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九首

#古诗词# 0 0
《竹枝词九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共九首。这些作品从各个侧面表现夔州一带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及其风俗与风情,展现了巴蜀地区的节物风光与生活、生产、爱情与娱乐的场景风貌。这组作品都寓情于景,感情色彩各有侧重,一方面既有民风习俗,另一方面又有个人境遇,语言明快浅近,清新活泼,生动流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 中文名: 竹枝词九首
  • 类型: 七言绝句
  • 作者: 刘禹锡
  • 创作时间: 中唐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竹枝词九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竹枝词原是古代本巴、渝一带的民歌。这组民歌体诗在形式上都是七绝,可以看成是组诗,但在写法上与诗有所不同,有人认为这是早期的词。这些作品从各个侧面表现夔州一带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及其风俗与风情,展现了巴蜀地区的节物风光与生活、生产、爱情与娱乐的场景风貌。这组作品都寓情于景,感情色彩各有侧重,一方面既有民风习俗,另一方面又有个人境遇,语言明快浅近,清新活泼,生动流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内容介绍

作品原文

竹枝词九首1(并引)

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2,余来建平3,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4。歌者扬袂睢舞5,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6,其卒章激讦如吴声7,虽伧儜不可分8,而含思宛转,有《淇奥》之艳9。昔屈原居沅湘间10,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11,到于今荆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善歌者飏之12,附于末,后之聆巴歈13,知变风之自焉14。

其一

白帝城头春草生15,白盐山下蜀江清16。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其二

山桃红花满上头17,蜀江春水拍山流18。

花红易衰似郎意19,水流无限似侬愁。

其三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20。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其四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21。

凭寄狂夫书一纸22,家住成都万里桥23。

其五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24。

其六

城西门前滟滪堆25,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其七

瞿塘嘈嘈十二滩26,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27。

其八

巫峡苍苍烟雨时28,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29,由来不是此声悲。

其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30。

银钏金钗来负水31,长刀短笠去烧畬32。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竹枝词:原名“竹枝”“竹枝歌”“竹枝曲”,本是乐府《近代曲》名。本巴、渝一带的民歌。人们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

2.岁正月:唐穆宗长庆二年(822)正月。长庆元年(821)冬,刘禹锡被任为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刺史,大约到任时已是次年正月。

3.建平:郡名,三国吴置,隋改为巫山县(参见《隋书·地理志》上巴东郡),今属重庆市。此当指夔(kuí)州。

4.赴节:符合节拍。

5.扬袂(mèi)睢(huī)舞:挥袖尽情起舞。睢:无拘束。

6.激讦(jié):激越清脆。吴声:吴地的乐歌。

7.中(zhòng)黄钟之羽:符合黄钟宫的羽调。

8.伧(cāng)儜(níng)不可分:听不太懂。

9.淇(qí)奥(yù):即《诗经·卫风·淇奥》,借指卫国的民歌。

10.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沅湘:沅水和湘水,指屈原流放地。

11.九歌:屈原所作楚辞作品。

12.俾(bǐ):使。飏:即“扬”,传播。

13.巴歈(yú):巴地的民歌。巴即巴郡,约当现在重庆一带。歈即民歌。

14.变风:《毛诗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后人对变风变雅的解说很多,大意是说太平盛世产生的风、雅之诗是正风正雅;而乱世产生的诗歌则失去了雅正平和之气,故称变风、变雅。刘禹锡此处使用变风一词,似乎并非强调世事之治乱,而是侧重于体察民俗风情之意。

15.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山上,下临瞿塘峡口之夔门。东汉初公孙述筑城。述自号白帝,因名。三国时刘备为吴将陆逊所败,退居于此,卒于城中永安宫。

16.白盐山: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南长江南岸。蜀江:泛指蜀地境内河流。

17.山桃:野桃。上头:山头,山顶上。

18.蜀江:泛指四川境内的河流。

19.衰:凋谢。

20.瀼(ráng)西:今重庆奉节瀼水西岸。陆游《入蜀记》:“土人谓山间之流通江者曰瀼。”縠(hú)文:绉纱似的皱纹,常用以喻水的波纹。

21.兰桡(ráo):船桨的美称。语从屈原《九歌·湘君》“桂棹兮兰枻(yì),斫冰兮积雪”中的“兰枻”化出,南朝宫廷诗中多有使用。

22.狂夫:女子对丈夫的称呼。语出《诗经·齐风·东方未明》:“折柳樊圃,狂夫瞿瞿。”

23.万里桥:故址在今成都南门锦江上。

24.永安宫:故址在今重庆奉节县城内。蜀汉章武二年(222),蜀先主刘备自猇(xiāo)亭战败后,驻军白帝城,建此宫,次年卒于此。

25.城西门:此当指奉节城西门。滟(yàn)滪(yù)堆:瞿塘峡口江中的巨石,亦作“犹豫堆”“英武石”,今已炸毁。

26.瞿(qú)塘:瞿塘峡,在今重庆市奉节县。嘈(cáo)嘈:水的急流声。十二滩:并非确数,犹言险滩之多。

27.等闲:无端。

28.巫峡:在今重庆市巫山县东,湖北省巴东县西。

29.个里:这里,其中。

30.云间:指云雾缭绕的高山。

31.银钏(chuàn)金钗(chāi):妇女佩戴的手镯和首饰,这里借指盛装妇女。

32.长刀短笠:男子的劳动工具,这里借指男子。烧畬(shē):烧荒种地。

白话译文

各地的歌曲,曲调有别而同属音乐。那年正月,我来到建平,听到里巷中儿童联唱《竹枝》,吹短笛,击鼓来合节拍。唱歌的人扬起衣袖尽情起舞,以唱得多的为最好。听他们的歌曲,符合黄钟宫的羽调,结尾激切如同吴地的民歌。虽然这些方言俚语听不惯、分不清,但情思含蓄婉转,却像卫国民歌一样优美。从前屈原谪居沅湘之间,那里百姓迎神,唱的歌词大多鄙俗粗陋,于是为他们创作了《九歌》,到现在荆楚一带的人还唱着《九歌》击鼓跳舞。因此我也创作《竹枝词》九首,让善歌的人来传播它。它就附在这小序之后。以后听巴中民歌的人们,可以知道巴中民歌的变风的来由了。

其一

春天里白帝城头长满青草,白盐山下蜀江水清见底。

当地人来来往往唱着当地民歌,北方人看着此情景切不要动了乡情。

其二

鲜红的桃花开满山头,蜀江的春水拍打着山崖向东流。

桃花红颜容易凋谢就像郎君心意,春水长流不尽恰似我的忧愁。

其三

雨后初晴的阳光照耀着江上的红楼,瀼西的春江水泛着粼粼微波。

桥东桥西长着美好的杨柳,树下人来人往唱着民歌。

其四

日出三竿高,春雾已消散,江边停泊着蜀客的船帆。

托他给我那个冤家捎一封信,冤家就住在成都的万里桥畔。

其五

江两岸,山花怒放洁白如雪;村落里,家家户户春酒满杯。

昭君坊中有很多的妇女相伴,她们是从永安宫外踏青回来。

其六

城西门前大江中的滟滪堆,年年被波浪冲击也不能摧毁。

懊恼的是人心比不上这石头,一会儿往东去,一会儿又朝西来。

其七

瞿塘峡水刷刷流过十二滩,这里的道路自古以来很艰难。

总是怨恨人心比不了这江水,无缘无故也会平地掀起波澜。

其八

巫峡苍苍在烟雨迷蒙的时节,凄清的猿啼从最高的树枝上传来。

这里愁苦的旅人自然断肠,但从来不是由于那猿啼声音悲哀。

其九

山上层层开满桃花李花,白云里升起烟火是山上人家。

戴银钏金钗的妇女下山来背水,持长刀披短笠的男子前去烧荒种庄稼。

背景介绍

这组诗当作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夔州在长江三峡的上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当地流行着叫“竹枝词”的民歌形式。刘禹锡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九首》,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年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刘梦得文集》。

鉴赏评价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竹枝词九首》是吟咏风土人情的民歌体乐府诗。这组民歌体诗,有的是反映爱情生活的,有的是描写夔州一带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的,有人民在白帝城头和瀼溪桥上唱歌,有昭君坊里和永安宫外的游女,有旅居在此地的妇人托返回成都的船带信给丈夫,有住在山头的女子到江边来取水,男子到山下来烧草灰肥田:九首诗组成了一幅风俗画。其语言明快浅近,清新流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有人认为,这些作品是词作,是词文化的开端:用朴实的语言开始写意中国的文化。

“白帝城头”一首,开头两句写夔门山水雄阔隽秀之美。“白帝城头春草生”写高处。白帝城在濒临长江的白帝山上。时值春天,城头百草茂盛。一个“生”字写出百草依视线次第出现,又写出百草滋生之广。草因城脱俗,城缘草而含生机。“白盐山下蜀江清”写低处。蜀江即指白盐山脚下的一段长江:江水清澈倒映云天,又有耸入长空的白盐山作背景,山水互映,各尽其妙。“南人上来歌一曲”写当地人以雄山碧水为背景放声高歌。此句虽未直接写歌的内容与歌的悦耳,但因一、二两句雄阔灵秀山水的烘托渲染,便自然地表现出歌声的优美。“北人莫上动乡情”,笔锋一转,写路上的异乡人受那歌声的感染,触发起思乡之情。此句当为全诗主旨所在。此诗之妙,其一在动词传神,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耐人品味的人物形象;其二在一景两用,烘托渲染人物形象;其三在意味的绵长婉转和境界的高远。

“山桃红花”一首,写一位深情女子在爱情受到挫折时的愁怨。这挫折乃是薄情郎的负心,这原是一个很古老的主题,而表现这个古老主题的这首小诗,其情景之浑化无迹,意境之高妙优美,却是罕见无比的。首两句,写女主人公所在之环境:山上桃花盛开,江中春水方涣,春意正浓。唯其如此,才触动了她的春思,进而引发了她的愁情。与此同时,山上盛开的桃花将见飘零,江间拍岸的碧水却悠悠无尽,这景象又为她的愁情提供了确切不过的表达形式,于是信手拈来,遂成下两句抒情语。旖旎的风光和内心的情愫,真可谓妙合无痕。

“江上朱楼”一首,写当地民俗风情。杨柳本是夹河而生,诗人用“桥东”“桥西”加以重复指示,把人的视线牵移到此,在人的刻意关注中,杨柳也似乎更加繁盛,春的气息便愈加浓郁可感。把桥上的行人用“人来人去”来表现,以见其熙熙攘攘,人流涌动,充满了动感,紧接着缀以“唱歌声”三字,歌声与往来行人牵引杂合,忙碌而繁闹的市井气息扑面而来。土俗民风的独特性因这些词语的重复而得到了更突出的显示。

“日出三竿”一首,写女子对丈夫的思念。诗中的“兰桡”和“狂夫”属于文人用典,与竹枝词的风格不合,有卖弄典故之嫌。“狂夫”一词源自《诗经》,作为妇女称呼自己丈夫的谦辞,曾被唐代诗人大量使用。这里既是用典又是时俗,加上诗中女子给远在成都那个商业兴盛、水陆繁忙之地万里桥的丈夫捎信时思念、嗔怒交织的口吻,生动地表现出女主人公对丈夫怨爱交加的情感。

“两岸山花”一首,写春日踏青时所见蜀地民俗及风光。两岸山花怒放,家家春酒满怀,一派融融的春意,生活气息很浓。可在表现农村风情,尤其是山村春色时借用。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河开冰融,两岸花开,雪一样白,雪一样连绵一片,异常茂密。这里诗人不写稻麦的茁壮,只写山花的茂盛如雪,以此渲染大自然的欣欣向荣,创造一种丰年的氛围。粮有余而酿酒,家家春酒满银杯,生活是富足的。饮食不写鸡鸭鱼肉的大荤盛宴,只写用银杯饮春酒,更显现农家桃花源式生活的恬淡。同时让人感受到一种家家举杯痛饮的喜庆气氛。两句诗给人以荐年吉祥安宁的深刻印象。

“城西门前”一首,用波浪不能摧毁滟滪堆起兴,并以此比喻“人心不如石”。作者把“人心”和“石”这些原本不相关的物象在特殊的语境联系起来,于平常中出新意,使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形象化。这里的比喻与“国风”中本体和喻体简单的一一对应、具体直观表述的比喻不太一样,而是用比来表达心中的幽怨愁情,用在对人生感慨和恋情的抒发上。如“人心不如石”句,人心和石本没有可比性,二者之间本不能构成对应关系,但在具体的语境中,二者却因用比而建立起意象的联想机制。诗人把他的人生感悟融进这两个比喻之中,形象而深刻地传达心中的隐痛和感伤。

“瞿塘嘈嘈”一首,从瞿塘峡的艰险借景起兴,引出对世态人情的感慨。“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就描绘出瞿塘峡的险阻形势。从“十二滩”中可以想见其险绝情况。面临着惊涛拍岸、险阻重重的瞿塘峡,诗人由江峡之险联想到当时的世态人情:“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瞿塘峡之所以险,是因为水中有道道险滩,而人间世道“等闲平地”也会起波澜,令人防不胜防,真是“人心”比江峡还要凶险。这是诗人发自内心的感慨之言。诗人参加永贞改革失败以后,屡受小人诬陷,权贵打击,两次被放逐。痛苦的遭遇,使他深感世路维艰,凶险异常,故有此愤世嫉俗之言。说瞿塘之险用“人言”提起,意为尽人皆知;叹人心之险则用“长恨”领出,主语是诗人自己,点出自己在现实的经历和体察中悟出的人情世态,并且明确表示了自己对它的态度。两句之间有转折,也有深入,以瞿塘喻人心之险,在人之言与我之恨之间过渡,命意精警,比喻巧妙,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

“巫峡苍苍”一首,描写三峡景色,尤其是猿啼的情景,抒发了诗人的断肠之情。诗意源自郦道元《水经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说,又以“烟雨”之境增加迷茫凄清之感。而最后两句翻出新意,与《水经注》上说的舟行三峡闻猿啼而断肠不同,而是说不听猿声也肠断,再听猿声,“愁人”的愁苦之情更是不堪忍受。这样更深一层,可谓新奇之笔。

“山上层层”一首,表现的是巴东山区人民的劳动生活。全诗宛如一幅风俗画。诗人以漫山开放的桃花李花和缭绕在蓝天白云之间的缕缕炊烟作为春耕大忙时节的自然背景,在这背景上来点缀并活动着在江边汲水为炊的妇女和以刀耕火种的原始方式在田园劳作的男子。在这里,诗人学习了民歌中借代的表现手法,结合夔州山区人民的劳动生活情景,用这两个特写镜头具体描写巴蜀山民的劳动生活图景。这里不仅从穿着装束和劳动的内容上突现了山村农民的特征,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同时也在男耕女炊、村庄男女各当家的画面上显示了劳动人民质朴勤劳的本色。诗中虽无赞美的字样,但作者的赞美之情却充溢于那优美的境界之中。在这样的山村中,能感受到、并力图表现出它的自然之美,特别是劳动创造之美,又显示出作者新颖的审美趣味。

总体上说,《竹枝词九首》是“泛咏风土”之作,不仅吟咏了白帝城头新生的青草、瀼西新晴后的春水、白盐山下清流的蜀江、滟滪堆上的波浪、瞿塘峡中的艰难古道、巫峡的烟雨猿啼这些风土习俗,而且还用托物起兴的手法,描写了男女的爱情生活。组诗中提及的春草的绿,春水的清,山桃、朱楼的红,泱泱江水中船家姑娘对唱歌男子的爱慕、期盼和疑虑,不管是色彩明丽的景物描绘,还是民间男女纯洁健康的情感和性格之美都遵循着诗人清丽的审美要求,无不见其“清丽”的意境。诗人擅长对生活中的某个场面进行描写,从而将一幅幅人民劳动的画面展示出来,赋予诗歌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烈的异乡情调。在语言上,诗人吸收民歌的养料多方面对竹枝词进行再创造,故深得民歌的真髓,既有民歌的活泼明快,又有文人诗的精当优美,两者韵味交相融合,显得既清新明朗又含蓄华美,既有鲜明的地方情调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有强烈的抒情意味,创立了一种新诗风。

名家点评

宋人黄庭坚《山谷题跋》:刘梦得《竹枝》九章,词意高妙,元和间诚可独步。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比之子美《夔州歌》,所谓同工异曲也。昔东坡闻余咏第一篇,叹曰:“此奔轶绝尘,不可追也。”刘梦得《竹枝》九篇,盖诗人中了工道人意中事者也。使白居易、张籍为之,未必能也。

宋人王灼《碧鸡漫志》:唐时古意亦未全丧,《竹枝》《浪淘沙》《抛球乐》《杨柳枝》,乃诗中绝句,而定为歌曲。

宋人葛立方《韵语阳秋》:刘梦得《竹枝》九篇,其一云: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其一云:“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其一云:“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曾摧。”又言昭君坊、瀼西春之类,皆夔州事。乃梦得为夔州刺史时所作。而史称梦得为武陵司马,作《竹枝词》,误矣。

明人陆时雍《唐诗镜》:竹枝词俚而雅。

明人敖英《唐诗绝句类选》:竹枝绝唱,后人苦力不逮。

明人黄生《唐诗摘钞》:诸诗生成《竹枝》声口,与绝句不同,即其调以想其声,真足动心悦耳。

明人毛先舒《诗辩坻》:诗有近俚,不必其词之闾巷也。刘梦得《竹枝》,所写皆儿女子口中语,然颇有雅味。

清人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竹枝词》本始自刘郎,因巴渝之旧调而易以新词,自成绝调。然其乐府诸作,篇篇皆佳。

清人吴瑞荣《唐诗笺要》:按此词起于《巴渝》,唐人所作皆古蜀中风景,后人效此体于他地为之,非古矣。

近人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其一)此蜀江《竹枝词》也。首二句言夔门之景,以叠字格写之,两用“白”字,以生韵趣,犹“白狼山下白三郎”,亦两用“白”字,诗中偶有此格。后二句言南人过此,近乡而喜;北人溯峡而上,则乡关愈远,乡思愈深矣。(其二)前二句言仰望则红满山桃,俯视则缘浮江水,亦言夔峡之景。第三句承首句山花而言,郎情如花发旋凋,更无余恋。第四句承次句蜀江而言,妾意如水流不断,独转回肠。隔句作对偶相承,别成一格,《诗经》比而兼兴之体也。(其六)首句言滟滪堆所在之地。次句言数十丈之奇石,屹立江心,千百年急浪排推,凝然不动。后二句以石喻人心,从《诗经》“我心匪石”脱化,言人心难测,东西无定,远不如石之坚贞。慨世情之雨云翻覆,不仅如第二首之叹郎情易衰也。(其七)首言十二滩道路艰难,以质朴之笔写之,合《竹枝》格调。第四直(按指“城西门前滟滪堆”)以石喻人心,此首以水喻人心。后二句言翟唐以险恶著称,因水为万山所束,巨石所阻,激而为不平之鸣,一入平原,江流漫缓矣。若人心则平地可起波澜,其险恶殆过于瞿唐千尺滩也。

后世影响

刘禹锡的《竹枝词》在民间流传很广,创作后不久便流传到长安、洛阳,成为流行的新歌词。其传唱时间甚久。据邵博《闻见后录》记载:“夔州营妓为喻迪孺扣铜盘,歌刘尚书竹枝词九解,尚有当时含思宛转之艳。”又据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说:“余当夜行苕溪,闻舟人唱渔歌,歌中有此后两句,余皆杂俚语,岂非梦得之词自巴逾传至此乎。”可知《竹枝词》一直到宋代还在传唱。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5825 】编辑上传提供,词条属于开放词条,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竹枝词九首】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本站不提供观看和下载,请支持正版!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词条所在榜单
相关知识文章
中国最有名的十首唐诗 唐诗排行榜前十名 十大著名唐诗赏析
唐诗主言情、多含蓄,诗味较浓,总用感性形象来把握现实。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唐诗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MAIgoo小编就跟大家盘点了下中国最有名的十首唐诗,有《黄鹤楼》《登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登鹳雀楼》《出塞二首·其一》《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等。你心目中的最著名的唐诗有哪些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十首绝美宋词 意境美到极致的宋词 唯美的宋词
宋词与唐诗被称为古代文学的双绝,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本文maigoo编辑就跟大家分享下十首意境美到极致的宋词,如《桂枝香·金陵怀古》《行香子·过七里濑》《卜算子·咏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苏幕遮·怀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等。在你心目中意境最美的宋词或者宋词巅峰之作是哪一首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最著名的十首古代情诗 中国古代著名爱情诗 古人浪漫的情诗
关于爱情,古今中外都有着无数的文学创作,情诗更是中国诗词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组成,你心中最浪漫的古诗是哪个呢?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十首最著名的古代情诗,如 周南·关雎、上邪、无题二首、锦瑟、离思、题都城南庄、雨霖铃等,一起来看看吧。
最有名的十首思乡诗 表达思乡的古诗名句 思念家乡的古诗大全
历代关于思乡古诗词有很多。如《静夜思》《回乡偶书·其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幕遮·怀旧》《渡汉江》《邯郸冬至夜思家》等等,这些都是千古传唱的思乡诗词名作。本文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下十首最有名的思乡古诗词,一起来感受下历代文人们笔下的思乡佳作吧。
田园诗词大全100首 经典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赏析
东晋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体后,之后的田园诗便主要变成了隐居不仕的文人和从官场退居田园的仕宦者们所作的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歌,Maigoo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田园诗词大全100首,如饮酒、春晓、山居秋暝、游山西村、过故人庄、归园田居、鹿柴等,你会背几首呢?
最有名的十首咏史诗 怀古咏史诗代表作 咏史怀古诗词大全
怀古咏史诗词,多是以历史题材作为咏写对象,内容很广。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现存最早的咏史诗,其源头可追溯到东汉班固的《咏史》,此后这一题材便被不断拓展书写,最有名的有《咏史》《念奴娇·赤壁怀古》《蜀相》《登幽州台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乌衣巷》《赤壁》等,这些都是咏怀诗名篇。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怀古咏史诗代表作呢?下面maigoo小编就跟大家盘点下最有名的10首咏史诗,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十大最经典的边塞诗词 最有名的边塞诗 关于边塞的古诗大全
历史上的边塞诗不在少数,而流传千古的经典作品也是数不胜数,尤其是唐朝时期处于边塞诗的发展高峰,出过很多杰出的边塞诗人,留下许多宏伟的篇章,极具历史意义。本文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下十大最经典的边塞诗词,上榜的有《从军行·其四》《燕歌行》《使至塞上》《渔家傲·秋思》《关山月》《出塞·其一》《凉州词·其一》等。在这些脍炙人口的边塞诗词中,你最喜欢哪一首呢?
最有名的十首送别诗 关于送别的古诗名句 经典送别诗大全
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它们或伤感,或缠绵,或豪迈,或洒脱,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感悟。本文MAIgoo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下最有名的十首送别诗,上榜的有《邶风·燕燕》《渭城曲》《赠汪伦》《赋得古原草送别》《雨霖铃·寒蝉凄切》《别董大·其一》《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送别诗经典名篇。在这些经典送别诗词中,你最喜欢哪一首送别诗表达的情感或意境呢?
最有名的十首爱国古诗 经典爱国古诗词精选 古代爱国诗大全
爱国是一种源于血脉、与生自来的本能,也是诗词中最为常见的主题。历代关于爱国的诗词有很多,如《离骚》《秦风·无衣》《示儿》《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春望》《过零丁洋》《满江红·怒发冲冠》《白马篇》等,这些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爱国诗词。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爱国古诗?本文MaiGoo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下最有名的十首爱国古诗,一起来体会下名人们笔下的壮志豪情吧。
最有名的十首悼亡诗词 古代最感人的悼亡诗 关于悼亡的诗大全
悼亡诗萌芽于先秦,最早见于《诗经》,后潘岳、沈约等均有写悼亡诗。历史上最著名的悼亡诗词有《邶风·绿衣》《遣悲怀三首》《江城子·记梦》《离思·其四》《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梦微之》等等,这些都是脍炙人口的悼亡诗词名作。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有名的悼念诗词呢?本文maigoo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十大著名悼亡诗词。这些悼亡诗词,情真意切,思念无休无止,还留下了很多凄美的悼亡诗词名句,都很值得一读。
十首最经典的闺怨古诗词 著名闺怨诗赏析 关于闺怨的诗大全
闺怨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个很独特的门类,以题材上来分话,又可分为闺怨诗与宫怨诗两类。本文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下十首最经典的闺怨古诗词,上榜的有《闺怨》《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秋夕》《玉阶怨》《望江南·梳洗罢》《行宫》《声声慢·寻寻觅觅》等,这些都是著名闺怨诗词。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欣赏下这些感情真挚动人的闺怨古诗词吧。
10首绝美桃花诗词 描写桃花的诗词名句 最有名的桃花诗
从古至今,桃花作为春天和爱情的象征,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众多诗词中都留下了对桃花的赞美与描绘。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唐寅的《桃花庵歌》、崔护的《题都城南庄》等等,这些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桃花诗词。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桃花的古诗词?本文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下10首绝美桃花诗词,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10首绝美咏杏花诗 描写杏花的诗词名句 经典杏花诗词大全
杏花盛开时,满树繁花似锦,洁白与粉红交织,如同春日里的云霞,美得令人心醉。历代描写杏花的诗词有不少,如《玉楼春·春景》《春风》《游园不值》《日日》《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杏花》等,都脍炙人口的咏杏花诗词。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杏花的古诗词?本文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下10首绝美咏杏花诗词,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10首生僻却惊艳的古诗词 有意境的冷门诗句 绝美冷门诗词大全
在历史的长河中,即生僻又惊艳的古诗词有很多,如赵嘏的《江楼旧感》、邵雍的《清夜吟》、的白朴《天净沙·秋》、曾巩的《咏柳》等,这些都是很有意境的冷门诗词。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绝美的冷门诗词呢?本文就为大家盘点下10首生僻却惊艳的古诗词,快随maigoo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10首绝美牡丹诗 赞美牡丹的千古名句 牡丹最美诗词大全
牡丹花开富贵,国色天香,自古便深受世人倾心。在唐代,牡丹更达到了其繁盛的巅峰,唐玄宗封其为“国花”,这一殊荣一直传承至今。从刘禹锡的《赏牡丹》一诗中,便可窥见其在人们心中的尊贵与喜爱。而历代无数的文人墨客,都写过不少关于牡丹的诗词。本文就为大家盘点了下10首绝美牡丹诗词,包括:《赏牡丹》《清平调词·其一》《洛阳春吟》《牡丹》《剪朝霞·牡丹》《红牡丹》等。下面就随MaiGoo小编一起来欣赏下这些文豪笔下的牡丹风采吧。
10首表达怀才不遇的经典古诗 形容自己怀才不遇的诗词名句
怀才不遇是古代文人常有的感慨,他们通过诗词表达了自己虽有才华却未能得到施展的苦闷和无奈。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此类佳作亦屡见不鲜,如:《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念奴娇·赤壁怀古》《登幽州台歌》《贾生》《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蜀相》等,都是耳熟能详的经典诗词。下文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下10首表达怀才不遇的经典古诗词,一起来欣赏下这些文豪笔下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丰富的情绪与情感吧。
十首绝美咏秋诗词 关于秋天的著名古诗词 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
咏秋为古诗词常见题材,也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历代的咏秋诗词,或写景,或抒情,描绘出“秋天”的万千变幻和美妙景象,给人美的享受。下面maigoo小编就给大家盘点下十大关于秋天的著名古诗词,上榜的有《天净沙·秋思》《秋词二首·其一》《山行》《暮江吟》《枫桥夜泊》等等。这些绝美咏秋诗词,你最喜欢哪一首呢?
中学10首必背古诗词 中考必背古诗词精选 初中生必背古诗大全
历代有不少优秀的古诗词,被选入初中课本。本文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下中学100首必背古诗词,上榜的有《观沧海》《行路难·其一》《周南·关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使至塞上》 《望岳》《过零丁洋》等,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初中必背诗词。在你印象中最深刻的中考必背古诗词又是哪首呢?
10首高中必背古诗词 高考必背古诗词精选 高中生必背古诗大全
历代有不少优秀的古诗词,有些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有些是高考必背知识点,有些甚至的高考必考古诗词。本文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下高中100首必背古诗词,上榜的有《将进酒》《秦风·无衣》《念奴娇·赤壁怀古》《登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锦瑟》《蜀相》等。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高中必背诗词。在你印象中最深刻的中考必背古诗词是哪首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10首表达孤独最经典的古诗词 关于孤独的诗词名句精选
“孤独”作为古诗词中历久弥新的情感主题,常被文人墨客以别具一格的笔触细致描摹,展现出他们内心深处的孤寂与凄凉。同时,孤独并非总是消极的代名词,它亦能成为诗人寻找自我、沉淀思绪的契机。本文就为大家盘点下10首表达孤独最经典的古诗词,有《登幽州台歌》《登高》《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江雪》《减字木兰花·春怨》《月下独酌·其一》等。下面随MaiGoo小编一起来欣赏下这些文豪笔下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丰富的情绪与情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