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惠渠,陕西省渭河流域水利工程,清康熙六年(1667),由眉县县令梅遇主持兴建,故名“梅公渠”,民国24年(1935),整修梅公渠,改名“梅惠渠”。渠首在斜峪关鸡冠石处,原截渭河支流石头河,1983年,石头河水库下闸蓄水后,梅惠渠改低坝引长流水为引库水灌溉,水量更加充沛,控制灌溉面积15.4万亩。是近代水利建设先祖李仪址先生主持修建的“关中八惠”之一。
梅惠渠,创修于清康熙六年(1667),有东、西二渠,可灌田千余顷,为眉县知县梅遇督凿,故又名梅公渠。民国二十四年(1935),陕西省水利局决定整理梅公渠,二十五至二十九年(1936~1940年),由全国经济委员会泾洛工程局设计、主办,完成渠首工程及东干各支渠工程,共完成土石方37万立方米,混凝土0.33万立方米,总投资85.1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6.60万元)。民国三十六年(1947),灌溉面积89877.2亩,其中岐山24665.4亩。为纪念梅公之功绩,更渠名为“梅惠渠”。时由近代水利建设先祖李仪祉先生主持修建,为其倡议修建的“关中八惠”之一。民国末年,灌区渠道失修,纠纷四起,灌溉面积减至60000多亩。
1952年,对工程全面补修。1967年,在原北干渠的基础上改建完成西干渠。1983年,石头河水库下闸蓄水后,梅惠渠改低坝引长流水为引库水灌溉,水量更加充沛,控制灌溉面积15.4万亩,其中眉县12.75万亩。1989年后,北、西两干灌溉眉县齐镇、城关、第五村三个乡镇农田8.7万亩。
梅惠渠系低坝引水工程,枢纽工程位于岐、眉交界之斜峪关,由拦河坝、进水闸和冲刷闸组成。拦河坝建鸡冠石处,坝长123.4米,坝顶宽1.5米,连同海漫共宽12米,坝高1.5米,为重力式滚水坝。设计流量1000立方米/秒,共浆砌料石645立方米,浆砌块石564立方米,总造价10.02万元。1983年,石头河水库下闸蓄水后,梅惠渠改低坝引长流水为引库水灌溉。
灌区共计干渠3条,长6.16公里,支渠12条,长140.1公里。总干渠和河西渠分设大坝东西两端。总干进水闸和冲刷闸位于大坝右岸,距进水口36米。进水闸设计流量9.0立方米/秒,冲刷闸流量22.0立方米/秒。河西渠、进水闸和冲刷闸位于大坝左岸,距进水口46米,两闸合设一孔。设计最大进水流量2.0立方米/秒。梅惠渠引石头河水,南起斜峪关,北至渭河,西达五丈原下,东到眉县金宁原。灌区南北长14公里,东西宽13公里,灌岐、眉两县154000亩农田,岐山灌安乐、落星两乡九个村的26500亩田地。
梅惠渠系引石头河的灌溉工程,石头河水库建成后,虽不再使用低坝引水,但水源仍然来自石头河。
石头河,古称武功水、斜水,黄河流域渭河水系一级支流,发源于太白县鳌山、太白山北麓,北出斜峪关,经眉县、岐山县入渭水。石头河全长77.5公里,其中:峪口以上干流长62.5公里,峪口以下流长15公里。著名的褒斜道的北段斜谷道即为石头河上游河谷。据斜峪关水文站测定,年输沙量84万吨,输沙模数为每平方公里496吨,河水含沙量每立方米0.73公斤。全流域面积686平方公里,在本县境内流域面积5.2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2.8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总量4.48亿立方米。据水文资料记载,最大洪峰流量是1929年的264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是1977年1月20日,实测为0.033立方米/秒。
1984年经省水利水保厅批准,梅惠渠由县水电局交省石头河水库灌溉管理处管理。1987年10月成立石头河水库灌溉管理局,将原梅惠渠东干渠改称石头河水库北干渠。梅惠渠渠首闸室为眉县文物保护建筑,2013年,石头河水库灌溉管理处对渠首闸室进行了保护修复。
古代渠堰均按修渠堰出工多少,受益地亩数量,用水分定时日,先下游后上游,先左岸后右岸,周而复始,多年不变。梅公渠有石刻碑记。解放后,各灌溉区仍沿用此制。1956年推行计划用水,改以前按注册面积配水,由管理单位根据用水季节计算河源引水、农田需水,编拟轮水比例和轮灌组搭配,并按主要农作物制定出用水阶段灌水时间、次数、定额、期距。
民国时,每年于夏禾用水后,派员详查受水地亩,在年度终结(10月底),即造册送县政府按照土地等级标准征收。对工厂和作坊按动力装机马力及实际用水天数征收,填制“稽核表”作为收费依据。20世纪50年代,梅惠渠只征夏灌水费,水浇地亩次0.5元,稻田年亩2.0元。1963年后,实行固定水费和灌溉水费计征。1972至1982年,实行固定水费,按亩计征。1983年改为按量计征水费,用于管理和工程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