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建于1880年5月的大沽船坞甲坞(一号坞)现仍在使用,1977年将建坞初期的板基泥坞改建为水泥坞,所以该坞至今保存完好。清直隶总督李鸿章为修理北洋水师舰船,于1880年3月在在大沽海神庙一带购地创建“北洋水师大沽船坞”。先后建“甲、乙、丙、丁、戊、巳”六个船坞,最大的可容2000吨船只进坞修理。1890年以后除修造舰船外,开始制造枪、炮、水雷等军械。1900年被八国联军侵占,后历经北洋、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49年1月大沽船坞回到人民手中。
现存“甲“字坞一处、轮机厂房旧址一处、旧码关一处、建厂初期古杨树二株及海神庙遗址一处。(“乙、丙、丁、戊、巳”五个船坞均在不同时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现已淤塞、被填埋。)建厂初期的轮机厂房由于风、雨等自然因素破坏,房顶及墙壁破损严重,已不能使用。残存的建厂初期的木桩码头由于浸泡于海河河水中,长年经受自然侵蚀,木桩已糟烂。
海神庙遗址已遭破坏,目前仅余地下部分,大沽船坞纪念馆对其遗址进行圈围保护,立标说明。大沽船坞创建至今己有120余年,是继福建马尾船政局、上海江南船坞之后,我国第三所近代船舶修造厂,也是我国北方早期的近代军械制造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