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四堡书坊建筑位于福建省连城县四堡乡,由雾阁、马屋两组建筑群构成。大部分为明清建筑。书坊是雕版印刷场所,称堂、楼或阁。现存林兰堂、翰宝楼、碧清堂、文海阁等八十余座。这些书坊都以耐火砖砌筑,具有防火功能,俗称“风火屋”。四堡书坊建筑群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雕版印刷遗存。
据史料记载
四堡雕版印刷业有南宋末年、明朝成化年间(1465年至1487年)、明朝万历八年(1580年)三种起源说。而何说为准,尚待考证,但足已说明它的源远流长。经历数百年发展,在乾隆、嘉庆、道光三代进入鼎盛时期g印坊柿比,书楼林立,世代相传大书屋至少百家,中小书坊星罗棋布。当地书商达数百之多,有定点经销,有流动贩卖。外地书商也络绎不绝前来批售,使四堡刊印书籍"垄断江南、行销全国、远播海外"。后随印刷业的工艺革新和发展,逐渐式微,至清末民初已被排挤而无立锥之地。
四堡书坊建筑群的价值
作为雕版印刷业极度兴盛、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产物,它是雕版文化的物化表征形态,是四堡辉煌历史、丰厚文化的见证,为研究我国雕版印刷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现实依据,同时,它地处我国闽西地区,从区域上讲,闽西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之一,四堡书坊建筑在当时是起居生活之所,集客家民居的诸多特征,为研究客家文化的源流与形成、人文精神也提供了实例。
为研究客家传统文化提供实例
四堡书坊建筑中的厅堂面积都较大,邹氏、马氏两大家族在厅堂举行祭祀、婚丧喜庆活动一直延续到现在。作为四堡媳妇,每年我都要回子仁屋喝几次喜酒,喜筵就摆在厅堂,数量通常都在二十桌以上,酒席前还可目睹客家人隆重的小儿“抓周”、青年结婚拜堂、老人做寿等习俗。还从当地老人口中知道,族里上了年纪(有寿)的人未尽气前先停置厅堂中,由儿、媳服侍净身、穿戴寿衣,尽气后就停放厅堂中,族人帮忙轮流守夜,直到出殡。
可见,四堡书坊建筑也是客家传统文化的载体,如果哪天这些建筑都消失,那么,客家的很多礼仪也将消失殆尽,因为再也找不到比它们更合适的举办这些活动的场所。
为研究雕版文化提供实例
四堡大大小小的书坊建筑连同遗留在建筑内的大量古书籍、古雕版以及石质墨缸、研磨石臼、印刷台、磨盘、棕刷、切书架、切书刀等雕版印刷工具,对研究我国明清时期雕版印刷业的流程、印刷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2)四堡书坊建筑,应雕版印刷业的实际需求,随其兴起而出现,并随其发展与鼎盛,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经营需求下,在当地经济繁荣发达的催生下,规模越来越多,逐步走向辉煌(如马屋的林兰堂,雾阁的子仁屋,就是这类大书坊的代表),最后,在外部因素的多次冲击下,四堡雕版印刷业逐步衰落,书坊建筑规模与整体风格也不再如往昔那样宽敞、深邃、高雅与华丽了(后期建造的占地面积不大、装饰较少、风格朴实的文海楼、西园堂等就是这类小书坊的代表)。据这些现存书坊建筑群的建造历史来考证与研究,其中大多数形成、兴盛于我国明清时期。这为研究四堡雕版印刷业的起源、发展、兴盛、衰落过程提供了详实的资料;而探究一下当时成批地建造这些书坊建筑所需的财力、物力,就会大致清楚当时四堡邹氏、马氏两大家族的雄厚资金了,因此,这些书坊建筑为研究我国明清时期四堡的经济发展状况也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具有旅游价值
四堡书坊建筑群总体上前低后高,参差错落;青砖、白墙、黑瓦的外表给人以清新古朴的视觉感受,而分布于书坊建筑之间的街巷曲折又深邃,宁静中透着厚重的时空感。无论马屋还是雾阁的书坊建筑周边都有大片农田,一年四季呈现出秀丽的自然风光。四堡又是闽西最大面积的“水蜜桃之乡”,每年春季,如霞似锦的满山桃红把四堡装扮得像人间仙境。四堡还有悠悠古廊桥——玉沙桥,还有穿着酷似清宫女装的少女、老人,还有游龙、打银的习俗。书坊建筑群以及它们周围壮丽的自然风光,当地多彩的民族风情,一起构成生态旅游的巨大潜力。有效保护书坊建筑群,深度打造精品旅游线路,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体验雕版传奇、书坊韵致,带动各项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旅游业的腾飞。
四堡书坊建筑群的保护
四堡书坊建筑以历尽沧桑的风貌,默默地记述着其异常辉煌繁荣的历史,但它也正在快速破败,急需我们进行保护。在书坊使用方面,大多数建筑遗存仍为四堡居民的主要居住用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人为的原因,导致内部功能格局的改变、拆改搭建破坏风貌,维修不当加速古建筑的破坏,如局部于原址基础上建造有钢混或砖混的新房,不少建筑部位以水泥、瓷砖等现代风貌的材料进行维修等,对建筑遗存的文物价值有较大的破坏。在书坊质量方面,长期以来,书坊建筑处于无人看管、无人保护的状态,任其衰落破败与自生自灭,部分建筑濒临坍塌状态,有的则已经荡然无存,现存的也普遍存在屋面漏雨、木构架受潮、局部变形、墙体裂缝、地面残损等现象。针对四堡书坊建筑群的现状,结合当前社会形势,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保护:
(一)广泛宣传,提供群众保护意识
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采取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走村入户开展宣传,有效地将书坊建筑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送入千家万户,切实提供村民对建筑的保护意识,让村民知道,保护书坊建筑是为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可以带领村民代表到江西婺源、安徽西递宏村等地方走一走,相信他们会对自己的书坊建筑感到骄傲,保护意识会加强。
(二)摸清家底,科学做好保护规划
在近两年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书坊建筑资料整理,在全面了解和掌握书坊建筑分布状况、村民生活环境及保护现状后,建设、国土、文物等部门要与基层村组织共同研究,分别制定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建立保护机制,既要使急需建房的村民能住上新房,又要避免对书坊建筑造成毁灭性破坏。同时,科学规划书坊建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吸引更多的原住民返回书坊建筑内居住。
(三)对于现状较好的书坊,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屋顶规整、清理、防漏;木结构防腐、防蛀;防护结构防渗、防坍;台基防水等。维护方式可分类、定时按常规进行,重点维护灾害多发、易发部位,对外来可能侵害的部位连续监测,及时维修轻微损伤,排除不安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