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中山港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偏南,毗邻深圳、香港(距离香港为55海里,距离澳门为38海里,距离深圳盐田为110海里,距离蛇口为45海里),横门出海航道水深6米,航道宽120米(按双向通航3000吨海轮航道设计),水陆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腹地纵深广阔,货物可在当天报关出口,确保运输的时效性,是珠江三角洲最快捷的货物进出口通道之一。
自然条件
风况:常风向为北和东北风,4-7月为东南风,强风向为北风,最大风速为28米/秒。台风多发生在5-11月间。
降水:年均降水量1724.6毫米,4-9月雨水较多,占全年的82.9%。年均雾日为16.8天,每年10-12月至翌年1月为多雾季节。历年平均气温21.8摄氏度。
气温:年平均气温22.1℃,极端最低气温-1.3℃,极端最高气温37.6℃。
潮汐:潮汐为不规则半日潮,最高潮位2.26米,最低潮位-1.12米,平均高潮位0.62米,平均低潮位-0.48米,平均潮差1.1米。
潮流:为沿河道往复流,流向受水下深槽控制,不论洪季、沽季,涨潮流小于落潮流;涨潮最大流速1.14米/秒,落潮最大流速1.71米/秒。
交通条件
中山港交通便利,陆路距市中心13公里,30米宽的中山港大道与广州、珠海的广珠公路及番禺的番中公路相连。公路运输以广(州)拱(北)、(石)歧湾(仔)为骨干线,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汽车通往全省各县市。水路自中山港新港区东出横门距香港52海里,北距广州76海里,南出磨刀门,距澳门50海里。内接珠江水系,外连伶仃水道,可通往沿海各港及国际航线。中山港已开辟了至广州、香港、澳门、江门等港口的航线。
经济腹地
中山港的直接经济腹地是中山市,间接经济腹地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西江流域。中山市有集团企业133家,其中威力、精细化工、火炬高新技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被列入广东省首批重点发展的70家大型企业集团。
港口发展港口规划
《中山港总体规划》提出逐步形成“一港(中山港)、五区(中山港区、马鞍港区、小榄港区、黄圃港区、神湾港区)”的港口布局。预计到2010年新增泊位18个,累计吞吐能力达3728万吨;到2020年新增泊位21个,累计吞吐能力达7368万吨。合计港口岸线利用规划总长为189.5公里。2010年前,重点开发建设中山港马鞍港区深水货运泊位和对原有港区集装箱泊位进行改扩建,2010~2020年重点续建中山港马鞍港区。到2020年,形成各港区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大中小泊位有机结合的现代化港口,并逐步发展成为广东省重要港口。
港口条件
港区分布及泊位情况
中山港现有码头泊位总长1800米,其中公共港口货运码头近800米,泊位33个,包括5000吨级泊位1个,3000吨级泊位2个,1400吨级集装箱泊位4个,1000吨级泊位2个,500吨级泊位4个。
仓储堆场及能力
公共港口仓库4座,总面积6936平方米,堆场10处,总面积87256平方米,可同时贮放货柜3152TEU,货物11.6万吨。
装卸机械及能力
公共港口起重机械30台,最大起重能力40吨,装卸搬运机械91台,其中货柜牵引车68台。
航道
横门出海航道由中山港至淇澳岛东侧出伶仃洋,全长46千米。港内航道宽350~1500米,其间有淇澳、茅横和澜山三个浅滩,水深达-7米,全天候通航3000吨级海船或5000吨级江船。
锚地
引航联检锚地:淇澳岛大王角灯塔与内伶仃岛尖峰山连线上距大王角灯塔3海里的点为圆心、1000米为半径的圆周范围内的海面。
联检锚地:小隐冲口至上浪冲口之间的航道北侧。
装载危险货物船锚地:同兴围锚地。
装卸作业锚地:(1)进口航道1~4号灯标之间的航道西侧锚地;(2)黄广昌锚地;(3)小隐锚地
主营业务
公司主要经营中山港至香港、澳门、中国沿海的散杂货和集装箱水上运输;港口货物装卸、仓储、理货业务;与水路运输相衔接的陆路送货上门业务;港口货物拼箱与物流配送业务;集装箱及散杂货陆路运输业务;第3、4、5、6.1、8、9类危险品装卸与运输业务等。
吞吐量
2001年中山港货物吞吐量54.64万吨,比上年增长8%,超过了珠海,列中国第九位。2002年的货物吞吐量为370.44万吨,比2001年增加了43.62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54.78万标箱,比上一年增加了7.4万标箱,在全国排名第九。其中,港航集团公司的货物吞吐量217.2万吨,集装箱吞吐量是29.3万标箱。外运公司的货物吞吐量153.24万吨,集装箱吞吐量为25.48万标箱。两间航运公司的集装箱和货物吞吐量与2001年对比都有15%以上的增长。
2003年中山港货物吞吐量达到1501万吨。
2004年中山港货物吞吐量达1900万吨,集装箱运输约119万个标准箱,中山市集装箱吞吐量居全国港口第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