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漏又称为锟弹刻漏,是一种古老的计时仪器,相传五代十国时期就已应用,但宋元以后失传。
碑漏又称为锟弹刻漏,是一种古老的计时仪器,相传五代十国时期就已应用,但宋元以后失传。
在鼓楼的二层,我们看到碑漏的正面就像一座石碑,实为木制,碑高2.2米,宽1.4米,上刻介绍文字。碑体上端设有荷花状投球孔,通向碑内第一根铜管。碑漏内部是13根“之”字形排列的铜管。第一根铜管内,在机关控制下,储有若干金属球,只有触动机关,小球才能滚下。碑漏由许多小球在其余12根铜管内依次曲折滚下,在最后坠落时敲击铜铙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报时。第一个球与第二个球之间的间隔时间为24秒,36个球为14.4分,为古代的一刻,3600个球。
金属球漏进投球孔铜管里发出“砰砰”声―――本报讯我国古代四大计时器之一、已经失传数百年的“碑漏”,昨日在鼓楼重现。这座放置在鼓楼二层的“碑漏”,高2.2米,宽1.4米,由木头制成,形状如同石碑,这也是“碑漏”名字的由来。它的内部设13根自上而下呈“之”字形排列的铜管,碑首上端设投球孔。中科院研究员陈美东现场演示了“碑漏”的工作原理。他先将一个金属球由投球孔投下,接着传来一阵金属球在铜管里滚动的“轰轰”声,以及撞击两根铜管拐弯处的“砰砰”声。最后金属球撞击到底部的铜铙,发出“锵”的一响。陈美东解释说,一次“锵”声就是24秒,“碑漏”就是根据一个金属的撞击次数计时。
文献记载,当时的宋代碑漏外体是用木材做成的,形状像石碑,所以称作“碑漏”。苏州古代天文计时仪器研究所经过近一年的尝试,昨天成功再造了这件碑漏。这件碑漏木制,高2.2米,宽1.4米,正面碑身刻有“碑漏记”,记载碑漏复原始末,而背面有个门可以打开,里面最醒目的是12根“之”字形铜管和1根顶部管。
苏州古代天文计时仪器研究所所长陈凯歌为记者演示了碑漏运作的全过程。将几个滚球投入顶部荷叶漏斗口(也可从顶部管口投入),第一个滚球从第一根管口一直滚到最后一根管口,滚球会落在下面的铜铙钹上,发出悦耳鸣声,这段时间正好是24秒钟。
铙钹上部装有一舌形杠杆连接顶部管口控制开关。滚球落在铜铙钹上时,铙钹往下倾斜,顶部管口控制开关被打开,第二个滚球随即自动落入“之”字形管口。每个滚球如此自动有序的滚动,150个球滚动需要一个小时,300个球滚动累计时间是古代计时法的一个时辰。这样,一天12个时辰需要滚球3600个,而一个球的滚动时间24秒,就是碑漏的计时精度。
陈凯歌说,文献上的管子是用竹子制作,但竹子使用长久容易坏,他征得北京钟鼓楼文保所同意,将管子材料改换成铜。其余部分,都严格按照文献制作。他说,1500年前碑漏就投入使用,它与铜壶滴漏、圭表、香篆是古代四大系列计时仪器,且计时最准确。碑漏最大的缺点就是需要专人管理、并记录滚球数量以计算时间,因而古时候无法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