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遗传标记为O-CTS3518,共祖时间为2080年前,推测为新安方氏家族。该类型男性人口约占中国男性人口的0.34%,方姓为第一大姓,主体分布于安徽、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
根据23魔方祖源数据库,方姓男性群体内父系属于O-F11类型的用户占15.3%,是该类型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1.9%)的近8倍。同时,在父系属于O-F11的用户中,方姓用户占2.64%,是方姓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0.31%)的8倍多。
据此,我们推测O-F11类型的下游可能存在一个以方姓为主体的家族。
根据推算,O-CTS3518形成于2080年前(两汉之际),表现出强烈的簇状爆发,并在随后的四五百年里连续分化,证明O-CTS3518类型在此阶段积累了一定的家族人口。也即是说,O-CTS3518类型是一个自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有过人口发展的家族。
据安徽歙县、浙江淳安的《方氏宗谱》记载,在西汉末年,河南人方纮为逃避王莽之乱,带领家族迁移到丹阳郡歙县东乡(今浙江淳安),新安方氏由此源起。
由于O-CTS3518类型与方氏关联性强,形成分化的时间与新安方氏源起的时间基本一致,由此我们推测O-CTS3518类型可能为新安方氏家族。
将O-CTS3518的等位点投放到芯片做大范围的人群筛查,结果发现该类型男性人口占中国现代汉族男性人口的0.34%,广泛分布于全国各省市。其中在浙、皖、闽、粤、鄂、台等省相对集中。需要注意的是,该类型在今浙江淳安约有11%的男性人口比例,在安徽黄山地区有近4%的男性人口比例。
该类型人口分布与历史上新安郡的所辖区域(安徽黄山、安徽绩溪及江西婺源、浙江建德、浙江淳安等地)高度重合。根据家族溯源问卷及该地域方氏家谱信息的搜集分析,发现该支系可能对应到历史上较为著名的新安郡大族——新安方氏。
新安方氏为徽州大姓,谱载原为中原人,后徙入新安郡,成为当地的大族。据安徽歙县、浙江淳安的方氏族谱记载,其始迁之祖为汉代河南人方纮,为逃避王莽之乱,迁移到丹阳郡歙县东乡(今浙江淳安)。东汉以来,新安方姓的迁移繁衍多在南方,特别是古徽州、严州及周边地区。
唐中期江南起义军首领。歙州(治今安徽省歙县)人。762年,在歙州率饥民起义。起义军迅速发展到数万人。次年,与江西义军陈庄部联合,屯兵于秋浦(今安徽贵池一带)鸟石山,连克县邑城镇。765年(唐代宗永泰元年)攻克歙州,杀刺使庞濬。唐派袁傪、孙全绪合围义军。766年(代宗大历元年)在石埭城(治今安徽石台)被杀。
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作有《方干诗集》。
目前,属于该类型的人口中,方姓用户约占12.09%,为第一大姓,其余有周、张、陈、李、林、王等姓。
该类型男性人口占中国现代汉族男性人口的0.34%,广泛分布于全国各省市。其中在浙、皖、闽、粤、鄂、台等省相对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