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妈祖祖庙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始建于北宋雍熙四年(987年),是中华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是世界妈祖信众的朝圣中心,是妈祖信俗“世遗”地,也是海峡两岸交流基地。2009年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湄洲妈祖祖庙包括西轴线和南轴线两大建筑群,西轴线有牌坊、长廊、山门、圣旨门、钟鼓楼、正殿、寝殿、朝天阁、升天楼、佛殿、观音殿、五帝庙、中军殿以及爱乡亭、龙凤亭、香客山庄、思乡山庄等大小建筑36处。南轴线建筑群有寝殿、敕封天后宫殿、庑房、献殿、钟鼓楼、山门、牌坊、天后广场、天后戏台等大型建筑。整个祖庙群殿阁纵横。
妈祖祖庙第一道进门,起建筑群大门作用。重檐单进五开间,高22米,宽35米,1992年重建,2013年底修建,正中嵌有著名书法家林加国书写的庙名“湄洲妈祖祖庙”。大牌坊前左右两旁分置有两尊负碑赑屃,由台湾张玥敬赠,分别题刻“春草微忱永昭屃赑”、“湄洲妈祖灵通华夏”字样。
因妈祖受到朝廷“天后”的至高褒封,在民间被尊为天上圣母,所以祖庙的山门呈皇家城阙型,高10米,长20米,进深9米,内供祀“干里眼”、“顺风耳”两尊妈祖护卫神。传说中“千里眼”、“顺风耳”乃是妈祖收伏的两妖怪,实际上是宗教寺庙山门里供奉的两尊护法神将。
祖庙仪门,清代所建,1989年由台湾大甲镇澜宫董事会捐资重建,是为纪念历代皇帝36次褒封妈祖都在这里颁布“圣旨”而建的,故称为“圣旨门”。圣旨门三重檐三开间,正中悬挂“圣旨”竖匾,凌空而建,神圣而威严。仪门背面书有:“历代褒封崇懿德、环球利涉赖慈航”的对联。
民间信仰有酬神仪式,戏台为每逢纪念妈祖诞辰、升天等重大文化活动时演出莆仙戏的专用场所。戏台檐高6.9米,台高1.2米,面积126平方米,主台为歇山顶建筑,两边柱子上有楹联一对,上联:法曲献仙音,九域讴歌,万方鼓舞,下联:海潮飓圣绩,千年顺济,两峡和平。
大型妈祖庙必配建筑,东西对峙,属清建筑物,1989年重修。晨钟暮鼓,原作佛教寺中早晚报时之用,即早晨敲钟,傍晩打鼓。祖庙钟鼓的敲打时间:清晨(春夏5:0秋冬5:30)及傍晩(春夏17:00秋冬17:30),均为钟一声,鼓两响,交替进行,一共钟36声,鼓72响。昭示在妈祖保佑下风调雨顺,物阜民丰。
原为朝天阁,明永乐初(1403年)郑和奉旨遣官建造。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总督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姚启圣把原朝天阁改建为正殿,因民间敬称姚启圣为“太子公”,所以后人便将其改建的正殿称为“太子殿”。正殿仍保持清初建筑风格,为重檐歇山顶,开间一进深的抬梁式结构建筑。殿内供奉妈祖及陪神,设有光明灯3万盏,以让广大妈祖信众点灯祈安。
与“太子殿”毗邻的“升天古迹”,是妈祖升天之处。相传公元987年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林默娘(即后称“妈祖)同诸姐登高于湄峰之巅,默娘迎着仙班古乐,跨上祥云,翱翔于天际间。忽然彩云布合,不可复见。默娘升天后,乡人感其美德,就在此处建庙奉祀。明代祖庙住持僧照乘在崖上题刻“升天古迹”四字。
又称“寝殿”,妈祖祖庙最主要殿堂之一,占地面积238平方米,始建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是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明洪武七年(1374年)由泉州卫指挥周坐重建,永乐初和宣德六年(1431年)郑和、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闽浙总督姚启圣、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靖海侯施琅分别加以重修。现存建筑是民国年间再度重修的,建筑保持明代布局和清代风格,部分为清代原构。由门殿、主殿和两庑组成,主殿为单檐歇山顶三开间五进深的抬梁式结构建筑,门殿石柱上有莆田明代才子戴大宾所写的“齐斋齐斋齐齐斋齐齐斋戒,朝潮朝潮朝朝潮朝朝潮音”对联一副,极具文物价值。殿内供奉宋代雕刻的千年樟木妈祖金身及水阙仙班陪神,正梁悬挂清雍正皇帝御笔《神昭海表》匾额。依然是信众很多,无法拍到清晰千年樟木妈祖金身,挤在虔诚信众中,手持单反相机拍照也不适宜。
因姚启圣把朝天阁改为正殿,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施琅在正殿之后重建了朝天阁。“文革”期间被毁,现存朝天阁为1989年7月由鹿港天后宫捐资重建。朝天阁为三层八角塔型建筑,一楼所供是台湾鹿港天后宫的黑脸妈祖像,二楼前后供奉三尊妈祖像,前中部为鹿港妈,后面为祖庙妈,寓意“共奉一炷香,同祀一神明”。
升天楼为三层六角攒尖顶塔型建筑,1991年建造落成,是为纪念传说中妈祖羽化升天而建。一楼供奉站姿式妈祖如意神像,供游客祈求妈祖赐予吉祥如意;二楼供奉铜铸立式妈祖像,供游客感受“摸摸妈祖手,平安跟我走”的心理体验。
始建于清代,现存建筑为1990年重建。作为妈祖祖庙的重要配殿之一,观音殿建造初衷主要源于民间传说中妈祖的诞生是由于她的父母向观音菩萨祈求子嗣得来之说法,且妈祖的慈悲济世精神,亦与观音一脉相承。殿中中央供奉观音菩萨,旁陪祀十八罗汉。相传妈祖是观音大士化身,大凡妈祖庙必祀观音,以念其德。
始建于明代,现存建筑于1995年重建。本庙供奉东方青帝张元伯、南方赤帝刘远达、西方白帝赵公明、北方黑帝钟士秀、中央黄帝史文达“五帝”。殿门开设在两侧,没有正门,含有不让瘟神出殿之意。
圣父母祠为祖庙重要配殿之一。祠内供奉妈祖及其父母神像,象征妈祖永远侍奉父母膝下,寓意妈祖在庇佑四海万民的同时,时刻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圣父母祠是清代建筑物,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始建于明代,相传明代泉州卫指挥周坐,在大兴土木扩建妈祖庙的工程竣工后,用剩余建材建了一座殿房,并塑了神像作为妈祖殿前护卫,赐名“中军”,后人认为中军为妈祖保驾护庙,即认同本殿中军乃周坐之化身,以代代相奉。现存建筑为1989年重建,是祖庙的重要配殿之一。
据《敕封天后志》考证,梳妆楼为清康熙间靖海侯施琅所创建,为妈祖之起居处所。以后历经重修,至“文革”间被毁,1988年重建。梳妆楼内供奉便装妈祖,发梳“妈祖头”,身着“妈祖服”。“妈祖头”是船帆式的发髻,寓意妈祖保佑四海万民一帆风顺。“妈祖服”为蓝色上衣及红黑两截裤,“蓝色”比喻大海,“红黑”分别象征吉祥与思念。
据《天妃显圣录》记载,妈祖自幼“喜净几焚香,诵经礼佛”。清康熙间,靖海侯施琅遂在倡建朝天阁、梳妆楼的同时,亦建一座佛殿。此殿亦毁于“文革”,1989年,由祖庙董事会募缘重建。佛殿为祖庙重要配殿之一,殿内供奉释加牟尼佛像及文殊、普贤菩萨等陪神。
妈祖祖庙的附属文物中,有明代祖庙住持僧照乘在崖上题刻的“升天古迹”摩崖石刻,以及各种题刻、碑铭、祭器、銮驾、卤簿、志书(史迹记载)、神像、神龛、灯、炉、匾额、对联(木制板)和金属、木雕器具等,还有清木雕彩绘妈祖像、清嘉庆甲子九年“秉德无私”匾、清金漆木雕“圣旨”牌、清末金漆木刻花板、清末金漆木雕龙头杖等。
清朝皇帝褒崇妈祖的最常用方式即颁赐御书匾额。自康熙至光绪,承传八帝,共颁赐天后宫匾额49面,其中康熙1面,雍正2面,乾隆14面,嘉庆4面,道光3面,咸丰6面,同治5面,光绪14面。
湄洲祖庙160块匾额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雍正御笔亲书“神昭海表”和光绪题赐的“与天同功”。
高悬在太子殿门首的巨型匾额“泽施四海”,宽十二尺,高四尺二寸,是新加坡南洋莆田会馆暨兴安天后宫朝圣团在妈祖逝世千年纪念时敬献的。
此外,比较典型的还有:湄洲圣境、惠泽亶敷、海国安澜、后德配天、恩深海国、护国庇民、福泽群生、海国扬灵、毓秀坤元、德孚广济、辉煌海澨、功侔化育、灵昭四海、孚佑群黎。
7:00-19:00
免费
乘车路线:乘坐K09公交快线或363路公交到文甲码头站下车,乘船进入湄洲岛。
自驾路线:沈海高速——莆永高速——湄洲岛(东吴港)——文甲码头——乘船达到湄洲岛。
祖庙始建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后经各个朝代的不断扩建修葺,至清朝乾隆以后已颇具规模,成为有16座殿堂楼阁、99间斋房的雄伟建筑群。湄洲祖庙因其厚重的历史积淀及特有的文物价值。
“文化大革命”期间,妈祖庙受到了严重的毁坏。
1997年,祖庙董事会邀请清华大学古建筑专家规划设计,以高度14.35米高的妈祖石雕像为起点,兴建祖庙新殿建筑群。新建筑群,有灵慈殿、天后殿、祈福殿、妈祖文化展览馆、顺济殿、钟鼓楼、宫门、大牌楼、天后广场、天后大戏楼、妈祖故事群雕、妈祖碑林、“天下第一印”石刻、祈安洞、摩崖题刻及历代帝王对妈祖36次褒封的巨屏等景观,该建筑群被誉为“海上布达拉宫”。
2013年底,由两岸工艺大师共同打造的全球最大的纯金妈祖圣像安奉在顺济殿内。该圣像高3.23米,使用纯金323公斤,与奉祀在宫门内高1.33米、重1.6吨的全球最大的翡翠妈祖圣像,形塑“金玉同辉”新景观。
2015年至2016年,用巴西花梨原木雕刻的高度3.23米的红木妈祖圣像、用323块海底贝王组成高度3.23米的砗磲妈祖圣像又先后面世,分别安座于祖庙朝天阁、妈祖文化展览馆内。纯金妈祖圣象、翡翠妈祖圣象、红木妈祖圣象、砗磲妈祖圣象均为世界之最,已成为湄洲祖庙的新景观。
妈祖本姓林,名默,人们称之为默娘,莆田县人。她在人间只活了二十八个春秋,可她的名字,却被人们传诵了一千多年。传说她自出生至满月,不啼不哭,默默无闻。她从小习水性,识潮音,还会看星象;长大后“窥井得符”,能“化木附舟”,一次又一次救助海难。她曾经高举火把,把自家的屋舍,燃成熊熊火焰,给迷失的商船导航;她矢志不嫁,把救难扶困,当作终极的目标。公元九八七年九月初九,她在湄洲湾口救助遇难的船只时不幸捐躯,年仅28岁。她死后,仍魂系海天,每每风高浪急,樯桅摧折之际,她便会化成红衣女子,伫立云头,指引商旅舟楫,逢凶化吉。千百年来,人们为了缅怀这位勇敢善良的女性,到处立庙祭祀她。自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直至清代,共有14个皇帝先后对她敕封了36次,使她成了万众敬仰的“天上圣母”、“海上女神”。
莆田地区是妈祖信仰的发源地,莆田的妈祖庙数以百计,湄洲岛上有近20座。
福建沿海地区:福州、厦门、泉州、长乐、平潭、福清、晋江、惠安、漳浦、东山、宁德、罗源、霞浦等沿海地区有五、六十座。
福建山区:仙游县10多座,永定县、上杭县、浦城县、安溪县、邵武等山区都有妈祖庙。
粤东地区包括汕尾市、潮汕市都有妈祖庙,汕尾凤山妈祖石雕是中国大陆最大型的妈祖艺术石雕像之一
台湾地区共有妈祖庙500多座。
香港的妈祖庙有50多座。
澳门地区:有2座,其中妈祖阁建于明弘元年(公元1488年)。澳门(英文:Macao,葡文:macau),是“阿妈澳”的译音。
广东和海南:有近40座。
江浙地区:30多座。
泗阳、威海、营口、秦皇岛、青岛、长岛、烟台、蓬莱等地都有妈祖庙。
天津天妃宫(公元1226年创建,是全国三大妈祖庙之一)。北京、湖南、贵州、辽宁等地都有妈祖庙。
日本:神户、长崎及很多岛上都建有妈祖庙,有数十座,并成立了信仰组织“妈祖会”。
新加坡:天福宫。马来西亚:有30多座,马六甲的青云亭创建于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最为著名。
朝鲜、菲律宾、印尼、越南、泰国、挪威、丹麦、法国巴黎、加拿大、美国檀香山、旧金山、墨西哥、巴西、新西兰、非洲等地都有妈祖庙宇或祀奉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