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阳观坐落云在阳镇西南一华里处,庙观三面环山,一方临水,碧瓦红墙,森严威整,是宛洛大道上的著名道观。兴阳观的建筑群落庞大,粉墙碧瓦,亭阁参差,整个观院青翠楼阙,高低起伏差落有致,显得独具匠心且有品味。
兴阳观现存的八大古迹、十大胜景,包括南天门、朝天阁、灵霄宝殿、仙人桥、老母洞、地府世界、无极宫、太清宫、阎罗宝殿、太和宫、关公殿、八仙过海、包公祠、文公堂、二十四寺等,已成为香客游人避暑疗养、游览观光之胜地。
兴阳观的前身就是一个庙,叫做南石庙,始建于宋代。相传,宋代有人在庙东南一巨石上凿塑一土地爷像,故称南石庙。之后又在石头的顶部建造了一座小庙,将它称之为了庙上庙。
据记载,明朝万历24年及清代多次翻修南石庙,先后在其西部建起老母庙、蚕姑庙、天爷殿、财神殿等近200间庙宇,总面积达800余亩,香火十分旺盛,成为远近闻名的道教胜地。
解放后,南石庙作为破四旧的对象,能砸的都砸了,就剩下个土地殿。不久后,又新建立了老君、以及祖师、地府、老母等近多个殿堂、还有山门,各殿增加圣象数量达16尊,能够看到多副彩绘壁画。
南石庙于1989年改名为兴阳观,然后一直沿用至今。寺庙的房屋数量百多间、神像数量可达200多尊,并且在1991年成为开放庙观。
2004年5月兴阳观又翻修扩大土地庙16间,占地约400多平方米,为仿古四合院建筑,堪称为“中国第一土地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