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构造
喀纳斯下湖口景区墓葬群由8处不可移动文物组成,由北向南依次是吐鲁克岩画、图瓦新村古墓群、鸭泽湖III号墓地、鸭泽湖II号墓地、鸭泽湖I号墓地、鸭泽湖岩画、神仙湾墓地、肯吐别克墓地。海流滩墓葬群由海流滩I号墓地、海流滩Ⅱ号墓地组成。
风景
吐鲁克岩画
吐鲁克岩画位于喀纳斯湖一道湾东岸的变质千枚岩上,基岩经古冰川作用形成一种特殊的地貌景观一羊背石,岩画即附雕其上。
鸭泽湖岩画
鸭泽湖东面的山前坡地上,有一些纵向的岩石带,在面南的表面形成褐色的岩面,岩画就刻在这上面。画面有12只动物,其中有1只鹿,其余的均为羊,部分已经比较模糊,均以点线凿刻而成。岩画周围山体上长满茂密的林带,地表长有杂草和一些低矮的耐旱植物。再向上一些更加陡峭的山岩上,也有一些图案。在如此山清水秀之地,发现岩画,无疑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而有岩画处,一般还会有其他种类的古代遗存。鸭泽湖岩画对面鸭泽湖岸上,就发现了不少古墓,一座较大古墓上如今已经修建了一座敖包,时不时还有人献哈达。
鸭泽湖发掘
从鸭泽湖向南、向北,都有一些古代墓葬,一部分就在柏油路的边上,一部分还在树林深处,有的墓葬封堆上长出了松树,表现出非同寻常的沧桑。要发掘的8座墓葬在图瓦新村西南,观鱼台下面较平坦的台地上。
文物遗存
双虎鹿石是一个重要的发现,一块长条形石板两面都阴刻有抽象化的双虎,虎首微举,虎尾上扬,尾捎卷起,紧贴后腰部,这样雕刻有虎的形象的鹿石在阿勒泰地区是首次发现,而且是在墓葬封堆中发现的,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墓葬明显有助于鹿石断代,这对鹿石研究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鹿石都是应该和墓葬在一起的,或者是祭祀遗迹,起到标志的作用,也有学者认为是图腾柱一类的,是部族精神信仰的集中体现物。根据墓葬出土的文物、墓葬形制以及碳十四测年来看,这块双虎鹿石,很可能产生于早期铁器时代。而此前我们在喀纳斯发现的诸多岩画,很有可能也是同一时期的产物,那至少是距今两三千年以前的事情。
价值
大喀纳斯景区内的10处遗存,是古代人类在阿尔泰山区长期、广泛活动的有力证据,是这一时期当地特有文化的重要代表,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与艺术价值。不仅为丰富阿尔泰山区古代游牧民族文化遗存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还为确认阿尔泰山区古代游牧文化特征、编年和族属提供了实物资料。
保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对不可移动文物所核定的最高保护级别。第七批国保单位评审工作于2009年开始启动,经历了项目申报、复选遴选、征询意见等程序。今后我们将继续做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不断提升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在保护利用中实现传承发展。”陈言说。
2013年5月,大喀纳斯景区墓葬群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