馔面的渊源很难考究了,《辞海》中说,“馔”者谓之“具食”,即存放在特制盒子里的食品。馔面也当在此列,与日常生活中的面食大不相同。民间传说馔面来自汉代宫廷,原为钟鸣鼎食之家的食品。
1、和面
制作馔面面粉选高筋粉最好,先将碱面、食盐和水按一定的比例勾兑,把面粉倒入水中,加入适量的豆面,用手将面打均匀。
2、压面
将打好的面放在案板上,用一根长2.5米的钢管,有节奏的弹压,这样弹压出来的面更劲道。
面团在木棍下,被压成平整的一层,但这时候的平整显然是相对的,上面明显有不均匀的面粉颗粒和气泡,好像一层棉被,把面叠起来,再压平,直到面团被压到光滑如丝绸般程度,才能算压好了。压好的面切成大小均匀的面块,再揉成面饼,上油,上好油的面饼在阳光的照射下成金黄色,把上好油的面饼放在面盆里,一个挨一个贴着边,放好一层再放一层,最后黄灿灿的面饼在面盆里摆出了花瓣一样的形状,密封好放着发酵。
3、擀面
擀面的时候手法要到位,面要多换位置,这样擀出的面饼才薄厚均匀,擀好的面对着阳光看是透明的,且没有破损,这才称为上品。
4、切面
切面靠的是功夫,将擀好的面皮,叠成长条,就开始切了,这样的面需要切280刀,切出面条如韭菜叶宽,每根长度都在80厘米以上。切好的面条放在专用的食盒内捂严实,不能透风。这些馔面是范锁喜师傅为3天后宴请客人准备的。
5、浇面
浇馔面的菜是花菜,花菜是用豆角、蒜苔、海带、油豆腐、胡萝卜等材料切丝过水后,调制而成,鸡蛋饼是用来招待素食的客人。
把准备好的面条下到沸腾的水里,煮熟的面条在凉水中过两遍,捞出来放在碗里,面在碗里要搁浅一点,浇上用鸡肉、胡椒等调料熬制的高汤,再浇上花菜,一碗地道的“馔面”就可以享用了。
从古到今,大阳人办喜事吃酒席时,不仅吃馔面,还要奏乐,并美其名曰“响鼓酒席”。当新娘和宾客入座后,院子里鼓乐齐鸣,主人先端上来的是馔面,浅浅地盛在瓷碗里,红黄绿间杂的颜色,在细吹细打的音乐中任你品尝,醇香爽口的馔面,为婚庆增添了几分祥和。
馔面,古老的技艺。大阳当地镇府成功地把馔面申请为省级文化遗产。现在,馔面不仅在喜庆日子里食用,而且也成了日常生活中人们喜爱的食物。这里还出现了馔面专业户,大量对外销售。每天清晨,小贩就会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叫卖,“卖馔面、卖馔面”的吆喝声在巷子中回荡,成为大阳一道靓亮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