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萧氏家族,家族基因标记为O-F14965,共祖时间为2400年前。目前,O-F14965在中国男性中的占比约为0.63%,人口主要分布于江西、湖南等地。
萧(肖)姓是排名中国第三十三位的人口大姓,目前约有739万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0.56%,主要分布于以赣湘鄂粤桂闽为代表的中南腹地。
根据数据库显示,在O-F14965人群中,萧(肖)姓的比例占到了20%~25%,是全国平均水平(0.56%)的40倍左右,为该类型下的第一大姓。
据此推断,在O-F14965下可能存在一支以萧姓为主体的大族。
根据如今O-F14965的分布情况来看,该类型下人群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广西、广东、湖北、四川等地,推测和历史上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等人口大迁徙事件有关。
其中,分布最高频的地区在江西省吉安地区,大概占到当地人口的7%~9%。吉安古称即庐陵,正是庐陵萧氏的郡望所在地。
研究团队在对O-F14965的下游研究时,发现在其下游的各个支系中,几乎每个支系都进行了多次快速的分化。由此可知,O-F14965的家族曾在约1800~1100年前进行过人口大量增殖。
通过对家族溯源问卷及中南腹地的萧氏宗谱进行分析筛选,我们发现O-F14965可能对应当地著名的萧氏大宗庐陵萧氏及其近支。
江西吉安古称庐陵,庐陵萧氏是继兰陵萧氏、南兰陵萧氏之后萧姓的又一重要郡望地。萧姓人群在吉安历史上长期活跃,据吉安地区地方志记载,仅宋代的吉安籍萧姓进士就多达六十余人。后面随着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等历史事件的发生,吉安萧姓人群不断向湘鄂川渝等地区播迁,成为了中南腹地人群的重要组成。
如今,萧姓仍是吉安地区的第四位人口大姓,大约有近30万萧姓群体生活在当地。
萧常,生于绍兴十一年(1141年)前后,字季韶,号晦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淳熙四年(1177年)乡贡进士,《续后汉书》编撰人。
萧常于1188年修成《续后汉书》,该书系改修《三国志》而成。萧常通过对传世史料的取舍与重新组合,重建历史事实,寄寓褒贬之意,深受当时义理史学之风,特别是其同乡先贤欧阳修影响。同时,《续后汉书》表现出强烈的正统观念,这与当时宋金对峙的政治形势密切相关。
如今庐陵萧氏家族后裔的姓氏情况,其中以萧(肖)姓的占比最高,大约占到20%~25%,另外还有等张、李、刘等占比较高的姓氏。
目前,庐陵萧氏家族的男性后裔约占中国男性人口的0.63%,人口主要集中于我国中南腹地,其中江西的占比最高,大约能占到当地人口的2%,其次还有湖南(1.5%)、广西(0.4%)、广东(0.3%)、湖北(0.3%)、四川(0.3%)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