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清凉寺
现存的外院应当是原来的中院,东西两侧是加建木结构外檐的窑洞式廊屋,正面是一座三开间四架椽,前檐带廊的悬山顶殿宇。殿内已经空空如也,梁架结构遗留着明显的早期特征,脊槫和下平槫下的支撑方法,和那溜肩驼峰充满了金元味道;檐柱的侧角生起都很明显。不过中殿的砖墙被改建了一下,虽然不难看,但是痕迹明显。总的看来:这个中殿要比大殿的年代早些,估计能到元代,尽管第六批“国保”只判定她为“明清”。 满院子的刺耳的狗叫声,却没有一个人出来看看我。于是我避开链着的大狗,轻脚往里走去,路过外院的右配殿时,从窗户中看到屋里有4、5个人在吃饭,他们肯定也看见我进去了,但是依然没出来拦我,估计这就是因为过年的原因罢,也许他们正喝得痛快不想因为我扫兴。 清凉寺大雄宝殿所在的后院地势,比中殿所在的前院要低的多,从清凉寺山门遗址看上去,寺院的地形呈“倒阶梯状”,一级比一级低,这个形制布局很有点奇怪。
清凉寺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前檐廊下一椽,殿内四椽栿对后劄牵用三柱。大殿的明间和次间装隔扇,小木作优美精致,令人赏心悦目,尽间设直棂槛窗。廊下以峻脚椽遮挡前檐铺作的后尾,不过从殿内障日版上方的空挡处,可以看到一丝前檐铺作的后尾:前檐铺作的后尾超长延伸至下平槫下。这种形制不算稀奇,也不常见。
清凉寺建筑的木结构在山西来说,那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她的大殿中较为完好地保存着七尊巨大的明代彩塑,主要因为这个,清凉寺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凉寺大殿内设两摆手佛坛,正面佛坛上塑装三尊彩塑,原本还有四尊可能是胁侍菩萨的今已无存,只剩莲花残座,不知是被盗还是被毁;两侧的佛坛上各有两尊,全部共七尊高约六米的精美彩塑。按照这个数字来看,塑像的内容应该是佛教所谓的“过去七佛”,即:(自左至右)迦叶佛、拘楼孙佛、尸弃佛、毗婆尸佛、毗舍婆佛、拘那舍佛、释迦牟尼佛。这个顺序是按佛传的年齿排列的,如果按佛传时间顺序的话,排列方式是: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楼孙佛、拘那舍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
但是不管以哪个顺序排列,“七佛”的布局应该是并列直排的,象清凉寺这样转角布局的方式,使“七佛”显得有点“高下”了。所以,或许这七尊塑像根本就不是“过去七佛”。其中,左侧佛坛上里边的一尊彩塑,佛首和背光明显是新修的,但是佛身和须弥座是原物,原因不明。 我到的大殿时,看着殿门紧锁,隔扇内已经焊接了牢固的铁栅栏,大殿右侧的狗窝里关着一条巨大的狼狗。但是直棂窗的缝隙较大,完全可以伸进照相机去,于是偷偷的拍了几张殿内的塑像。不曾想,右次间的殿门没有锁,这当然不是看守人员的疏忽,而是因为不断有村民一大早来进香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