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母石室是位于中国青海省海天峻县的二郎洞,其在关角山下的一座小山,高仅20多米,传说其是美猴王与二郎神大战削下来的山尖。后来几经考察,现在多数研究者认为石室主人为西王母。这和《汉书·地理志》中“西海郡之西有西王母室”的记述是吻合的。
西王母石室(二郎洞)由主洞,左右两侧偏洞,主洞又分为前主洞和后主洞四部分形成。前主洞深12米,平均宽6米,高约15米。后主洞深2米,宽3米,高约10米,其腰部东西岩壁分别凹进,又形成3个深1.5米,宽2米,高2米的相同的小偏洞。洞壁四周均是白色光滑自然形成的不规则的长方形、四边形、三角形等多种图形的石灰岩石块“镶嵌”而成。东端底部有人工挖成的通往其洞之攀岩小道,据说是过去活佛爬到小洞内念经。前右侧偏洞、深6米,宽4米,高约4.5米,最南端有块岩石长2米,宽1米,高2米,顶部平,可供4人并坐。后左侧偏洞,深1米,宽2米,高约18米,其顶部直通山顶。中间形成椭园形。折算成平方米,则前主洞72平方米,后主洞6平方米,3个小偏洞各3平方米,共9平方米,前右偏洞24平方米,后左偏洞2平方米。前后左右和3个小偏洞融为一体,合计132平方米。
西王母石室洞口两侧原有用108块长1.5米,宽0.8米,高0.8米的长方体青石块砌成的长方形围墙,围墙正西中间留有通往洞内之正门,正门两侧分别设有相对称的两个小门。这108块石块,表示对应《甘珠尔》大经108部,不过石块在修筑青藏铁路时用做路标而被搬走了。
根据《晋书·张骏传》的记载从汉代到两晋,祭祀西王母已成为中央王朝的定制。事实上,被无数神话光环笼罩的西王母并非天仙,而是青海湖以西游牧部落的一位女酋长,五千多年前,在青海湖周围广袤的草原上,存在着尚处在母系氏族时期的游牧部落被称为西王母国。这个西王母国的中心,就在现在的石室一带 。如今的石室门前还有一行行经幡,在霍霍的风声中摇曳不止,时常有牧民在这朝拜。
另有传说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闹得玉皇大帝不得安宁,玉帝便派二郎神前去捉拿孙悟空。结果二人众天庭打到昆仑山,又从昆仑山战到西海盐池,仍不分胜输。这时二郎神精疲力竭,渐渐有些敌不过孙悟空。于是提剑将西海边的关角山削去一座山头,化为石洞藏在里面。孙悟空按下云头,四处寻找,不见二郎神的踪影,却发现山那边座山头孤零零地站在一边,觉得有些蹊跷,便走上前去,提脚朝石头踢去。只听“轰隆”一声巨响,石头被踢了个在洞。二郎神一看情况不妙,赶紧又拔腿而逃。后来,人们将此洞称为“二郎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