物,可将植物吃成光秆。泛区、内涝区易成为繁殖基地,大面积荒滩或间有耕作粗放的夹荒地最适宜产卵。一只雌性夏蝗一生可产卵400—600粒,一只雌性秋蝗可产卵300—400粒。
东亚飞蝗是一种毁灭性的农业生物灾害,历史上将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称三大自然灾害。在长江以北、黄淮海地区经常发生。从另一方面来说,是可食用优质蛋白,也是治病良药,中医认为:其味辛性温,能开关通窍,性窜烈,可以治小儿急慢性惊风、百日咳,还可治冻疮痧胀和三日疟等疾病。
东亚飞蝗
雄成虫体长33-48毫米,雌成虫体长39-52毫米
西藏飞蝗
雄虫为32.4~48.1毫米,雌虫为38.6~52.8毫米
东亚飞蝗
头顶与颜面形成圆弧状,颜面垂直;前胸背板马鞍形,中隆线发达,略呈弧状隆起(散居型)或较平直(群居型)
西藏飞蝗
体色常为绿或黄褐色,可因型别、性别和羽化后时间长短,以及环境不同而有所变异。触角丝状。
东亚飞蝗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黄淮海平原是主要发生和危害区域。
雄成虫体长33-48毫米,雌成虫体长39-52毫米,有群居型、散居型和中间型三种类型,体灰黄褐色(群居型)或头、胸、后足带绿色(散居型)。头顶圆。颜面平直,触角丝状,前胸背板中降线发达,沿中线两侧有黑色带纹。前翅淡褐色,有暗色斑点翅长超过后足股节2倍以上(群居型)或不到2倍(散居型)。胸部腹面有长而密的细绒毛,后足股节内侧基半部在上、下降线之间呈黑色。胸足的类型为跳跃足,腿节特别发达胫节细长,适于跳跃。卵囊圆柱形,长53-67毫米,每块有卵40-80余粒,卵粒长筒形,长4.5-6.5毫米,黄色。第五龄蝗蝻体长26-40毫米,触角22-23节,翅节长达第四五腹节,群居型体长红褐色,散居型体色较浅,在绿色植物多的地方为绿色。
体大型,绿色或黄褐色,匀称。头大而短,头顶宽短,顶端钝圆,侧缘隆起明显,颜面微向后倾斜,复眼长卵形,触角丝状,细长。前胸背板前缘中部略向前突出,后缘钝角形突出,中隆线较高隆起,两侧具暗色纵纹,有时不明显。前翅发达,褐色,具许多暗色斑点,超过后足胫节中部,后翅略短于前翅,无色透明。后足胫节上侧外缘具刺10-11个。
卵粒长约6.5毫米,浅黄色,圆柱形,一端略尖,另一端稍圆,微弯曲。卵块褐色,圆柱形,长53-67毫米,中间略弯,上部稍细。卵囊上部充满海绵状胶质物,下部有4行卵粒斜向排列。
刚由卵孵化出的幼虫无翅,能跳跃,叫做蝗蝻或跳蝻,其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因而又叫作若虫。若虫一生蜕皮5次。由卵孵化到第一次蜕皮,是一龄,以后每蜕皮一次,增加l龄。三龄以后翅芽显著,五龄以后变成能飞翔的成虫。依据蝗蝻翅芽的发育进度,可鉴别其龄期。
东亚飞蝗喜欢栖息在地势低洼、易涝易旱或水位不稳定的海滩、湖滩、河滩、荒地或耕作粗放的农田中,这些地方滋生大量芦苇、盐蒿、稗草、荻草、莎草等蝗虫嗜食植物。这类飞蝗滋生的基地称为蝗区。中国的主要蝗区在黄淮海平原,有滨湖蝗区、沿海蝗区、内涝蝗区和河泛蝗区等多种类型。在干旱年份,宜蝗荒滩、荒地面积增大,有利于蝗虫繁衍,容易酿成蝗灾。成虫和若虫取食叶片、嫩茎,将叶片咬成孔洞、缺刻,可把大面积农作物吃成光秆。
东亚飞蝗无滞育现象,发生代数由北向南递增,各地都以卵囊在土壤中越冬。大致北京以北地区每年发生1代,黄淮流域一年2代,长江中下游2-3代,华南3代,海南4代。
在2代区,越冬卵于4月底至5月上中旬孵化,蝗蝻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羽化。这一代蝗虫称为夏蝗。夏蝗寿命55-60天,7月上中旬进入产卵盛期,卵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孵化,蝗蝻25-30天后羽化为成虫,称为秋蝗。秋蝗在9月上中旬进入产卵盛期,大部分卵直接越冬,少数在高温干旱年份,在9月中旬前后又孵出第三代蝗蝻,羽化后不能产卵,多在冬季被冻死。
成虫羽化后,需经1-2周时间补充营养和飞翔,才能交配产卵。产卵多选择植被稀疏,土面坚实,土壤湿度和含盐量适宜的向阳地带。夏蝗旱季多在水畔荒滩和低洼农田产卵,秋蝗在汛期多选择未被水淹的河畔海滩或附近高燥农田产卵。雌虫用产卵瓣钻土成孔,深入土面下4-6厘米产卵。每只雌蝗一般产4-5个卵块,每个卵块有卵约50-75粒。
蝗蝻二龄后活动能力增强,白天活动,夜间和凌晨栖息于植物上。密度小时为散居型,密度大了以后,个体间相互接触,逐渐聚集成群居型。两型相互转换,其过渡时期称为中间型。聚群和扩散活动与温度和阳光有关,多在晴天的9-16时,朝着与阳光垂直的方向远距离跳跃迁移,地面温度高于40℃或日落后方停止。成虫羽化5-10天后飞翔能力增强,逐渐群集迁飞。迂飞距离可达数百千米,在空中持续飞行1-3天。散居型飞蝗有时也会出现迂飞现象。群居型飞蝗体内含脂肪量多,水分少,活动力强,但卵巢管数少,产卵量低。而散居型则相反。
东亚飞蝗喜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主要危害麦类、玉米、高梁、谷子、水稻、糜子等多种禾本科作物。在大发生时,几乎取食所有的绿色植物。东亚飞蝗群体能远距离迁飞,易暴发成灾,是中国历史上成灾最多的大害虫。
贯彻执行“改治并举、根除蝗患”的方针,采用农业生态控制和药剂灭杀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生态控制主要用于改造蝗区,药剂防治主要针对高密度蝗区,掌握有利时机,喷施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将蝗蝻消灭在扩散之前。
采取多种措施,改变蝗区生态条件,使蝗虫失去产卵的适生场所,消灭飞蝗滋生基地。主要措施包括兴修水利,疏通河道,稳定水位,排灌配套;开垦荒地,整田改土,防治土壤盐碱化;实施作物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改种水稻、棉花、大豆、苜蓿、香花槐、冬枣等作物;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度,改变蝗区小气候。
加强蝗区监测,掌握防治适期,夏蝗重治,秋蝗扫残。东亚飞蝗的防治适期为卵孵化盛期至蝗蝻三龄盛期,需将蝗蝻消灭在起飞之前。防治指标为每10平方米5头。
在高密度区和农田周边发生区,使用马拉硫磷等药剂进行地面或飞机喷雾,紧急控制蝗虫危害,确保农田安全。地面喷雾般采用超低容量喷雾和低容量喷雾,飞机进行超低容量喷雾。
地面喷雾可用45%马拉硫磷乳油、40%乐果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40%甲基异柳磷乳油等有机磷杀虫剂,每667米二用药40-100克。菊酯类杀虫剂有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顺式氰戊菊酯(来福灵)乳油或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等,每667平方米用药50克。还可用25%氰-辛乳油(快杀灵),每667平方米用量30-50毫升,20%菊·马乳油60-70毫升。
飞机进行超低容量喷雾,每667平方米用药量75%马拉硫磷油剂75毫升,90%马拉硫磷油剂60毫升。
在药剂不足或植被稀疏时,用毒饵诱杀的效果较好。其法是将麦麸(或米糠、玉米、高梁碎粒、马粪等)100份,清水100份,90%敌百虫或40%乐果乳油0.15份混合拌匀,每667平方米施用1-1.5千克(以干麦麸计)。也可以用蝗虫喜食的青草100份,切碎加水30份,按上述比例拌药,每667平方米用草10千克。毒饵要随拌随用,不宜过夜。阴雨,大风,气温过高、过低时不宜施用。
在中、低密度发生区,湖、库水源区和自然保护区,重点实施生物防治,创造有利于天敌繁衍生息的环境,保护利用鸟类、蛙类、狼蛛、步行甲等自然天敌,沿湖、沿河、草原蝗区牧养鸡、鸭、鹅等家禽,啄蝗灭蝗。还可施用杀蝗绿僵菌悬浮剂(500亿/毫升)、蝗虫微孢子虫制剂等微生物农药和1%苦皮藤素乳油、0.5%苦参碱乳油等植物源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