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开蕨(Asplenium komarovii Akasawa)是铁角蕨科、对开蕨属土生,常绿蕨类植物。植株高可达60厘米。鳞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浅棕色,膜质,叶柄棕色至褐棕色,叶片舌状披针形,向下略变狭,基部心脏形,主脉粗壮,下面隆起,上面有浅纵沟,叶鲜时稍呈肉质,干后薄革质,棕绿色,孢子囊群粗线形,斜展,囊群盖线形,深棕色,膜质。
分布于中国吉林。也分布于俄罗斯、日本、朝鲜、北美及欧洲。成片生长于落叶混交林下的腐殖质层中,海拔700-1000米。
该种叶形奇特,颇为耐寒,雪中亦绿叶葱葱,是珍贵的观赏植物。
成片生长于落叶混交林下的腐殖质层中,海拔700-1000米。对开蕨喜生于坡度30°左右的东北坡中上部的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下石砾质、阴湿的腐殖质土壤中,上层植被以紫椴、白丁香为主,中层多为珍珠梅、悬勾子,下层主要有鹿蹄草、绵马等。郁闭度0.4-0.6。
分布于中国产吉林(长白、集安、抚松)。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朝鲜、北美及欧洲(西南部与中部)。
土生,常绿。植株高约6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或斜升,粗壮,和叶柄基部密被鳞片;鳞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8-11毫米,基部宽约1毫米,浅棕色,扭曲,膜质,长渐尖头,全缘或略有具间隔的刺状突起。
叶(3-)5-8枚簇生;叶柄长10-20厘米,下部粗2.5-3毫米,棕色至褐棕色,自下部向上疏被鳞片;叶片舌状披针形,长15-45厘米,先端短渐尖,中部宽3.5-4.5(-6)厘米,向下略变狭,基部心脏形,两侧明显扩大成圆耳状,彼此以阔缺口分开,边缘全缘而略呈波状,具软骨质。主脉粗壮,暗禾秆色,下面隆起,圆形,上面有浅纵沟,下部疏被与叶柄上同样但较小的鳞片,向上近光滑;侧脉纤细,斜展,单一或自下部二叉,通直,平行,下面仅可见,上面明显,略隆起,先端水囊纺缍形,不达叶边。叶鲜时稍呈肉质,干后薄革质,棕绿色,上面光滑,下面疏被贴伏的变形虫形或狭披针形的棕色小鳞片,干后在侧脉之间有明显的洼点。
孢子囊群粗线形,通常长1.5-2.5厘米,斜展,相距3-5毫米,靠近或略离主脉向外行,距离叶缘5-8毫米,着生于相邻两小脉的一侧;囊群盖线形,深棕色,膜质,全缘,向侧脉相对开,宿存。
对开蕨耐寒性强,但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管理中应注意保持空气及土壤湿润。生长初期须防止阳光过强,多加荫蔽;休眠期则须放在光线充足处。喜过滤性、间接或反射光,如光线不足,则植株徒长,显得细瘦衰弱或软垂。定植成活后,在生长期间要多次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要追施1-2次肥,每亩施稀薄的人粪尿1500千克,并结合中耕除草3次,使土壤疏松湿润。如需要可在床边种植1行遮荫物。冬季要将干枯的地上部分割除。苗期可用0.3%尿素水液喷洒叶面,生长旺季追旋氮磷钾复合肥。对开蕨的叶片一般可存活3年左右,但过多老叶的存在对幼叶的伸展有抑制作用,应适当剪除。
繁殖时春季、秋季均可。栽前将大簇分成若干小簇,每个小簇根完好,根茎3-5个,剪掉枯叶。栽时可做畦,宽1.5米,长可因地而定。畦面挖8厘米深,10厘米至15厘米宽的栽植沟,苗距20厘米左右,根系舒展,先覆土1/2深,浇透水,待水下渗后再复满土,次日早踏实,其上再覆1厘米厚的腐殖土。栽后如遇干旱要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加盖遮阴物,防止日光曝晒;沟栽,打40厘米拢,在拢沟内栽植,栽植方法与畦栽相同。
病害极少见,虫害有介壳虫等危害叶片,发现后应及时人工刮除。
1.对开蕨,形态优美,株型矮小,是较为理想的观赏植物。可供庭院栽植和栽制盆景、插花。可布置高雅客厅及会议室。
2.在医药上用做泌尿系统的消炎、利尿、消肿、止血剂等。
3.对开蕨是世界稀有植物,中国1975年9月发现,填补了对开蕨在中国的空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庭院栽植可做主栽观赏品种,也可做搭配植物。在百花盛开的花坛中,栽植几簇对开蕨,也可称之为“万花丛中一点绿”。同时呈现出立体感。
列入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