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通庄园地处日喀则康马县少岗乡的一处山坡上,若不是有人指路,在村落中很难发现它的踪影,在宛若厦门鼓浪屿一般的胡同里左转右弯,待你走到它面前时,就感受到孤寂的气息扑面而来。
朗通庄园从严格意义上已经算是危房了,漏雨通风,部分房间已经坍塌。由于解放后该庄园被附近的居民占用,院子甚至用来放养牲畜,年久失修,庄园内的文物已经流失,剩下的只有建筑本身了。
庄园的一楼是监狱和纺织作坊。头上是直径大约30厘米左右的木头做梁,进门需要弯着身。由于气候的原因,房间内很干燥,地上还散落着鸟羽和不知名动物的皮毛,目前已经看不到原来的铁链和脚镣了,作坊里墙上还有放置油灯的位置,可是现在已经物是人非了。二楼是存放农具和各种用品的房间,每个房间大约八九平米的样子,空空如也,没有窗户。走到了三楼,视野豁然明亮,或许庄园主无心装饰一楼二楼农奴居住的地方,三楼主人的住处才真正用心装修吧。
庄园内配套设施完善,包括农奴生产生活场所、金银财宝的库房等。主楼的甘珠尔殿别具风格,供奉着释迦牟尼师徒三尊宗喀巴大师塑像,并存有比较完整和珍贵的镶金壁画,尤其是黑底壁画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
朗通庄园是朗通家族的祖业地,既是贵族府邸,又是贵族所拥有的各个庄园的管理中心。这座庄园有着500多年的历史,是研究封建农奴庄园制度的历史见证。历史上,作为西藏封建农奴制度的典型庄园,朗通庄园规模宏大,雄踞冲巴雍曲河东岸。在今康马县境内的民用建筑中,其建筑规模首屈一指。
历史见证:朗通庄园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旧西藏康马贵族生活的真实写照。它反映了农奴制社会庄园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展示了农奴主与农奴的生活差异。
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9月27日,朗通庄园被列入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