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惠农区煤炭地质博物馆位于石嘴山国家级矿山公园6号坑,总占地面积49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210平方米,总布展面积8934平方米。该馆始建于2013年,总投资1.5亿元,主体建设分为主陈列馆、生活陈列馆、观光塔、下沉式广场四个部分,2020年10月主陈列馆完成布展,正式对外开放。主陈列馆分为三层,共8935㎡,其中负一层3483㎡,一层3167㎡,二层1550㎡,其他735㎡,生动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和国家对石嘴山市的关怀和重视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来惠农人民甘于奉献、勇于拼搏、艰苦创业、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
博物馆共分三层,外立面整体以毛面花岗岩为主,充分体现惠农自然地质构造特点,宝盒外饰以抛光花岗岩饰面为主,与岩层饰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主入口的矿工帽以外包铜皮配以氟碳喷涂,达到煤碳质感的装饰效果。整体风格端庄、大气、体现出了煤炭地质专业博物馆的特有风格。
馆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煤炭地质标本和实物资料,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宁夏煤炭资源的丰富多样,还生动再现了宁夏煤炭工业的发展历程和地质遗迹的独特魅力。通过这些展品,观众可以深入了解煤炭的形成过程、开采技术以及煤炭工业对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
此外,宁夏煤炭地质博物馆还注重科普教育功能的发挥,设有专门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VR虚拟技术等,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科普体验。
宁夏煤炭地质博物馆依托塞北煤城石嘴山采煤沉陷区建设的宁夏煤炭地质博物馆,对于全面展示工矿文化、展示宁夏工业文明发端史、提升资源城市的美誉度和城市品位具有重要意义。宁夏煤炭地质博物馆将宣传普及煤炭形成、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科学知识,通过展示过度开采造成的地表地貌变化和投资巨大的沉陷区综合治理,让人们深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用独具魅力的矿山文化统领和带动移民文化、贺兰山文化、黄河文化和民俗文化旅游的繁荣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