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为唐代诗人徐凝写歌咏牡丹的诗作。这首诗没有具体描写牡丹花的漂亮,而是通过赏花者的主观感受间接表现的。牡丹在景物中独占鳌头,引起诗人无比的赞叹,从而既可见牡丹之美,又表现了诗人对牡丹花的喜爱。
牡丹
何人不爱牡丹①花,占断②城中好物华③。
疑是洛川神女④作,千娇万态破⑤朝霞。
①牡丹:属毛茛科植物,又名木芍药、洛阳花,初夏开花,单生,大朵,一般有红、白、紫三色。
②占断:占绝。独占的意思。
③好物华:美好的景物。
④洛川神女,即“洛神”。三国魏曹植作有《洛神赋》。传说宓(伏)羲之女,名宓妃,溺洛水而死,遂为洛水女神。洛川:洛水。(见《文选》卷十九《洛神赋》注)。
⑤破:突破,超出、胜过的意思。
有哪个人不喜欢牡丹花呢,
盛开时独占了城中的美景。
莫不是洛水女神在那里翩舞吧,
千娇万态如同灿烂的朝霞飞腾。
徐凝,约813年前后在世,与施肩吾、白居易、元稹友善,方干曾师事之长庆三年,尝于杭州开元寺题牡丹诗,以“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之句,为白所赏,被白举荐。唐文宗大和五至七年(831--833年)间曾游洛阳,与白居易等相唱和,此诗疑为此间所做。但从养花的规模看,似乎是京城长安。
徐凝(生卒年不详),唐朝诗人,睦州(今浙江建德)人。元和年间有诗名,方干曾从之学诗。大和五年至七年(831--833)间游洛阳,曾与白居易等相唱和。终生未仕,后归隐故里。诗风朴实。《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补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
该诗赞美牡丹花的仙气神韵。前二句说明牡丹人人爱。“好物华”就是好景色,洛阳城里的好景色让牡丹花占据并垄断了,谁人不喜欢,从人们的普遍爱好和崇尚着笔,直截了当。表面是提问,实是表明牡丹人人皆爱,“占断城中好物华”一句,即是对提问的回答。暮春时节,群芳凋谢,牡丹独开,享尽春光,占断万物之风光,无怪人称牡丹是“国色天香”。
“疑是洛川I神女作”,以虚拟之笔,将牡丹与传说中的美女洛神比类,曹植《洛神赋》描绘洛川神女是:“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飙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此诗结句“千娇万态破朝霞”,即取意于《洛神赋》,将牡丹之形、态、色以一“破”字托出。洛神是“皎若太阳升朝霞”,而牡丹是“千娇万态破朝霞”,犹言牡丹花放射着洛神的灵气,干姣百媚、千姿百态,神女般地钻出,犹如朝霞样的神奇。“破”字形象,有种活灵活现的态势。诗人以洛神喻牡丹,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见诗人是用了加倍衬托的艺术手法,其诗法之精妙,自不待言。
云告《旅游品诗》:“此诗将牡丹比作洛川神女,“千娇万态破朝霞”,富丽浓艳,光彩夺目,甚为动人。”
刘键《中国历代诗歌类编》:“此诗首句破题挈纲,次句承问作答。第三句以联想转折换意,末句再加形容,补足诗意,回扣前二句。笔墨凝炼,结构严谨,而又自然流宕,颇有令人品尝遐想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