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吴贻弓执导,伊明、林海音编剧,沈洁、郑振瑶、张闽、张丰毅等主演的剧情电影,该片于1983年在中国大陆上映。
该片改编自林海音的同名短篇小说,通过小姑娘英子童稚的眼睛,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
1983年,该片获得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1984年,获得第十四届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思想奖;1988年,获得第十届基多城国际电影节二等奖赤道奖。截至2024年5月13日,该片点映票房3726元。
沈洁 饰 英子
郑振瑶 饰 宋妈
张闽 饰 秀贞
张丰毅 饰 小偷
严翔 饰 英子父
备注 英子的父亲
袁佳奕 饰 妞儿
备注 秀贞的女儿
洪融 饰 英子母
备注 英子的母亲
徐才根 饰 冯大明
朱莎 饰 秀贞母
备注 秀贞的母亲
李农 饰 秀贞父
备注 秀贞的父亲
演员沈洁
20世纪20年代,英子随着父母从台湾到北京城,住在城南惠安会馆附近的一个小院里。英子在胡同玩耍时遇到了“疯女人”秀贞,英子帮助她找到了她的女儿。后来英子又遇到了一个小偷,并且和他成为了朋友。英子九岁那年,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后来英子的父亲患肺病离开了人世,英子也随家人一起离开北京回到台湾。
演员郑振瑶
宋妈是英子家的乳母,她抛下自己的儿女、家庭,到林家当佣人,辛辛苦苦地赚钱养活在乡下的男人和孩子。她勤快、诚实,也很喜欢英子。当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后,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
演员张闽
秀珍的孩子失踪,自己的情人也下落不明,她常常会在馆门前痴立,被大家认为是一个“疯女人”。每次她与英子讲话时,都无一例外地变成自言自语。但是后来英子帮助秀珍找回失踪的女儿妞儿,秀珍和妞儿相认后便带着妞儿去寻找孩子的父亲。
演员张丰毅
小偷在一个荒草丛生的破院子里结识了英子,他常常和英子在一起聊天,他告诉英子自己之所以做小偷是为了供弟弟上学。后来小偷被警察抓走了。
20世纪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类型 歌曲名称
插曲《送别》
插曲《麻雀与小孩》
影片配乐由上海电影乐团演奏,姚笛指挥。
制作人 许松林
原著 林海音
导演 吴贻弓
副导演(助理) 吴天忍
编剧 伊明
摄影 曹威业、唐时宝(副)
配乐 吕其明
剪辑 兰为洁
道具 张立武
美术设计 仲永清、濮静逊(副)
造型设计 李萍、王正荣
服装设计 马鸿祥、陈美莲
视觉特效 曹有光
灯光 张川侠
录音 谢国杰
布景师 夏林宝、叶红雄(绘景)
影片根据台湾女作家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中篇小说改编而成。《城南旧事》首先由北影厂的导演伊明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原小说分五段写五个人,改编的时候,删去了“兰姨娘”的全部和“驴打滚儿”的后半部。“惠安馆传奇”保持基本完整成为影片的上篇;而“我们看海去”和“驴打滚儿”的前半部及“爸爸的花儿落了”则糅在一起成为一个仍有两段的下篇。
时间 名称 获奖/提名 获奖/提名方
1983年 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最佳导演 获奖 吴贻弓
1983年 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最佳女配角 获奖 郑振瑶
1983年 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最佳音乐奖 获奖 吕其明
1983年 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 最佳故事片金鹰奖 获奖 《城南旧事》
1984年 第十四届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 最佳影片思想奖 获奖 《城南旧事》
1988年 第十届基多城国际电影节 二等奖赤道奖 获奖 《城南旧事》
2022年1月 新时代国际电影节·金扬花奖” 获奖 《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透过一个小女孩的纯真眼光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老北京的社会风貌,带领观众重温了那个年代普通百姓的生活(魏楚豫评)。该片为中国的散文电影提供了一个范本,影片注重意象的唯美风格也代表了20世纪80年代一批导演的创作倾向(《新京报》评)。
影片在结构上犹具独创性,编导排除了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所组成的情节线索,以“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为基调,采用串珠式的结构方式,串连起英子与疯女秀贞、英子与小偷、英子与乳母宋妈3段并无因果关系的故事。这样的结构使影片具有多棱镜的功能,从不同的角度映照出20世纪20年代的具体历史风貌,形成了一种以心理情绪为内容主体、以画面与声音造型为表现形式的散文体影片(魏楚豫评)。
《城南旧事》选用了两首20世纪20年代的歌曲作为插曲。《麻雀与小孩》出现在英子上学之初,歌中唱出的小孩与小麻雀的问与答,表现了麻雀等“母亲”觅食归来的急切情景,在影片中烘托出了孩子们天真无邪的心灵。而《送别》在内容情调上则是深沉、复杂的心理活动的交织,并且与《麻雀与小孩》形成了对比,在影片情节、人物性格的发展上起到了以声相助,托景传情的作用(《东南早报》评)。
《城南旧事》中,导演对演员的选择和使用是得当的,英子的那双明亮、纯真、迷人、探索的眼睛足以使语言逊色;宋妈的扮演者郑振瑶朴实、含蓄、精湛的表演把人们带入到了那个痛苦的年代。
导演没有刻意去追求直接的所谓“戏剧性”效果,而是把力量放在影片的那个无言的结尾。其实影片只表达了两个字“离别”——一个个人物在生活的历程中偶然相遇了,熟识了,但最后都一一离去了。秀贞和妞儿是那样,小偷是那样,宋妈是那样,最后,连父亲也是那样。
在影片最后的5分钟里没有一句对话,而且画面以静为主,没有大动作,也无所谓情节,然而却用色彩(大片的红叶)、用画面的节奏(一组快速的、运动方向相悖的红叶特写镜头)、用恰如其分的音乐以及在此时此刻能造成惆怅感的叠化技巧等等,充分地传达人物的情绪,构成一个情绪的高潮。在这种情绪的冲击下,观众会自然地去总结全片给予他们的感受,因而也就达到了感受上的高潮。这个“高潮”并不是导演直接给予观众的,而是在观众心中自然形成的(魏楚豫评)。
1:在20世纪80年代,上海电影制片厂拍一部影片的平均资金是29万元,而《城南旧事》却花了57万元。
2:在“文革”期间导演吴贻弓虽然没有拍摄电影,但是积累了很多东西,在拍《城南旧事》时,她把“文革”期间积累的情感和想法全都用上了。
3:郑振瑶在影视剧大多都是演公主、贵妇或者知识分子,在《城南旧事》中她突破以往形象饰演一个从北方农村出来的佣人。
4:片中饰演英子弟弟的张小宇喜欢吃橄榄和牛肉干,于是拍戏期间郑振瑶的口袋里每天都会装一块牛肉干,拍睡觉的戏时,郑振瑶就对张小宇说:“你不许说话,不许翻身,拍完了给你吃一块牛肉干。”
5:为了符合片中角色的形象,化妆师先剃掉郑振瑶鬓角和额头上的一些头发,把郑振瑶原先很秀气的脸型变成北方农村妇女的方型脸,然后描粗眉毛、将头发扎成那种撅起来的髻。化好妆之后,郑振瑶一看镜子就把脸给捂住了。
剧本改编后,原本这部电影是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来投资拍摄,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北京电影制片厂没有拍成。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陈荒煤就向上海电影制片厂举荐《城南旧事》的剧本。上海电影制片厂的领导看过剧本后一致肯定,决定投拍这部电影。
1982年,剧组来北京拍摄时,已经拍不到林海音原著中描写的原汁原味的南城街道和胡同了。影片中除了西山红叶和“疯女人”家小院子是真实的之外,其他都是剧组搭的景。片中的胡同,街道包括影片中“偷儿”躲藏的那块草地,都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美工们在废弃的江湾机场实景搭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