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写独宿博山王氏庵的感受。上片以所见所闻渲染寂寞荒凉的环境和气氛;下片写白发苍颜、壮志难酬的愤慨心情,最后表现虽处境悲凉但雄心不减的可贵精神。这首词感情浓烈,语言平淡,对抒情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和形象刻画都十分成功。
清平乐⑴·独宿博山王氏庵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⑶。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⑷。
平生塞北江南⑸,归来华发苍颜⑹。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⑴清平乐(yuè):词牌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两个乐调命名。双调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⑵博山,在江西永丰境内(今江西省广丰县),古名通元峰,由于其形状像庐山香炉峰,所以改称博山。王氏庵:王氏人家的草屋。庵,圆形草屋。
⑶翻灯舞:绕着灯来回飞。
⑷“破纸”句:窗间破纸瑟瑟作响,好像自言自语。
⑸塞北:泛指中原地区。作者于南归前,曾两随记吏北抵燕山。归来:指罢官归隐。
⑹华发苍颜:头发苍白,面容苍老。
饥饿的老鼠绕着床蹿来蹿去,蝙蝠围着灯上下翻舞。屋上松风裹挟着大雨汹涌而来,糊窗纸被风撕裂,发出呼啦啦的声音,仿佛在自言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辗转不定,如今归来已是满头白发,容颜苍老。布被单薄,疾风骤雨的秋夜,从梦里醒来,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万里江山。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辛弃疾在淳熙八年(1181)前后十一月,约四十五岁时,被贬官为民,于是闲居于带湖。期间,他常到信州(今江西上饶)附近的名胜之处鹅湖、博山等地游览。一个清秋的夜晚,作者来到博山脚下一户姓王的人家投宿。这儿只有几间破旧的小草庵,屋后是一片竹林、环境十分荒凉冷落。词人即景生情,百感交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写成了这首寄寓很深的小令。
辛弃疾(1140一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词存六百二十九首。
不少专家都曾指出过辛词的多样性特点,肯定各种风格的作品往往又都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成就,一旦细读了辛词,便会有极深的感受。就拿这阕《清平乐》来说,可以讲是代表了辛词的一种艺术风格,全词仅有八句话四十六个字,但是却描绘了一幅萧瑟破败的风情画。夜出觅食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居然也到室内围灯翻飞,而屋外却正逢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自语”二字,自然而又风趣地将风吹纸响拟人化、性格化了。独宿的这个“王氏庵”,是久已无人居住的破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一个平生为了国事奔驰于塞北江南,失意归来后则已头发花白、容颜苍老的老人出现了。心境如此,环境如此,“秋宵梦觉”分明指出了时令,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难以入睡。半夜醒来,眼前不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而是祖国的“万里江山”。很显然,他“梦中行遍,江南江北”(《满江红》),醒后犹自留连梦境,故云“眼前万里江山”。这一句与“平生塞北江南”相呼应,而把上阕四句推到背后。平生经历使他心怀祖国河山,形诸梦寐;眼前现实使他逆境益思奋勉,不坠壮志。全词因有这一句,思想境界顿然提高。
这首词用文字构筑的画面和表达的感情,若改用线条和色彩是完全能够表达出来的,可见作者用抽象的文字符号所捕捉、表现的景物的具象化程度了。而且,每一句话都是一件事物、一个景点,把它们拼接起来,居然连连接词都可以省略掉,因此自然就形成了这幅难得的风情画。通过画面,几乎可以触摸到作者那颗激烈跳动着的凄苦的心,那颗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执着的心,尽管作者有意要把它掩藏起来。
从词的格调看,近似田园派,或者归隐派,同作者的那些豪放之作相去太远了,而且还算不上是代表作。不过,这首词别具一格同样带给了人们美好的艺术享受。从创作来说,作品总反映着作家的所历、所见、所闻,所感,总反映着作家的一生及其一生的各个方面,即反映作家的全人。从创作的角度讲,任何作家也总是从题材内容出发,去努力寻求不同的形式和风格,他们之间的区别权在于成就的高低而已。象作者这样,能够在断承、发展苏轼词风的基础上,成为豪放派大家,同时还能在闲淡、细腻、婉约等格调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在文学史上倒是不多见的。正如刘克庄在序《辛稼轩集》时所说:“公所作,大声镗鎝,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
清·许昂霄《词综偶评》:后段有老骥伏枥之概。
清·陈廷焯《云韶集》:数语写景逼真,不减昌黎《山石》诗。语奇情至。
清·陈廷焯《词则·放歌集》:短调中笔势飞舞,辟易千人。结尾更悲壮精警,读稼轩词胜读魏武诗也。
近代·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此词有“烈士暮年,壮心未已”之概。前半阕从眼前景物,写出凄寂难堪之境,因而引起心情中之矛盾,盖抱有热烈之志之人不能堪此种境界也。后半阕即写因此种境界而引起之感慨。辛本先在北后归南,故曰“平生塞北江南”。此词作于辛年近五十岁时,故曰“白发苍颜”。言外有年岁已老,志业未成之意。“布被”二句,为一梦初醒时之感觉,即此“眼前万里江山”六字,已大足表现辛弃疾无时忘却祖国江山。而此“万里江山”,乃在凄寂之境中倏现“眼前”,其情之悲愤如何,读者不难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