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蝗

#蝗虫# 0 0
意大利蝗是直翅目蝗总科斑腿蝗科属昆虫。其也是欧洲大陆的代表蝗虫品种,在中国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海拔800至2300m荒漠,是半荒漠草地的主要危害蝗虫之一。该品种主要喜食菊科的多种蒿类和黎科以及禾本科的植物,也可危害小麦等作物。
  • 中文学名: 意大利蝗
  • 拉丁学名: Calliptamusitalicus
  • 界: 动物界
  • 门: 节肢动物门
  • 纲: 昆虫纲
  • 目: 直翅目
  • 亚目: 蝗亚目
  • 科: 蝗科
  • 亚科: 斑腿蝗科
  • 属: 星翅蝗属
  • 分布区域: 国内主要分布于新疆草原,其他地区偶现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意大利蝗(Calliptamusitalicus)属于蝗科,成虫体型粗短。前胸背板中隆线较低,侧隆线明显,几乎平行,3条横沟均明显。主要喜食菊科的多种蒿类和黎科以及禾本科的植物,也可危害小麦等作物,是新疆草原主要害虫。前胸腹板在两前足基部之间具有近乎圆柱状的前胸腹板突。后足腿节粗短,上隆线具有细齿,后足腿节内侧玫瑰色或红色,常有2条不完全的黑色横纹,此横纹不到达后足腿节内侧的底缘,后足腔节上侧和内侧红色。前、后翅均发达,前翅明显超过后足腿节的顶端,后翅基部玫瑰色。雄性尾须狭长,略向内弯曲,顶端分成上下2枝,上枝长于下枝,下枝顶端有明显尖锐的下小齿。体长:雄性14.5-23.4毫米,雌性24.5-41.1毫米;前翅长:雄性11.3-18.3毫米,雌性22.3-31.6毫米。

生长与分布

分布范围

意大利蝗Calliptamusitalicus(L.),属直翅目(Orthoptera),蝗总科(Acridoidea),斑腿蝗科(Acridoidea)星翅蝗属(Calliptamus Serville)(夏凯龄系统)。

意大利蝗是欧洲大陆的代表蝗虫,在中国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海拔800—2300m荒漠、半荒漠草地的主要危害蝗虫之一,它们广泛分布在北疆沿天山,东起巴里坤盆地,吉昌州,西至博尔塔拉州,伊犁州,塔城盆地,阿勒泰山区以及南疆的巴音郭楞州,阿克苏地区和喀什等地。内蒙古、青海、甘肃也有分布。

形态及特征

雄性,体型中等。头大而短。颜面侧观略向后倾斜,颜面隆起宽平,两侧缘几乎平行。头顶略向前突出,低凹,两侧缘具隆线。缺头侧窝。复眼卵形。触角丝状,通常到达或超过前胸背板的后缘。前胸背板圆筒状,前缘微圆弧形,后缘为钝角状;具明显的中隆线和侧隆线,中隆线通常被3条或2条横沟割断;后横沟位于中部,沟前区的长度约等于沟后区的长。前胸腹板突近圆柱状,端部钝圆。中胸腹板侧叶横宽,侧叶间之中隔长宽近相等或宽略大于长。后胸腹板侧叶在端部彼此分开。前、后翅发达,到达或超过后足股节的端部。后足股节短粗,股节的长度约为其最宽处的3.2~3.9倍;上侧中隆线的细齿明显可见。后足胫节缺外端刺,内、外缘刺各9~10个。鼓膜器发达。腹部末节背板的后缘缺尾片。肛上板为长三角形,中央具纵沟。尾须狭长,顶端分成上、下两齿,上齿长于下齿,下齿的端部又分裂为2个小尖齿,下小齿较尖。下生殖板圆锥形,顶端略尖。阳具瓣较长,其超出阳具侧附突顶端的长度较短于侧附突本身的长度;阳具瓣外围的袋状膜较长,下曲,端尖,略向后倾。

雌性,似雄性,但体型较粗大。

体色:体通常褐色、黄褐色或灰褐色。前胸背板沿侧隆线有时具淡色纵条纹。前翅褐色,具许多大小不一的黑色斑点。后翅基部为红色或玫瑰色。后足股节内侧红色或玫瑰色,具2个不到达底缘的黑斑纹;上膝侧片黑色。后足胫节红色。

体长:♂14.5~25.0mm,♀23.5~41.1mm;前胸背板:♂2.8~5.0mm,♀4.5~7.9mm;前翅:♂11.3~18.3mm,♀17.5~32.0mm;后足股节:♂9.4~14.8mm,♀13.8~21.8mm。

蝻期:雄性5龄,雌性6龄。1龄:触角13节,端部灰色。体长5~6mm,后足股节长2.5~3.0mm。头部、体躯呈黑褐色或黑色,唇须、前胸背板侧片的下缘、体躯的下部、前、中足胫节基部淡白色。后足股节外侧具两条白色或淡白色斑纹,后足胫节近基部具白色环纹。前胸背板无侧隆线或侧隆线不明显。无翅芽。2龄;触角16~17节;体长6.0~7.0mm;后足股节长3.8~5.5mm。体黑褐色、黑色或灰褐色。前胸背板侧片常具一为灰色包围的暗斑。前胸腹板突圆锥形。前、后翅芽可见,并有翅脉的痕迹。3龄:触角18~22节;体长雄性11~13mm,雌性12~16mm;后足股节雄性5.0~6.5mm,雌性6.0~6.8mm。体灰褐色或黄褐色,前胸背板侧片具一为灰白色包围的暗斑。前胸腹板突明显,呈圆锥状。前翅芽较小,后翅芽较大,半圆形,翅尖指向后下方。4龄:雄性触角21~22节,雌性22~23节;体长雄性10~14mm,雌性19.0~22.0mm;后足股节雄性7.0~9.0mm,雌性8.0~12.0mm。前翅芽基部被前胸背板后缘掩盖着,后翅芽增大,前、后翅芽均向上翻,后翅芽将前翅芽掩盖。5龄:触角雄性23~24节,雌性25~26节;体长雄性12~28mm,雌性19~22mm;后足股节雄性9~12mm,雌性9~15mm。翅芽长,到达或超过腹部第3或第4节。前胸腹板突与外生殖器近似成虫。6龄;仅雌性具6龄,其体长较5龄长。

生活习性

周期

蝗蝻:雄性5个龄期,雌性6个龄期。

1龄:头部及体躯呈黑褐色或黑色,后足腿节、胫节也呈褐色或黑色;但下唇须、前胸侧板后下角及后缘、体躯下部以及前足和中足皆呈白色或浅肉色,后足腿节基部也呈淡白色,并在其外侧有2条白色或淡色带斑。后足胫节近基部有一白色环纹。翅芽尚不明显。触角13节,端部灰色。体长5-6毫米,后足腿节长2.5-3毫米。

2龄:体色如1龄或增加灰褐色。前胸背板侧隆线明显。前胸侧板常有一为灰色包围的暗斑。前胸腹板具圆锥形突起。前后翅芽可见,翅尖指向下方,并有翅脉痕迹。触角:雄性16节、雌性17节。体长6-7毫米。后足腿节长3.8-5.5毫米。

3龄:体色呈灰褐色或黄褐色。前胸侧板为灰色包围的暗斑明显。前胸腹板具有明显的锥形突起。前翅芽较小,后翅芽较大,呈半圆形,其翅尖指向后下方。触角:雄性18-20节,雌性20-22节。体长:雄性11-13毫米,雌性12-16毫米。后腿节长:雄性5-6.5毫米,雌性6-8毫米。

4龄:前翅芽基部被前胸背板后缘所掩盖,后翅芽增大,前后翅芽皆翻上,且后翅芽将前翅芽掩盖。触角:雄性21-22节,雌性22-23节。体长:雄性10-14毫米,雌性19-22毫米。后足腿节长:雄性7-9毫米,雌性8-12毫米。

5龄:翅芽暗色或黑色,且到达或超过第三或第四腹节。前胸腹板突起与成虫相似。触角:雄性23-24节,雌性25-26节。体长:雄性12-23毫米,雌性21-28毫米。后足腿节长:雄性9-12毫米,雌性9-15毫米。

6龄:仅雌性具6龄,其翅芽及体长皆较5龄增大。

卵囊常呈屈膝状,即泡沫部分与卵室部分相连接处微细并成钝角。卵囊长22-41毫米,直径约为4.5-7毫米。卵囊上部泡沫物质呈较长的柱状,为淡黄色、黄褐色或土红色,其外包被有较软的卵囊外壁。卵囊下部为卵室,内含卵粒20-50粒,排成4行且与卵囊外壁几乎呈直角,其外壁混有由较硬的土壤或沙粒形成的土壁。卵粒黄褐色或土红色,长5-6毫米,直径约1.2毫米。卵粒表面具5-6边形的网状花纹,花纹隆起在彼此交接处具圆形瘤状小突起。

生活史

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一般年份,在新疆地区卵的孵化最早出现于5月上旬,孵化盛期约在5月中、下旬,个别年份孵化末期可延迟至6月上、中旬。最早羽化期约在6月上旬,羽化盛期通常在6月中旬。产卵初期在6月下旬,盛期在7月上、中旬,产卵末期可延迟至8月。成虫经多次交配后,雄性常先于雌性死去,雌性成虫可活到9月中旬。

发育历期

意大利蝗蝗蝻一龄期为8—12天,二龄期为6—15天,三龄期为5—16天,四龄期为5—19天,五龄期为15.47天;六龄期为6.57天;成虫寿命雌性20—51天,平均35.5天,雄性33—54天,平均43.5天。

有效积温

有效积温为124.6日度,发育起点温度为15.52℃

意大利蝗蝗蛹孵化时从卵囊内爬出地面,呈半透明淡黄色,3—5min后脱去胎衣,体色由淡黄色变为褐黑色或黑色。在一天内,卵的孵化集中在北京时间10:00一13:00,晴天在10:00一16:00均有孵化,阴天孵化少,雨天未见孵化。蝗辅的活动主要与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成虫在地面温度20一30℃时活动最为活跃,40℃以上及阴雨条件下,则栖息于草丛根部静止不动。当意大利蝗虫口密度大于12头/m时,由散居型变为群居型。群居型意大利蝗成虫取食顺序:冷蒿、苜蓿、新疆鼠尾草、针叶苔草、沙蒿、糙苏、阿勒泰狗娃草、紫花芨芨草、羊茅=冰草=0;散居型意大利蝗成虫取食顺序:冷蒿、苜蓿、针叶苔草新疆鼠尾草、沙蒿、糙苏、阿勒泰狗娃草、紫花芨芨草、羊茅=冰草=0。

交配产卵

成虫在羽化后4-7天开始交配产卵。产卵多在上午10时到下午16时之间,多选择在不十分坚硬、碎石较多的裸露地段。产卵时把产卵器靠近并顺着小石块向地下钻洞。约经1小时产卵完毕,卵产完后,猛然跳走,产卵洞口即被周围的土粒封闭。意大利蝗喜集中产卵,据观察,在不到1平方米的地方就有30多头雌虫同时产卵,在0.5平方米面积内,挖出蝗卵140块(新疆巴里坤)。雌虫一般可产卵3-5块,每块含卵20-50粒。意大利蝗主要喜食菊科的多种蒿类和黎科以及禾本科的植物,也可危害小麦等作物。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6834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词条所在榜单
相关知识文章
世界上最可怕的10种蝗虫 哪种蝗虫危害最大 最厉害蝗虫品种盘点
蝗灾是世界性的灾变,而且源远流长,属于世界性难题,发生后常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那哪种蝗虫最厉害呢?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世界上最可怕的10种蝗虫,如:沙漠蝗虫、东亚飞蝗、摩洛哥戟纹蝗、意大利蝗、西藏飞蝗、黄脊竹蝗、西伯利亚蝗等,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上最毒的10种蝴蝶 剧毒蝴蝶排名 毒性最强的蝴蝶盘点
蝴蝶被誉为“会飞的花朵”,是一类非常美丽的昆虫,但越美丽的外表通常意味着越强的毒性,你知道有毒的蝴蝶有哪些吗?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世界上最毒的10种蝴蝶,包括:非洲长翅凤蝶、鸟翼凤蝶、幻紫斑蝶、蓝边美灰蝶、女王斑蝶、美洲蓝凤蝶、红锯蛱蝶等,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上最凶猛的10种螳螂 螳螂战斗力排行前十 最强螳螂品种盘点
螳螂是种有名的肉食性昆虫,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看上去威风凛凛,那什么螳螂最厉害呢?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世界上最凶猛的10种螳螂,如:夺嫡菱背螳、墨盖拉菱背螳、透翅大广额螳、巴布亚斧螳、清迈斧螳、泰国盾螳、澳洲斧螳等,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上最毒的10种蚂蚁 十大毒蚂蚁排名 什么蚂蚁的毒性最强
蚂蚁几乎遍布陆地上的各个角落,虽然长得小,但是它们经常群居,以量取胜,有些品种甚至还有毒性,你知道什么蚂蚁的毒性最强吗?Maigoo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世界上最毒的10种蚂蚁,如:马里科帕须蚁、子弹蚁、马塔贝勒蚁、熊猫蚂蚁、多毛牛蚁、行军蚁、火红蚁等,一起来了解下吧。
世界上最恐怖的10种毒虫 世界十大毒虫排名 世界上最毒的虫子盘点
世界上几乎任何角落几乎都有昆虫栖息,它们是动物世界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群体,但很多虫子都对人类很不友好,含有毒性或者传播疾病,你知道世界上哪些虫子有毒吗?Maigoo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世界上最恐怖的10种毒虫,如:杀人蜂、马里科帕须蚁、非洲长翅凤蝶、子弹蚁、日本大黄蜂、熊猫蚂蚁、舌蝇等,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上最漂亮的10种飞蛾 最美飞蛾品种排名 哪种飞蛾最好看
说到漂亮的昆虫,几乎所有人都会想到蝴蝶,其实作为蝴蝶的近亲,许多飞蛾的颜值完全不输蝴蝶,MAIgoo小编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了世界上最漂亮的10种飞蛾,包括:多尾凤蛾、玫瑰红枫蛾、西班牙月蛾、长尾大蚕蛾、彗尾蛾、夹竹桃天蛾、婆罗门蛾等,你觉得哪种最美呢?
中国十大常见的毒虫 中国毒虫排名前十 中国最毒的虫子盘点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种动物也分布广泛,其中不乏一些有毒的虫类,你知道的中国毒虫有哪些呢?Maigoo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中国十大常见的毒虫,包括:金环胡蜂、芫菁、白纹伊蚊、蜱虫、毒隐翅虫、牛虻、荔蝽等,一起来了解下吧。
十种对人类有益的昆虫 对人类有益的昆虫 什么虫子对人类有益
关于益虫你知道多少呢?本文maigoo编辑就为大家盘点了下十种对人类有益的昆虫,上榜的分别有蜜蜂、桑蚕、七星瓢虫、螳螂、蚯蚓、屎壳螂、食蚜蝇、寄生蜂、草蛉、蜻蜓,这些都是常见有益的昆虫。除此之外,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补充探讨。
世界上最恶心的10种蝇虫 哪种苍蝇危害最大 最可怕苍蝇品种盘点
蝇为四害之一,除骚扰人、污染食物和吸血蝇的叮刺吸血外,更重要的是传播多种疾病和引起蝇蛆病,那哪种苍蝇危害最大呢?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了世界上最恶心的10种蝇虫,包括:舌蝇、人肤蝇、马蝇、螺旋锥蝇、胃蝇、厩螫蝇、羊狂蝇等,一起来了解下吧。
世界十大最珍稀蜻蜓 罕见的蜻蜓有哪些 珍贵蜻蜓品种TOP10
蜻蜓是生活在地球上资历最老的动物之一,有“空中骄子”的美称,其身体修长,色彩艳丽,体态优雅,飞行灵活敏捷,是人们喜爱的观赏昆虫之一,MAIGOO小编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了世界十大最珍稀蜻蜓,如:宽纹北箭蜓、尖板曦箭蜓、低斑蜻、涸沼丝蜻蜓、大蓝蜻蜓、猩红蜻蜓、刀日春蜓等,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十大最名贵蟋蟀 蟋蟀哪个品种最值钱 最贵蛐蛐品种TOP10
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还是在古代和现代玩斗的对象,尤其在我国古代风行一时,但你知道蟋蟀哪个品种最值钱吗?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世界十大最名贵蟋蟀,包括:中华斗蟋、长颚斗蟋、赤胸墨蛉蟋、日本钟蟋、刻点铁蟋、双斑蟋蟀、石首棺头蟋等,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上叮咬人最痛的10种昆虫 蜇人最疼的昆虫大盘点
昆虫叮咬令人痛苦不堪,在叮咬目标时,一些昆虫还会释放信息素,召唤其他昆虫,让受害者遭受更多袭击。你觉得什么昆虫咬人最疼呢?Maigoo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世界上叮咬人最痛的10种昆虫,如:子弹蚁、刽子手蜂、战士黄蜂、沙漠蛛蜂、虎头蜂、蚁蜂、马里科帕须蚁等,一起来了解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