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山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城东1.5公里处,海拔812米。为药王孙思邈栖隐故地与纪念场所,自唐迄今号称名胜。这里五峰环拱,古柏苍翠,殿宇轩昂,自有其天然奇境。山上尤以年代久远、内容丰富的历史古迹和珍贵石刻而闻名于世,是中外向往的医史、石刻艺术博物馆和朝山圣地。
药王山摩崖石刻造像,制作时代自北周唐、宋直至明清。
药王山摩崖石刻造像,分布于山之东南隅东西长20多米的崖面上。现存7个洞窟、23个佛龛,共43尊造像。造像技法包括高浮雕、浮雕和圆雕制作时代自北周唐、宋直至明清。石窟造像中以第 2号窟的北周弥勒像较为精美,高 3.3米。唐代造像11尊,均属盛唐时期,其中第3号窟第5龛的菩萨像,造型颇佳,属药王山造像中的上品。
中国北朝至明代的碑刻、造像及摩崖石雕群。在陕西省耀县城东2.5公里药王山上。山因唐代名医孙思邈隐居于此而得名。药王山在北朝时始凿佛教造像,隋唐两代曾建有宝云寺,并广开造像。唐代以后,为孙思邈建祠,存留下一批与孙思邈有关的碑石。将耀县城内保存的造像碑移置药王山陈列。药王山石刻集中在显化台(又称北洞、太玄洞)、升仙台(又称南庵)2处,包括历史名碑、造像碑石和摩崖窟龛石刻造像3部分。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代名碑共150通。
绝大部分是与孙思邈有关的历代诏告、题记与诗画等。特别重要的是明刻《千金宝要》和《海上仙方》,两种均为两面刻。《千金宝要》将孙思邈所著《千金方》中的重要部分摘录下来,共刻 4石。《海上仙方》为1碑,分3部分:第一部分为《枕上记》,第2部分为《养生铭》,第3部分是各种病症单方。这些医药治疗方法和卫生知识,是孙思邈总结了中国古代医药知识和自己一生实践经验而汇集的精华,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此外,著名者有北周天和五年 (570)《法师张僧妙碑》、宋徽宗题《褚慧龙章云篆诗文碑》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新发现。
造像碑石包括清末以来在耀县附近地区出土的北魏至唐代各类造像 100余通,其中著名者如:北魏始光元年(424)《魏文朗造像碑》、太和二十年(496)《姚伯多兄弟等造像碑》、正光五年(524)《仇臣生造像碑》、北周武成元年(559)《绛阿鲁造像碑》、隋开皇十五年(595)《张和仁造像碑》等。这些造像碑有四面、三面、二面、一面不等。龛内浮雕佛、菩萨,龛边浅雕天王、供养人。碑上多有刻字。铭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造像碑的雕刻技法、题刻内容、文字书体以及造像中刻绘的人物、服饰、马饰鞍辔、车舆形制、屋宇建筑等,都是研究佛教发展、北方少数民族历史以及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珍贵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建立了药王山文物保管所,国家多次拨款对药王山石刻进行收集、加固和维修,建立了造像碑石陈列馆,加固了石刻造像,并用石条砌筑了保护墙。
药王山石刻众多除大量的摩岩造像、摩岩石刻石牌坊动物、植物石刻等文物外北魏到隋唐造像碑和历代记事碑三百余通现列举一些名碑如后。
窟内有大小佛龛七个,佛龛二十三个,造像四十三尊。龛由东向西排列。
第一龛:为一观音菩萨立像。高1.18米,赤足立莲台上,右臂下垂,(手残),右臂残缺。披巾袒胸,腹结宽带,上部衣纹细若轻纱,下部较厚。像下浮雕四小像(均残)。按其造像风格,应为隋代所刻。
第二龛:为一坐佛。高3.18米,花冠,袒胸披巾,右手残缺,左臂曲折平放于左膝上,右腿盘坐,左腿下垂自然落莲台上。像两侧正壁间刻有“华原县尉薛楷、华原县主薄刘宪、前周至县尉孙维肖”等题名。从造像风格与题名者官职判断,约为隋或唐时所造。
第三龛:保存比较完整的造像分上下两层,上层为立像三尊,高约0.60米,宝相冠,斜披巾。中像右手上举,左手下垂,右像躯体略小,姿势与中像相同;左像右手上举,右手下垂。下层仅一尊造像。似为唐代遗物。
第四龛:龛内左上方为一坐佛,高约1.5米,高肉髻,袒胸,结跏跌坐,右手下垂,左手置于膝上。其下为立像三尊,右上方像二,高约1.1米,中立一小像。形制风格与前龛相同。
第五龛:有浮雕像五尊,上为思维菩萨,高1.62米,花冠,有项饰缨络垂于胸前,右手残缺,左手垂膝。下层立像四尊,均残缺,似为金代刻像。
第六龛:为一坐佛,高4.10米,高肉髻,袒胸,双腿下垂,两足并踏莲台,其下为四螭首,可能造于明代。
第七龛:有浮雕像五尊,分上下二层,上层为一佛二僧,下层为菩萨立像(已残)。时代与前龛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