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火山峰景区,位于宁波市象山县定塘镇中坭村,总投资4000多万元的灵岩火山峰景区,占地面积约54公顷。
灵岩火山峰景区,风景秀丽,保存着浙东沿海罕见的火山口地貌遗迹,景区内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火山岩石。整个景区以“一座桥,三项悬空体验”为基础,通过步步惊心、玻璃桥、高空秋千、森林水滑道等四大轴线,提升游客的高空互动体验。
灵岩火山峰景区不仅有自然人文景观,同时在这里还有火山岩石标本展示区,是了解火山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了让青少年更好的了解与弘扬火山文化,充分发挥灵岩火山峰的旅游及科教效益。1月1日起,浙江省青少年科普基地将落户灵岩火山峰景区,在未来,广大青少年可以在体验的过程中,更加深层次的了解火山的知识和相关文化。“灵岩火山峰景区毗邻象山影视城、中国海影城,登高可远观象山、宁海、台州景色,交通便捷,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优势,在经过科学合理的开发后,将为定塘镇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崭新的活力,造福一方百姓。”定塘镇主要负责人介绍,景区利用灵岩山火山口遗迹地貌,建设地质科普和户外山体运动休闲基地,未来将努力把灵岩火山峰打造为象山乃至宁波科普文化旅游的亮点工程。此外,游客们还在景区参与了新年登山祈福游园会,逛民风集市、品特色美食、观快闪表演……各类活动精彩纷呈,烘托出其乐融融的新年氛围。
整个景区以“一座桥,三项悬空体验”为基础,通过步步惊心、玻璃桥、高空秋千、森林水滑道等四大轴线,来提升游客的高空互动体验。灵岩火山峰景区不仅有自然人文景观,同时在这里还有火山岩石标本展示区,是了解火山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了让青少年更好的了解与弘扬火山文化,充分发挥灵岩火山峰的旅游及科教效益。
站在中坭村的广场上向东北眺望750米处那座灵岩山(俗称小灵岩)的主峰就是灵岩火山峰。据民国像山县志采访册记载:“峰特峙者,即小灵峰山也。”小灵峰山为中坭村的山脉, 从东到西依次有大湾山、仙人岩、竿头岭、进士山高峰尖、庙头山等山头,其中最高的灵岩火山峰海拔为255.3米,山巅岩峰耸立。
如此挺拔俊秀、昂首挺立的灵岩火山峰在象山海岸线上,它的生成发展则要追溯到远古的地质时代。
距今大约在1.1至1.2亿年前,也就是地质时代的侏罗纪晚期,火山活动频繁,整个浙东地区发生了大面积的火山喷发,火山活动达到最盛时期,火山活动的形式多样,除强烈的喷发作用外,还有侵出作用等火山活动。火山喷发时,即有中心式喷发,又有串珠状式的裂隙式喷发,形成了喷出物大面积堆积的火山碎屑岩,厚度可达2000米以上;火山喷发晚期,随着火山活动能力的减弱,压力释放,无力喷发,岩浆只能沿着火山通道、火山口向外溢出,并由高向低处四处流淌,形成了具有流纹条理的火山流纹岩,覆盖在早期喷出的火山碎屑岩上,我们所见整个灵岩山脉及近周边区域均为流纹岩,表明灵岩火山峰的岩石是火山活动晚期的产物,属于中心式喷溢形成。
强烈的火山活动,也留下了当今许多壮观美丽的火山地貌,火山喷发时,地壳破裂,形成了火山口,后期压力减弱,岩浆变成溢流并逐渐冷却,留下了许多火山通道,火山颈等遗迹的火山地貌。
根据地质资料显示和有关地质专家实地考察,整个灵岩山山脉分布的均为流纹岩,而周边几个平方公里之外所见的均为火山碎屑岩,表明灵岩山山脉就是一个火山构造的中心(火山口)。实地可见,整个山峰顶部流纹岩的流纹基本都是直立的,说明当时岩浆就是从下往上顺着这个通道向外溢出的,在靠近山顶的岩石中,伴有多处火山喷发时气泡,说明近火口时岩浆温度较高,均表明了灵岩山的灵岩火山峰就是当时的一个火山通道;灵岩山的灵岩火山峰就是一个火山通道中的残留岩浆冷却后凝结在火山管道内形成近于直立的圆柱状岩体,上部即是顺管道喷出的火山口,随着地质时代的演变,在风化、剥蚀等地质作用下,上部的熔岩逐渐被侵蚀殆尽后,火山口就消失了,火山颈成为突出地面的柱状山,是典型的火山通道(火山颈)遗迹形成的颈丘山地貌景观。
灵岩火山峰在火山构造名称中称为火山通道(火山颈),岩石在节理差异风化、剥蚀作用下,形成柱峰,山顶柱峰基座连接在一块,浑然一体,不同的角度可见宛如仙人巨大的双手十指合掌,可称“仙人合掌峰”。
火山峰是日常生活中对由于火山活动形成耸立的、具有穹形地貌特征的火山机体一个俗称。但火山构造是指反映火山活动特点和历史的地质构造,是火山地质实体的概括。坐落在象山县定塘镇中坭村旁的灵岩火山峰作为一个典型的火山构造则较为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