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灶窑址位于福建省泉州之南的古镇晋江市磁灶镇,是宋元时期泉州重要的陶瓷外销窑口,于1956年被发现。各窑址都出土了大批瓷器和窑具。窑址多分布于梅溪两岸,计有26处,其中南朝窑址1处,唐、五代窑址6处,宋、元窑址12处、清代窑址7处。
南朝窑址1处,位于下官路村双溪口小山坡上,遗物散布范围约3600平方米,遗址破坏严重。该窑年代早到南朝晚期,至唐代仍延续烧制。
唐、五代窑址6处,分布于下灶村虎仔山、后山、老鼠石,下官路村后壁山、狗仔山,岭畔村童子山(2号窑)。范围都不大,破坏较严重。
宋、元窑址12处,分布于岭畔村蜘蛛山、土尾庵、童子山(1号窑)、山坪,磁灶村许山、宫仔山、顶山尾、大树威,前埔村曾竹山、金交椅山、溪墘山及现属南安市官桥镇下洋村的斗温山。窑址多依山傍溪,堆积层较厚(最厚达4.5米),属多次堆积,窑床互有叠压。窑址范围都较大,遗物较多,如曾竹山窑址有8条窑床露于地表,遗物散布范围约1.6万平方米。
清代窑址7处,分布于下官路村铜锣山,洋宅村路山尾,下灶村宫后山、寨边山、窑尾草埔,磁灶村下尾湖、瓮灶崎。窑址范围不大,破坏严重。
磁灶26处古窑址中,以金交椅山窑址、土尾庵窑址、蜘蛛山窑址、童子山窑址出土产品最具特色。其中,金交椅山窑址则是磁灶窑系中目前经过科学考古发掘揭露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出土遗物最多的一处宋代窑。
作为泉州外销瓷窑址的典型代表,金交椅山窑址拥有陶瓷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它位于紫帽山南麓,地处丘陵地带,适于建窑;瓷土丰富,可取地土开窑;植被茂密,可就地取“柴”;境内有晋江支流九十九溪的支流梅溪穿境而过,水上交通便捷。“窑场选址体现了古人的智慧,而舟楫运量大、运费低,又能以低成本解决原材料的供给和产品运输,使得磁灶窑的产品更具市场竞争性。
2002年至2003年考古发掘及研究成果,复原的金交椅山窑址总体布局,有取瓷土区、临水的淘洗区、瓷器制作区、烧制瓷器的窑炉等,它们利用山地坡度建造,再从梅溪运往江口码头,随着泉州港梯行万国的商船远销到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以及东非等地。金山椅山窑址保存的遗迹体现了陶瓷生产流程的完整流程。
作坊遗址位于金交椅山东坡,面积约250平方米,地势东高西低,考古发现有六处人工修整台地,分布着贮泥池1处、沉淀池1处、陶缸10口、柱洞3个、磉墩4个、灰坑6处、陶车坑等遗迹,是窑工完成陶瓷坯体成型、上釉、装饰等工作的场所。其使用年代为10-13世纪(五代至南宋)。
Y3窑址为西--东走向的龙窑,窑残长41米,现有窑底、窑壁、窑门、砖石混合砌筑的护窑墙、窑侧有上窑路等遗迹。Y3年代约为10-12世纪(五代末至北宋末)。
这是位于发掘区中部的Y2,为西北—东南走向的龙窑,在四座窑址中保存最为完整,窑炉斜残长60.88米。窑头的火膛位于山脚之下,窑身盘延于山坡之上,远远望去像是一条长龙卧于山中,这就是龙窑得名由来。窑底坡度逐步递减,形成天然抽力,使火力自然上升。现存火膛、窑室、窑尾、窑顶、窑门、上窑路、护窑墙等相关遗迹宋元时期磁灶窑的典型代表。Y2主要烧造青瓷、酱黑釉器,其烧造年代约为10-13世纪(北宋末至南宋)。
Y4窑址为西--东走向的龙窑,现有窑底、窑壁、1窑门、护窑墙等遗迹。
1961年,被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由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成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是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