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厨房文化博物馆位于河南省郑州郑东新区,是中国第一家厨房文化博物馆,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
整个博物馆从最初的文化探索、考证、设计到施工建造完毕,历时7年时间。
中国厨房文化博物馆由大信橱柜独资捐建,由原清华大学教授、香港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设计者肖红先生担任文化顾问。
七星灶
七星灶是古时大家庭煮饭烧菜专用的炉子,中国厨房文化博物馆里的七星灶有三个主火, 4个小温缸,三个主火可以烧菜、蒸馒头,小温缸利用余热可以烧水、煮汤。柴火区和烧饭区分居灶的两边,有一墙之隔,墙中有一开孔,用于对话交流,便于厨师掌握火候的大小。此外,七星灶内部设有合理的风道,烧柴火产生的烟雾直接通过烟道排出室外,利于人的身体健康!七星灶是中国古代集成、环保、节能厨房的典范。是绿色传统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
灶王爷
灶神,也称灶王、灶君、灶王爷、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灶司爷爷(浙江衢州称),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晋以后则列为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也就是厨房之神。灶神之起源甚早,商朝已开始在民间供奉,及周礼以吁琐之子黎为灶神等。秦汉以前更被列为主要的五祀之一,和门神、井神、厕神和中溜神五位神灵共同负责一家人的平安,灶神之所以受人敬重,除了因掌管人们饮食,赐于生活上的便利外,灶神的职责,是玉皇上帝派遣到人间考察一家善恶之职的官,是一家之长!
中国厨房文化博物馆里的灶王神像高3.3米,宽1.5米,是世界已知最大的灶王神像,由清华美院青年雕塑专家查阅大量关于灶王的权威文史资料和民间采风,对灶王的形象加以提炼最后雕塑而成,为中国一绝!灶王爷神像表情肃穆慈祥,整个神像给人一种亲切的神圣,让人不禁产生敬畏之心。
五谷
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周礼·天官·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郑玄注:“五谷,麻、黍、稷、麦、豆也。”《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赵歧注:“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楚辞·大招》:“五谷六仞。”王逸注:“五谷,稻、稷、麦、豆、麻也。”《素问·藏气法时论》:“五谷为养。”王冰注:“谓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也。”《苏悉地羯罗经》卷中:“五谷谓大麦、小麦、稻谷、大豆、胡麻。”后以五谷为谷物的通称,不一定限于五种。
五谷文化举足轻重,可谓人类文明之起源。据权威资料显示,人类在数十万年前的石器上观察到高粱的痕迹,说明五谷孕育了人类十多万年。人类将野生杂草培育成五谷杂粮,这不能不说是人类史上的一个壮举,五谷孕育了人类文明。同时告诉世人,人类与五谷的不解情缘。五谷粮食画是五谷文化的最高艺术体现,是五谷文化的艺术写照。
饕餮
读音tāo tiè,是传说中的龙的第五子,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食量大。饕餮后来又代指美食家。“饕餮盛宴”一词就出自于此。
管内服务
免费自助语音导览
免费开水、咨询、预约、寄存、充电、宣传资料
免费但需收取押金项目:轮椅(300元)、婴儿车(300元)、拐杖(50元)、雨具(50元)
交通信息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经开区南三环凤栖路交叉口东北角
导航定位:中国厨房文化博物馆
停车信息:园区内停车场免费停车
公共交通:319路公交车直达
预约信息
预约电话:159-3903-2640
全年免费开放,开闭馆信息官网动态发布
游客须知
1.景区提倡文明行为,请勿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请勿吸烟。
2.请您遵守公共秩序,请勿喧哗吵闹,请勿并行挡道,请勿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
3.请您在游玩过程中礼让他人,请您照顾好老人和小孩,照看并保管好自己的随身携带物品,不便携带的非贵重物品可到游客中心办理寄存。
4.请您注意安全警示,在游览、拍照过程中注意安全,请遵守游览秩序,请勿攀爬翻越防护栏。
5.请勿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进入景区,严禁在景区内擅自进行烧烤、燃点篝火、燃放烟花爆竹等使用明火行为。
6.请您尊重他人权利,请勿强行和外国游客合影,请勿长期占用公共设施,请您尊重服务人员的劳动和各民族宗教习惯。
7.请您保护景区资源,请勿破坏景点、游览设施;严禁攀折花木:严禁伤害、捕捉野生动物。
8.进入景区的车辆请按规定的路线行驶,请自觉遵守景区停车管理规定。
成立背景
中国是泛神主义国家,民以食为天,中国人敬神是从吃开始。中国厨房文化博物馆从历史和人文的角度,以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作为主线,研究中国人的个性化需求以及饮食方式和思维方式,以青铜使用器、现代雕塑、七星灶、满汉全席、五谷的由来,特别是已知世界上最大的灶王神像(在中央美院经过一年多的筹集和雕塑,堪称中国一绝)为表现形式,来弘扬悠久的传统中国厨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