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怡高级工业学校新化旧址位于新化县游家镇永安村,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楚怡高级工业学校新化旧址(含陈润霖先生墓)占地8580平方米,整个展馆以历史为轴线,以陈润霖先生的生平和楚工艰辛办学历程为主要线索,集中展示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楚工师生为实现爱国、求知、创业、兴工的伟大目标而不懈奋斗的历程!
楚怡高级工业学校由著名教育家陈润霖1909年创办于长沙,先后设有机械、矿冶、土木三科。1938年,该校从长沙迁至现址,是全省为数不多抗战期间高校迁徙办学存留至今的旧址之一,是近代职业教育的先行者与翘楚。学校在抗战八年期间,保持教育兴邦的坚定目标,强调工业救国,坚持“精、勤、诚、朴”校训和“为干而学,在学中干”的方针,教师为救国而教,学生为报国而学。是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部分工科学院的前身,吸引了大批优秀学子来此学习,1944年,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此求学。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20年3月,楚怡高级工业学校新化旧址被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第五批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见证了近代中国工业教育的崛起和发展,是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场所。
抗战时期西迁办学旧址
楚怡高级工业学校是新化地区为数不多的抗战时期高校西迁办学存留至今的旧址之一。在抗战期间,学校坚持办学,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为中国的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景区内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建筑遗迹,如教学楼、宿舍楼、礼堂等。这些建筑不仅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了解和研究近代中国工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
楚怡高级工业学校是新化籍著名民主教育家陈润霖先生于1909年在长沙创办的一所民办学校,是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部分工科学院的前身。1938年长沙会战爆发前夕,学校搬迁至新化县游家镇永安村,并在此坚持办学8年,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其中包括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1946年后,学校迁回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