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蛸

#八爪鱼# 0 0
真蛸也被称为真章鱼、普通章鱼,是最常见的可食用章鱼品种之一。真蛸分布广,除南极和北极海域外,世界各大海域几乎均有采获记录,白天常潜伏在砂泥海底或岩礁缝中,晚间猎贪猛烈。真蛸胴部短小,亚圆或卵圆形,各腕长度相近,体中型,一般全长50厘米,体褐色,胭背具十分明显的灰白色斑点,市场上出售的真蛸一般有生鲜、煮熟和风干的三种,鲜活章鱼口感出众,煮熟的色泽诱人易于保鲜,风干章鱼是浓缩的美味。
  • 中文学名: 真蛸
  • 拉丁学名: Octopus vulgaris
  • 别称: 真章鱼、普通章鱼
  • 界: 动物界
  • 门: 软体动物门
  • 纲: 头足纲
  • 亚纲: 鞘亚纲
  • 目: 八腕目
  • 亚目: 无须亚目
  • 科: 蛸科
  • 属: 蛸属
  • 种: 真蛸
  • 分布区域: 舟山群岛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真蛸是章鱼科章鱼属的一种中型的章魚,全长约可达800毫米。 胴部卵圆形,体表光滑型且具极细的色素点斑,胴背具一些明显的白点斑,也是短腕型,腕长约为胴长的4、5倍,各腕长度相近,腕吸盘2行。雄性右侧第3腕茎化,甚短于左侧对应腕,端器锥形,约为全腕长度的三十分之一;阴茎棒状,膨胀部与阴茎部已难分开;鳃片数约9-10个,中央齿为五尖型。

真蛸分布广,除南极和北极海域外,世界各大海域几乎均有采获记录。分布地区有苏联远东海、日本沿海、朝鲜、马来亚的马六甲海峡、印度的安达曼羣岛、孟买、法国的尼斯,意大莉的西西里岛,英国沿岸,墨西哥的加利福尼亚湾直到西印度羣岛,在中国真蛸分布在东南沿海。真蛸白天常潜伏在砂泥海底或岩礁缝中,晚间猎贪猛烈,有趋光性,体大力强,底栖蟹类、虾类和贝类均为其猎捕对象,其分批产卵,产出的卵子很小,一个雌体排卵总数可达15万粒,生长迅速,半年内体重增加可达百倍。

真蛸是中国南方近海的经济种类,肉嫩味美,干制品称“章鱼干”,在广东被列为海味佳品,并用为妇女生乳的滋补品。在我国渔民中甚至有“捲走母猪”的传说。

生长与分布

暖水性种,生活区很广,扩至温带区,乃至寒带区边缘,主要群体栖居于暖水海域。沿近海及大陆架上层海域活动,栖息水深0~150米。真蛸为浅海性头足类中分布最广者,除南极和北极海域外,世界各大海域几乎均有采获记录。在西太平洋,向北可分布到日本海;在东太平洋,向北可分布到阿拉斯加;在西大西洋,向北可分布到纽芬兰;在东大西洋,向北可分布到北海。其分布的南界,可达非洲南端的开普顿,圣保罗岛和澳大利亚南端海域,大体为南纬40°左右。在中国近海的分布北界,约在舟山群岛附近,黄、渤海中尚未见它的踪迹。

形态及特征

胴部卵圆形,稍长,体表光滑型,具极细的色素点斑,胴背具一些明显的白点斑。短腕型,稍长,腕长约为胴长的4~5倍,各腕长度相近,腕吸盘2行。雄性右侧第3腕茎化,甚短于左侧对应腕,端器锥形,约为全腕长度的三十分之一;阴茎棒状,膨胀部与阴茎部已难分开。漏斗器W型。鳃片数约9~10个。中央齿为五尖型,第1侧齿甚小,齿尖居中,第2侧齿较短,基部边缘较平,齿尖略偏一侧,第3侧齿近似弯刀状。已知成体的最大胴长为220毫米。

标本测量(东海、南海):头长12mm;头宽♂18mm,♀16mm;胴背长♂44mm,♀46mm;胴腹长♂40mm,♀42mm;胴宽♂26mm,♀28mm;腕长:第一对腕♂182mm,♀215mm;第二对腕♂175mm,♀195mm;第三对腕♂160mm,♀200mm;第四对腕♂155mm,♀192mm。(注:♂雄性;♀雌性)

生活习性

主要营底栖生活,在繁殖期和越冬期,有短距离的洄游移动,其时水深的变动,从几米至百余米。白天常潜伏海底或岩礁缝间;夜间活跃,觅食活动强烈,主要猎取甲壳类、双壳类为食,也兼捕食底栖性的鱼类和头足类等。真蛸皮肤上的色素细胞网和特殊的肌肉几乎能使它的颜色,图案,甚至是质地迅速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鲨鱼,鳗鱼和海豚等捕食者甚至从它身边游过却丝毫未曾察觉。如果被发现,真蛸便释放出一股黑色墨汁遮蔽进攻者的视线,从而赢得逃跑的时间。这种墨汁甚至含有一种可以使捕食者的嗅觉迟钝的物质,使它们更难以追踪逃跑的真蛸。真蛸游泳速度很快,在从外套膜中喷射出的水的推力作用下飞速向前移动。它们柔软的身体能够挤进看似不可思议的窄缝,令猎食者无从下手。如果其他的逃生方法都不奏效,真蛸可以断臂求生,为逃离捕食者而失去的触手之后会重新长出,并不会造成永久伤害。真蛸的上下颌如同鸟喙,用于猛力咬噬并分泌出有毒的唾液,目的主要是使猎物失去反抗能力。

饲养方法

养殖历史

早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学者以西北太平洋真蛸为对象就已成功由孵化幼体培育到着底稚蛸,在平均24.7度水温条件下,45日龄成活率8%,60日龄成活率5%,而在20世纪90年代,欧洲学者以地中海真蛸为对象,利用2种甲壳类蚤状幼体作为浮游幼体饵料,成功由孵化幼体培育到着底稚蛸,在平均21.2度水温条件下,40日龄成活率32.1%,在自42日龄开始投喂真蟹卵巢情况下,60日龄成活率0~8%。

欧洲有的学者以卤虫无节幼体作为真蛸浮游幼体饵料研究结果表明,20日龄成活率可达38%,而欧洲有的学者在平均21.2度水温条件下,以多刺蜘蛛蟹蚤状幼体和卤虫作为真蛸浮游幼体饵料研究结果表明,20日龄成活率高达89.6%~93.5%,并且,幼体于52日龄已见着底,于60日龄全部转入底栖生活,成活率3~4%。

在真蛸繁育实验中,水温多为13~20度,雌雄亲蛸放养比例多为1:1。迄今,真蛸蛸卵到稚蛸人工繁育依然限于室内实验,苗种生产一直制约真蛸养殖发展,也就是说,目前,真蛸养殖生产限于来自野生的半大不小稚蛸养成。

成蛸养殖

真蛸养殖现已见于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作为养殖对象,真蛸优点在于容易迅速适应陆上设施和海面网箱收容养殖,耐运输,抗摆弄,易喂养。

虽说真蛸喜食活饵,但可以驯食碎蟹、碎鱼、碎贝一类死饵。作为真蛸生饵,投喂真蟹等蟹类和沙丁鱼、牛眼鲷饲养实验表明,就生长而论,其中,蟹类,尤其是活蟹效果最好。

真蛸无明显残食或争食苗头。在性成熟前,真蛸摄食量不受性别影响。真蛸饵料转化效率可达15%~43%。

放养规格750g,3个月或4个月内,真蛸即可长到2.5~3kg,养成期间成活率高达85%~90%以上。

虽说雄蛸比雌蛸大,但是,在性成熟前,真蛸生长不受性别影响,雌蛸像雄蛸一样生长迅速。真蛸快速生长归因于蛋白合成率高,合成蛋白蓄积率高,蛋白降解率小。

在西班牙的加利西亚地区,有家企业现在实施真蛸海面浮式网箱养殖。有些实验表明,利用沙丁鱼、大西洋竹鱼、蓝鳕、牛眼鲷、大西洋鲭和贻贝等廉价冷冻生饵,真蛸生长速度可达0.3~0.8kg/月,成活率高达94.3%。

真蛸养殖网箱有方有圆,箱内设有个数与放养真蛸数量相等的单个蛸巢,真蛸放养密度每箱150头,养成特续4个月,理论上讲,每年可养四茬。初步推算表明,企业生产规模若达25箱,年生产成蛸即可高达11,000头。无论是水槽养殖,还是网箱养殖,均宜实施雌雄分养,养殖设施必须设置数量与蛸数相近的人造蛸巢。

在雌雄分养场合,雄蛸起捕规格以3kg为宜,雌蛸起捕规格以2.5kg为宜,过了这个时期,死亡增多,可能导致减产。

真蛸完全养殖已于2001年在欧洲首告成功。真蛸6月龄体重达0.5~0.6kg,8月龄体重达1.6kg。

像几乎所有来自捕捞的种类一样,真蛸也是几类寄生虫宿主,不过,在真蛸养殖中,这些寄生虫并不经常作为问题述及。其他病原体对养殖影响也罕见报道。

繁殖方式

真蛸繁殖行为表现于雄蛸交配活动,是时,雄蛸将茎化腕插入雌蛸外套腔。实验发现,临产时,雌蛸藏入巢穴,将卵穗布设于巢穴四壁或顶部。通常雌蛸独自护卵,并于蛸卵孵化完毕死掉。

卵子分批成熟,分批产出,产出的卵子很小,卵膜白色,长椭圆形,长径2.3~2.5mm,短径0.85~0.95mm,呈穗状结附。一个雌体的产卵总数可达15万个。水温23~25℃时,孵化期约25日。刚孵出的稚仔全长3.5毫米左右,胴长只有2mm。真蛸孵化后有段浮游期。无论龄期,真蛸幼体约于胴长7.5mm以上开始着底,真蛸着底明显以水温为转移。最适生长水温16~21℃。生长很快,日增重率可达13%。2月份放养的体重37.5克的稚仔,到8月末可长至3公斤,半年内体重增加约八十倍。真蛸寿命很短,只有12~18个月。

价值及其他

保护级别

未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

主要价值

真蛸是中国南方近海的经济种类,肉嫩味美,干制品称“章鱼干”,在广东被列为海味佳品,并用为妇女生乳的滋补品。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7063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词条所在榜单
相关知识文章
八爪鱼哪种好吃 十大常见的章鱼种类盘点
章鱼俗称八爪鱼,是一种软体动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热带及温带海域,它的品种众多,有的颜色艳丽好看,有的却有剧毒,那么哪些章鱼可以吃呢?常见的可食用章鱼品种有真蛸、长蛸、短蛸、卵蛸、双斑蛸、纺锤蛸、条纹蛸、水蛸、小孔蛸、东蛸等。以下,MaiGoo网小编整理了十大美味的八爪鱼品种,一起来看看章鱼分类及相关内容吧。
十大全世界最好的海参品种排名 好吃又营养的10种海参盘点
海参也叫海黄瓜,是一种名贵的海鲜,虽为圆筒状,但粗细、形状和大小随种类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口感味道和营养价值也有不同,那么海参分为几种品种呢?MaiGoo网小编整理了十大常见的海参品种,分别是仿刺参、梅花参、北极参、红海参、花刺参、绿刺参、白尼参、螺纹参、猪婆参、黄玉参等,一起来看看海参的品种和级别吧。
我国海蜇哪里的最出名?中国十大有名的海蜇产地盘点
海蜇是营养丰富的大型食用水母,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辽宁、山东、福建、浙江、广东、广西等沿海地区。那么我国海蜇哪里的最出名?为大家介绍营口海蜇、曹妃甸海蜇、吕四海蜇、龙山海蜇、沾化海蜇、东港海蜇、温州海蜇、广西海蜇、锦州海蜇、莆田海蜇等著名的水母产地。以下,请看MAIGOO小编带来的中国十大有名的海蜇产地盘点,了解更多有名的海蜇产区及相关情况。
鱿鱼最好的产地是哪里?世界有名的十大鱿鱼产区排行
鱿鱼是重要的海洋经济动物,生长速度快,资源非常丰富。那么世界有名的鱿鱼产地在哪里?我国是捕捞鱿鱼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之一,除了中国鱿鱼外,世界著名的鱿鱼产地还包括阿根廷鱿鱼、秘鲁鱿鱼、日本鱿鱼、印尼红鱿鱼、北太平洋鱿鱼、美国加州鱿鱼、韩国鱿鱼、西班牙鱿鱼、新西兰箭鱿等。以下,请看MAIGOO小编带来的世界有名的十大鱿鱼产区排行,了解更多鱿鱼名产地及相关情况。
鱿鱼的种类有多少种 世界十大鱿鱼品种盘点
鱿鱼也叫柔鱼、枪乌贼,是一种常见的海鲜品种,身体细长,十条触手围着嘴边,肉质鲜嫩,柔而细腻、味美,可加工成鱿鱼干,那么鱿鱼常见品种都有哪些呢?MaiGoo网小编整理了十大鱿鱼分类,分别是中国枪乌贼、日本枪乌贼、美洲大赤鱿、阿根廷鱿鱼、加州鱿鱼、北太鱿鱼、龙氏桑椹乌贼、剑尖枪乌贼、萤火鱿、火枪乌贼,一起来看看鱿鱼种类与区别吧。
墨鱼最好的产地是哪里?世界十大乌贼产区排名
乌贼又称墨鱼,乌贼的产地分布广泛,主要栖息于世界各大洋的热带和温带沿岸的浅水中。那么世界上哪里的墨鱼比较出名?为大家介绍日本乌贼、中国乌贼、澳洲巨乌贼、西班牙乌贼、美国乌贼、加拿大乌贼、智利乌贼、阿根廷乌贼、新西兰乌贼、墨西哥乌贼等。以下,请看MAIGOO小编带来的世界十大乌贼产区排名,了解更多有名的墨鱼产地及相关情况。
乌贼的分类品种有哪些 世界十大墨鱼种类排名
乌贼也叫墨鱼、花枝,是一种常见的海洋软体动物,体表通常为黄色或浅褐色,并长有黑色条纹,遇到强敌时会喷墨逃生,在世界各大洋中都有分布,那么墨鱼的种类有哪些呢?MaiGoo网小编整理了十大乌贼品种排名,包括伞膜乌贼、金乌贼、白斑乌贼、虎斑乌贼、拟目乌贼、细乌贼、针乌贼、荧光乌贼、小猪乌贼、火焰乌贼等,一起来看看对虾常见种类及相关内容吧。
海蜇有哪些品种 世界有名的十大海蜇种类盘点
海蜇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无脊椎动物,表面光滑,有小指状和纺锤状附属物,不同群体颜色有差异,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有些品种还可以食用,制成海蜇皮、海蜇头等,那么海蜇分为几种呢?MaiGoo网小编整理了十大海蜇品种,分别是面蜇、棒状海蜇、黄斑海蜇、沙海蜇、马赛克水母、海月水母、霞海蜇、珍珠海蜇、日本海蜇、紫菜海蜇,一起来看看海蜇分类及相关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