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贡山猪体型中等偏小,全身被毛以纯黑为主,间有部分麂子毛、“六白”或四脚白毛,鬃毛较长,延伸至肩部,头中等大小,嘴筒尖直,上有二至三道横纹,额面微凹,两耳较小,前倾、直立、后倾或外排,背腰平直,腹大稍下垂,四肢短小,体型紧凑结实,部分斜尻。
高黎贡山猪生长缓慢,产区以吊架子方式肥育,饲养管理粗放,营养不平衡,一般经10个月以上体重达55-60kg,日增重仅200g左右,料重比4-5:1。
高黎贡山猪在高黎贡山山脉沿线傈僳族居住的山区和半山区饲养,其生存环境为高山坡陡的峡谷特殊地形,环境条件恶劣,当地农户多数采用的饲养方法是猪白天与牛羊混群放牧,早晚进行适当的补饲,所用饲料是玉米和青饲料混合的稀汤料,圈舍是用木棍搭成悬空的猪舍或是在人住的下面用木棍圈成的圈舍,猪舍非常简陋。
在一小片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农户都有留小公猪的习惯,用完后去势育肥,在这个地区长期闭锁繁育,不同的区域形成不同的高黎贡山猪类群,使高黎贡山猪适应低温高湿的环境,具有耐粗饲、抗病性强、体型小、生长慢、产仔数低、肉质好的特点,形成该地区独具特色的当家猪种。
高黎贡山猪生长在海拔1800-2300m的山区、半山区养猪生产中的当家品种,以泸水县的洛本卓乡、古登乡、称杆乡、大兴地乡和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丙中洛乡、独龙江乡六个乡为核心产区。
高黎贡山猪适应于高山峡谷、低温高湿环境,还适应于舍饲和放牧。繁殖力属于中等,母猪4月龄左右出现性行为,6-7月龄体重35kg可配种,初产母猪产仔数约6.5头,经产母猪产仔数约8.8头。性野,耐粗饲,能利用大量的青饲料。
居住在特殊环境里的少数民族,对当地的猪种经过长期的选育、饲养,但各民族历来养猪都有选留公、母猪的习惯,但没有专门饲养公猪的习惯,多用选留母猪自产的小公猪进行交配,由于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在一个小范围内进行近亲繁育,选育形成了不同的类群、外形特征不同的高黎贡山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