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窑烧造的瓷器品种有青釉瓷器、黑釉瓷器,以黑釉瓷器为主黑釉瓷器又以兔毫盏为主,是宋代好的“斗茶”用具之一。此外,还有油滴、鹧鸪斑、曜变等釉均是宋代黑釉瓷器的代表作建窑黑釉瓷盖一度曾是贡品,受到宫廷青睐,并还流传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当地人民欢迎,在中外文化交流史具有重要地位。
“建窑是宋代新兴的黑瓷窑之一”;其他较为权威的专家著述,也只有“宋代江南较为有名的黑瓷窑”之说,很少论及建窑烧瓷的起始和下限年代。根据九十年代初
对建窑遗址的考古发掘发现,在水吉镇芦花坪窑址黑瓷堆积层的下面有青瓷层存在,出土物都具有晚唐、五代时期特征,因此,“宋代新兴黑瓷窑”之说,显然有误,应予纠正。考古发掘又发现,在建阳城关附近的源头仔村有一处烧青瓷、青白瓷的元代窑址:源头仔附近的碗窑发现一处烧青瓷的明代窑址;水吉镇大路后门东侧发现一处烧青花瓷的清代窑址。因此,从广义上的概念来说,建窑烧瓷的上下限年代,:建窑创烧于晚唐五代, 历宋、元、明、清四代,烧瓷历史长达千年,而且对福建地区和江南广大地区都有很大影响,以至在全国已发现的宋瓷窑址中,有三分之一以上都见到黑瓷。
建窑产品在过去的许多专家著述中,讲自然窑变的多,讲人工装饰的少;讲碗盏器形的多,介绍其他器形的少,这是个通病。实际上建窑产品发展到南宋,在釉色和纹饰上,已经拥有两大系列产品: 一是自然窑变类。包括:兔毫盏、油滴盏、曜变盏、柿色盏、乌金盏等。其中各品种的自然窑变机理比较复杂。以建窑兔毫盏为例,盏身内外都有细长的条状纹,细长的程度很像兔毛一样,因此称做兔毫盏,这种细条纹在阳光下都闪蓝银光色。经科研单位分析研究,其胎中含铁量高达9%以上,当烧到1300度以上, 釉层流动形成条纹,冷却即成兔毫纹。其他的自然窑变类,则因胎土、釉料、窑温、技法等的不同而产生出千姿百态的窑变品种。 二是人工装饰类。从采用的装饰材料看,可分为氧化铁装饰、乳白釉装饰、草木灰装饰、描金银装饰四种;从装饰技法看,有点装饰、线装饰、画面图案装饰、文字图案装饰四种。从笔者所见建窑产品的实物证实:建窑人工装饰类产品的品种非常丰富,绝不亚于人们通常所知的江西吉州窑黑釉瓷。只发现三件宋代黑釉描金器,而且都流往国外之说,其实难符。笔者在闽北三十余年,所见建窑图案描金盏、文字图案描金盏真品不下五、六个,也曾见一出土建窑黑釉竹叶纹盏残器,与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盏应属同一时代(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