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稻蝗是直翅目斑腿蝗科稻蝗属昆虫,又称稻蝗、蚱蜢。成虫体表黄褐色或黄绿色,有光泽;头胸部从复眼后方开始至前胸背板后缘两侧各有一条明显的黑色纵带;复眼突出,触角丝状,翅长超过腹部,但未达后足胫节。若虫腹部8节,若虫多为黄绿色。
中华稻蝗分布于东南亚各地。在中国南北各水稻产区均有分布。成虫飞翔力强,对白光和紫光有明显趋性。群集为害,主要取食水稻、玉米、芦苇等禾本科植物,成虫、若虫都能取食水稻叶片。7月中下旬羽化为成虫,再经过半月,雌雄开始交配;9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之后成虫陆续死亡。卵多产于稻叶上,常将两片或数片叶粘在一起,于叶苞内结黄褐色卵囊,产卵于卵囊中,每雌产卵量为35-105粒。
中华稻蝗在中国南方发生较重,可泛滥成灾。可采取农业防治、化学防治或利用天敌等措施进行防治。
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越南、泰国等地;在中国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陕西、台湾。
雄性:体型中等。体表具有细小刻点。头顶宽短,顶端宽圆,其在复眼之间的宽度略宽于其颜面隆起在触角之间的宽度。颜面隆起较宽纵沟明显,两侧缘近乎平行。复眼较大,为卵形。触角细长,其长到达或略超过前胸背板的后缘,其中段一节的长度为其宽度的1.5~2倍。前胸背板较宽平,两侧缘几乎平行,中隆线明显,线状,缺侧隆线;3条横沟均明显,后横沟位近后端,沟前区略长于沟后区。前胸腹板突锥形,顶端较尖。中胸腹板侧叶间之中隔较狭,中隔的长度明显大于其宽度。前翅较长,常到达或刚超过后足胫节的中部;后翅略短于前翅。后足胫节匀称,上隆线缺细齿;内、外下膝侧片的顶端均具有锐刺;后足胫节近端部之半的上侧内、外缘均扩大成狭片状,顶端具有外端刺和内端刺;跗节爪间的中垫较大,常超过爪长。肛上板为较宽的三角形,表面平滑,两侧中部缺突起,基部表面缺侧沟。尾须为圆锥形,较直,端部为圆形或略尖。阳具基背片桥部较狭,缺锚状突;外冠突较长,近似钩状;内冠突较小,为齿状。色带后突背观为宽圆,两侧突较小,略可见;色带瓣较宽,向后凹入较深;阳具端瓣较细长,向上弯曲。
体色:绿色或褐绿色,或背面黄褐色,侧面绿色,常有变异。头部在复眼之后、沿前胸背板侧片的上缘具有明显的褐色纵条纹。前翅绿色,或前缘绿色、后部为褐色;后翅本色。后足股节绿色,膝部之上膝侧片褐色或暗褐色。后足胫节绿色或青绿色,基部暗色。胫节刺的顶端为黑色。
雌性:体型较大于雄性。头顶宽短,其在复眼间的宽度明显宽于颜面隆起在触角间的宽度。触角略较短,常不到达前胸背板的后缘。前翅的前缘具不明显的刺。腹部第2、第3节背板侧缘的后下角缺刺,有时略隆起。产卵瓣较细长,外缘具细齿,各齿近乎等长;在下产卵瓣基部腹面的内缘各具有1个刺。下生殖板表面略隆起在近后缘之两侧缺或各具有不明显的小齿;后缘较平,中央具有1对小齿。
性别 体长 前胸背板 前翅 后足股节
雄虫 15.1~33.1毫米 3.3~6.6毫米 10.4~25.5毫米 9.7~18.2毫米
雌虫 19.6~40.5毫米 4.1~8.7毫米 11.4~32.6毫米 11.7~23.0毫米
卵粒呈长椭圆形。长3.6~4.5毫米、宽1.0~1.4毫米,中央略弯曲,两端钝圆,深黄色卵囊茄形,长13~20毫米、宽6~9毫米,褐色。卵囊表面为膜质,顶部有卵囊盖,囊内有上、下两层排列不规则的卵粒.卵粒问填以泡沫状胶质物,每囊含卵10~40粒。
多为6龄。1龄无翅芽;2龄不明显;3龄前翅芽三角形,后翅芽网形:4龄前翅芽向后延伸.后翅芽下后缘钝角形、伸过腹部第1节前缘;5龄翅芽向背面翻折,伸达腹部第1至第2节;6龄两翅芽已伸达腹部第3节中间,后足胫节有刺10对,产卵管背腹瓣明显。
每年发生一代,以卵期越冬。喜生活于低洼潮湿或近水边地带,以禾本科植物为主要食料,常常危害水稻、玉米、高梁及小麦等。卵期有黑卵蜂(Scelis sp.)寄生。一般沿湖、沿渠、低洼地区发生重于高坂稻田,早稻田重于晚稻,晚稻秧田重于本田,田埂边重于田中间。
世代:中国北方每年发生1代,南方每年发生2代。
越冬:各地均以卵块在田埂、荒滩、堤坝等土中1.5毫米深处或杂草根际、稻茬株间越冬。
时期:在中国江苏,越冬卵于5月中下旬陆续孵化,6月初至8月中旬田间各龄若虫重叠发生。7月中旬至8月中旬羽化为成虫,9月中下旬为成虫产卵盛期,9月下旬至11月初成虫陆续死亡。
成虫:成虫多在早晨羽化,在性成熟前活动频繁,飞翔力强,以上午8~10时和下午16~19时活动最盛。对白光和紫光有明显趋性。成虫嗜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
幼虫:低龄若虫在孵化后有群集,就近取食田埂、沟渠、田间道边的禾本科杂草,3龄以后开始分散,迁入田边稻苗,4、5龄若虫可扩散到全田为害。
刚羽化的成虫须经10多天后才达到卵巢完全发育的性成熟期,并进行交尾。成虫可多次交尾,交尾时间可持续3~12小时,交尾时多在晴天,以午后最盛。交尾时雌虫仍可活动和取食。成虫交尾后经20~30天产卵,产卵环境以湿度适中、土质松软的田埂两侧最为适宜。每头雌成虫平均产卵4.9块,每卵囊平均有卵33粒。
主要危害水稻、玉米、高粱、麦类、甘蔗和豆类等多种农作物。对作物的危害是以成、若虫咬食叶片,咬断茎秆和幼芽的方式。水稻被害叶片成缺刻,严重稻叶被吃光,也能咬坏穗颈和乳熟的谷粒。
消灭越冬虫源,减少向本田迁移的基数。秋冬季修整渠沟、铲除草皮,春季平整田埂、除草,可大量减少越冬虫源。在稻蝗1、2龄期,重点对田间地头、沟渠及周围荒地杂草及时进行防治,以压低虫口密度,减少稻蝗迁移本田基数。
抓住3龄前防治适期,用蝗虫微孢子虫以225亿个孢子/公顷的浓度进行防治。蝗虫微孢子虫是一种单细胞原生动物,为蝗虫的专性寄生物,可引起许多种蝗虫感病,对天敌昆虫、人、畜、禽均安全。蝗虫感病后可明显影响其取食量、活动能力、雌虫产卵量、卵孵化率等,经口传播后在蝗虫种群内流行,还可经卵传至下一代,长期控制蝗害。
抓住蝗蝻未扩散前集中在田埂、地头、沟渠边等杂草上以及蝗蝻扩散前期大田田边5米范围内稻苗上的有利时机,及时用药。稻田防治指标为平均每丛有蝗蝻1头。应注意在若虫3龄前进行。药剂可选用20%灭扫利乳油4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4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2.5%功夫菊酯乳油4000倍液、90%敌百虫700倍液,或25%杀虫双水剂600倍液。如果蝗蝻已达3龄,并且虫口密度已到30头/平方米以上时,可采用5%卡死克乳油与蝗虫微孢子虫协调喷施,以喷施面积3:1的比例进行防治。即以稻田两渠埂间稻田为1个条带,用3个条带稻田喷施卡死克,施用量为1050毫升/公顷,1个条带稻田喷施蝗虫微孢子虫,用量为300亿个孢子/公顷,以此重复间隔喷施。
中华稻蝗的学名最初为Crryllus chinensis Thunberg,1815,后来该种被移入稻蝗属(Oxya),学名成为Oxya chinensis (Thunberg, 1815)。
2亚种
中文名 学名 命名者及年代
中华稻蝗指名亚种 Oxya chinensis chinensis (Thunberg, 1815)
中华稻蝗气泡亚种 Oxya chinensis sinuosa L.L. Mishchenko, 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