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汉族的传统,女子到15岁时,要举行及笄礼,把头发盘成发髻,再插上簪子,表示成为成年人。后来又将束髻的时间后移到出嫁的时候。潮汕习俗,妇女出嫁时需束髻梳头,挽面开脸。
潮汕已婚妇女的发髻高而突出,古称“椎髻”。古书说南越王尉佗“椎髻箕踞”会见陆贾,可见这种发型是百越遗风。《永乐大典》转引潮州最古的志书《三阳志》说:“潮州之旧俗,妇女往来城市者,皆好高髻,与中州异,或以为椎髻之遗风。”这说明在宋元时期,潮汕妇女的发型是以高髻为主的。潮汕的先民,崇尚椎髻的应该是畲族了。顾炎武说潮州山畲分为平鬃和崎鬃二种,指的就是低髻或高髻两种发式。潮语仍将“髻”称为“鬃”,将“梳发髻”称为“打鬃”。鬃还分八字鬃、大后斗、企鬃、盘鬃(龟鬃)、牛角鬃、辫鬃、梭仔鬃、吊桶鬃等多种形式。直到晚清民国,潮汕妇女仍以高髻椎结为特色,如《中华全国风俗志》载:“唯其髻发,则殊可怪。如惠来则多将发于脑后结束成小刀形,而旋其末于顶,贯于一红染之竹筒;筒长二寸许,圆径大小如银元,发突出筒外寸许,乃结以经绳,横以约长五寸之针,循下牢插,四围点缀以珠,借壮观瞻,行时动摇不定,如鹭鸶之踣伏颅上,诚奇观也。”
清代有钱人家的妇女,尤其是年轻妇女,喜欢打“大后斗”。所谓“大后斗”,就是头上正中至脑后有一面像船帆一样的半圆形发式,要用很多小竹针把它夹住,并用很多比小指尖还小的竹圈套紧,保持其不斜不倒;存下的发尾在后面梳起,叫“后斗尾”。两边的发要梳成像两朵半髻。每天天将亮就要起来梳妆,至少要个把钟头才能完成,然后用芦荟的黏液作为黏发剂。这种发型配上大桐衫裙及手镯、脚环,以及缠足的三寸金莲,就是清代较有古风人家中妇女的典型服饰了。潮剧《龙井渡头》中的余美娘,就是这么打扮的。
这是20世纪40年代前潮汕成年妇女的一种流行发型。其法是散辫后打成圆髻,用一个雕刻有吉祥图案的椰子壳(高贵者用玳瑁)将圆髻套住,用银针串紧便成。因椰子壳如龟壳,故称龟鬃。今城乡仍有中老年妇女打龟鬃,鬃壳多为塑料制品代替。
就是把头发打成像一个牛角高高翘起的发髻。这也是清代年龄较大的妇女或山区妇女或媒婆的简便发式。
辛亥革命之后,潮汕妇女的发鬃,改为在脑后把发束起,系上寸长黑色头绳之后,只用一把寸多长的发匙横过,把其余垂下的发在发匙上绕成髻就行了。有的干脆用个网套套着,是最简便最常见的鬃型。
20世纪40年代,在归侨妇女中,流行把后髻打成像螺形一样,别有一番归侨味。这种髻很普通,也较小巧,费时不多,再插上鲜花或布花,就很好看了。当时的年轻妇女见到归侨妇女的这种发髻好看,便仿效起来,把长发在脑后编成小辫子,再把小辫子围绕起来,成为圆形,再用珠针穿紧,插上花,显得年轻活泼。
20世纪40年代流行的另一种发型。因为形如肉店里的大方刀,也如方刀形的船舵,所以得名。这种发髻是女子出嫁或做客时才梳的高髻发型,因为梳妆费时,不方便劳动,平常少梳。
如今还有少数怀旧的妇女打鬃,但已经少之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