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石松科石松属多年生植物;茎匍匐地上生,细长横走;侧枝直立,密集,上斜,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孢子叶阔卵形;孢子囊生于孢子叶腋;孢子在7、8月间成熟。石松又叫“伸筋草”,因其能伸展筋脉,所以取名“伸筋草”。
石松原产于热带山区,也常见于南北半球北部森林,现中国泉州山区县也有栽培。石松喜光,耐寒、耐旱,喜酸性土壤,为酸性土壤植物。石松繁殖方式一般为分株或孢子繁殖。
石松味苦、辛,性温,全草皆可入药;有祛风散寒、舒筋活血、祛湿解毒、利尿通经的功效。石松叶大,扇形,奇特雅致,配置林缘、路旁颇相宜,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石松的根状茎富含淀粉,不但可食,也可酿酒;蕨的幼叶有特殊清香美味,但食用前应先用米泔水或清水浸泡数日,除去有毒成分,可炒食或干制成蔬菜。
中国除东北、华北以外的其他各省区均有分布。日本、印度、缅甸、锡金、不丹、尼泊尔、越南、老挝、柬埔寨及南亚诸国有分布。生于海拔100-3300米的林下、灌丛下、草坡、路边或岩石上。石松喜光,耐寒、耐旱,喜酸性土壤,为酸性土壤植物。
多年生土生植物。匍匐茎地上生,细长横走,2-3回分叉,绿色,被稀疏的叶;侧枝直立,高达40厘米,多回二叉分枝,稀疏,压扁状(幼枝圆柱状),枝连叶直径5-10毫米。叶螺旋状排列,密集,上斜,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8毫米,宽0.3-0.6毫米,基部楔形,下延,无柄,先端渐尖,具透明发丝,边缘全缘,草质,中脉不明显。
孢子囊穗(3)4-8个集生于长达30厘米的总柄,总柄上苞片螺旋状稀疏着生,薄草质,形状如叶片;孢子囊穗不等位着生(即小柄不等长),直立,圆柱形,长2-8厘米,直径5-6毫米,具1-5厘米长的长小柄;孢子叶阔卵形,长2.5-3.0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急尖,具芒状长尖头,边缘膜质,啮蚀状,纸质;孢子囊生于孢子叶腋,略外露,圆肾形,黄色。
6月初,按照密度要求,以锄头在苗床上开浅沟,深3-5厘米、宽7-8厘米,靠沟边斜放石松的分株,覆土将不定根及茎段基部植入土中,呈斜植状,稍压紧基质,茎段端部及保留的侧枝(或芽)出露并贴近苗床表面,以利于发芽生长。栽植后,浇1次透水。在相应处理苗床插竹条搭高约60厘米、宽约120厘米拱架并遮阴网至第2年。管理主要为适时拔除杂草,在干旱天气进行浇水保苗。
石松繁殖方式一般为分株或孢子繁殖。
连根采集生长良好的野生石松植株(尽量保护茎上不定根,以利于繁殖)带回室内待用.在茎上以着生不定根的部位为基点,向茎端方向截取6-10厘米(一般以相邻2个不定根着生点之间的长度而定),带有营养侧枝(或芽)的茎段作为分株繁殖材料,基部截口距离不定根着生点约1厘米.移植时将不定根及茎段基部植入土中,呈斜植状,稍压紧基质,茎段端部及保留的侧枝(或芽)出露于苗床表面,以利于发芽生长.移植后,浇1次透水,并搭架遮阴网遮阴保湿。
病虫害情况6-7月出现枝叶、茎梢枯死的病害发生,病状为茎、枝或叶上出现红褐色病斑,进而导致枯死,枝叶密集处可见成团枯死。以多菌灵1000ppm倍液喷施防治,有一定效果。虫害未发现。
石松又叫“伸筋草”,因其能伸展筋脉,所以取名“伸筋草”。
石松全草入药,有舒筋活血、祛风散寒、利尿、通经等药效.药理实验表明,石松超临界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且毒性低。
孢子粉广泛应用于农业果树人工授粉,医药业制造药物包衣、婴幼儿爽身粉等,也是冶金工业的模型铸造中优良的分型剂和照明工业的闪光剂,广泛应用于冶金和国防工业。
石松的根状茎富含淀粉,不但可食,也可酿酒;蕨的幼叶有特殊清香美味,但食用前应先用米泔水或清水浸泡数日,除去有毒成分,可炒食或干制成蔬菜。
石松四季常青,枝叶奇特美观,是重要观赏蕨类植物之一,是良好的插花材料;石松茎匍匐生长,枝叶错落有致,翠绿幽雅,具有良好的草坪、地被绿化观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