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安,女娲被尊称为娲皇,秦安县被称为“羲里娲乡”,视为女娲的发源地。根据明代《秦安县志》的记载,在陇城北有女娲庙,该庙建于汉代以前,现存庙宇但祭祀已废。清同治年间,庙宇被迁至城内,另据《甘肃新通志》所载:“女娲庙,在州北四十里秦安县,在县东北龙泉山,建于汉代以前,国朝乾隆初,龙泉山崩,庙移陇城镇东北门内。水逼城,庙又移东山坪。同治庙毁,重建于陇城镇南门内。”可见女娲庙在此期间几度被毁,修而复修,历经沧桑。现今的女娲祠位于秦安县的陇城镇,属于1988年重建建筑,主要包括女娲祠牌门和娲皇宫。
女娲祠内,以“娲皇宫”为中心,左建“文昌殿”,右设“化身宫”,在娲皇宫前高高供起的,传说是女娲补天时所剩的五彩石。娲皇宫占地160平方米,轩楹宏敞,飞檐兽脊,流丹飞碧,雕梁画栋。大殿上顶四棱与主梁衔接,主梁正中一大“寿”字银光闪闪,两边和其他四棱飞檐高翘,被栩栩如生的大象、狮子、麒麟等点缀。大殿正面六根明柱被楹梁连接,正中楹梁上雕刻着活灵活现的二龙戏珠图案,两侧楹梁上均饰以花卉。楹梁悬有原中共甘肃省委书记顾金池、研究员黄汉卿等人题写的“华夏先祖”、“娲皇宫”、“开天辟地”、“炼石补天”的匾额。女娲塑像由著名雕塑家何谔女士于1989年雕塑牌门前立一通“娲皇故里”石碑,碑文由著名书法家黎泉先生题写,由街亭老艺人杨泰先生镌刻。
娲皇宫四时香火不绝,农历正月十五就是娲皇的圣诞,有着传统的庆典活动。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的女娲祭典是当地重要的文化活动,2011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