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位置
小河墓地是距今3500-4000年左右的罗布泊地区古代某部落的公共墓地,曾被称为“上千口棺材的坟墓”,其位于罗布泊地区孔雀河下游河谷南约60公里的沙漠里,东距楼兰古城遗址175公里,西南距阿拉干镇36公里。
规模
墓地沙山高出地表7.75米,面积2500平方米。小河墓地给人的第一强烈印象就是墓地沙山上密密麻麻矗立的140多根多棱形、圆形、浆形的胡杨木桩,都4米多高很粗壮,多被砍成7棱体到11棱。小河墓地有墓葬约330个,其中被盗扰的约160个。新疆考古专家对全部编号的167个墓葬发掘了163个,还发现了最小的婴儿墓葬。
得名
墓地名称来于孔雀河向南流出的一条支流——“小河”。而“小河”则由1934年进入小河墓地的瑞典考古家弗克·贝格曼(Folke Bergman)命名。
考古历史
小河墓地被世界考古学界认为是中亚历史和考古上沙埋文明中最难解的千古之谜。20世纪初由罗布猎人奥尔德克首次发现。
1934年,瑞典考古学者贝格曼 (F.Bergnm)在小河墓地发现了他认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木乃伊”,这些木乃伊通过鉴定被认为是“印欧人种”。1939年,他在斯德哥尔摩发表《新疆考古研究》一书,对他在小河流域考古调查及发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小河5号墓地宏大的规模、奇特的葬制、以及所蕴含的丰富的罗布泊早期文明的信息,引起了世界各地学者的广泛关注。
自那以后,小河墓地就在沙海中神秘地消失了踪迹,中国学者半个多世纪以来为寻找这处古代遗宝进行了不懈努力,直至1966年后的2000年12月11日,才再次出现在新疆著名考古专家王炳华研究员等人的面前。小河墓地的惊世再现被誉为中国考古工作者“迎接新世纪的最新发现”。
2002年年底,新疆考古人员对小河墓地进行了试掘。2003年10月,小河墓地的全面发掘项目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正式启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以所长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为领队的小河考古队,进行了为期3个多月的田野发掘。
遗存构成
墓地整体由数层上下叠压的墓葬及其它遗存构成,是平缓的沙漠中突兀而起的一个椭圆形沙山。沙山高出地表7.75米,面积2500平方米。发掘前,沙山表面矗立着各类木柱140根,在墓地中部和墓地的西端各有一排保存较好的大体上呈南北走向的木栅墙, 以中部的木栅墙为界可将墓地分为东西两区。整个墓地犹如一只插满了筷子的馒头。
考古发现
自1934年瑞典考古学家弗克·贝格曼(Folke Bergman)首次开始发掘,到2005年整个墓地发掘完成,小河墓地共发掘墓葬167座,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
发掘墓葬33座,其中成人墓25座、儿童墓8座,获服饰保存完好的干尸15具、男性木尸1具、罕见的干尸与木尸相结合的尸体1具,发现两组重要的祭祀遗存,发掘和采集文物近千件,不少文物举世罕见。
在墓地,考古人员还发现了象征男根和女阴的立木、高大的木雕人像、小型的木雕人面像;雕刻有花纹的木箭、冥弓、木祖、麻黄束、涂红牛头、蛇形木杆、木构上嵌铜片、木器上相同数目的刻划纹等等,这些将人们带入一个充满原始宗教氛围的神秘世界。
遗址文化
生殖崇拜
到过小河墓地的人,留下的第一个强烈印象就是小河墓地的沙山上密密麻麻矗立的胡杨木柱。
这些木柱有140根,根据死者的性别不同而不同。女性棺前立的是基本呈多棱形的上粗下细的木柱,高度一般1.3-1.5米左右,上部涂红,缠绕毛绳、固定草束;男性棺前则立一外形似木桨的立木,大、小差别很大,大的高达2米、宽0.8米左右,其上涂黑,柄部涂红。
为什么要把如此多的木柱立在沙丘上面?它们是做什么用的?1934年,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到达这里时,曾认为立柱上面可能会有屋顶,并且在很久以前就被风吹走了。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小河考古队去冬今春在发掘后,推翻了立柱上面可能有屋顶的推测,并得出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结论---所有的木柱都是死者拥有的纪念物。
″多棱形的上粗下细的木柱可能象征男根,桨形立柱则象征女阴。″考古人员说。
矗立在墓地中央的一根高大的、顶部呈尖锥状的立柱有了最终的归属。它是属于一位年长的妇人的。这是目前发掘出的最大的一个″男根″,它通体被涂成红色,上端线条浑圆,中段被雕成9棱形,立在老妇人棺木头部的位置。
正如″男根″一样,″女阴″同样以夸张的大比例显示着它的非同凡响。它们和粗壮的″男根″一起,组成了小河墓地神秘而惊世骇俗的生殖崇拜文化景观。一位历史学家说,人类早期文化中对生殖的崇拜在很多民族的遗存中都有发现,但像小河墓地这样极度的崇拜方式却举世罕见。
语言之谜
小河墓地的人说的语言一直是个谜,但梅尔博士认为可能是吐火罗语(Tokharian),印欧语系中的一个古老分支。塔里木盆地发现过用吐火罗语写的手稿,这种语言曾在公元500年到900年在该地区用过。虽然在东方出现,对比印度和伊朗的咝音类语言(Satem),吐火罗语更接近与欧洲的颚音类语言(Centum)。这个结论是基于数百个词汇的拉丁语与梵语(Sanskrit)发音的区别。小河墓地的人们生活在距吐火罗语最早记录的2000年前,但其中呈现出“一种清楚的文化连续性”,梅尔博士说。这种连续性体现在埋葬方式上——与帽子一齐埋葬,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公元后前几个世纪。
考古成果
2015年1月30日,2014年度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会上,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朱泓、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副教授杨益民公布了他们的科技考古最新成果,他们通过对小河墓地出土人骨进行古人口学、人体测量学、古人种学、古病理学等研究,以及对小河墓地出土遗物开展科技分析,向人们复原了小河人3500年前的生活风貌。
出土人骨
小河古人平均寿命33.29岁
在对小河墓地的古人口学进行研究时,科研人员采集了130具人骨。科研人员进行鉴定研究后发现,这些古代居民的死亡年龄段多集中在壮年和中年,他们的平均寿命仅为33.29岁,男性平均寿命为33.80岁,女性平均寿命为32.88岁。
朱泓分析,这可能与小河墓地古代居民的生活条件艰苦、营养摄入不足、医疗水平低下有关。而女性平均寿命比男性低,可能是因为女性在生育期间的死亡率较高,导致女性多在壮年就死亡。
在与西北地区其他古代人群进行比较时科研人员发现,小河古代居民平均寿命较高于其他地区人群。
朱泓分析认为,出现这样的统计结果,可能和小河古人未将死亡的婴幼儿埋进成人墓葬有一定关系,“因为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小河古人婴幼儿期的死亡率仅为5.17%,这个结果在当时生存环境下,几乎不太可能。”
牙齿磨损远高于其他地区
科研人员在对80具人骨进行古病理学研究时发现,小河古人的齿科疾病非常严重,尤其是牙齿磨损程度远远高于其他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古代居民。
“这一方面与他们食品加工技术比较落后,食物粗糙坚硬有关;另一方面可能跟风沙频发的生活环境有关,食物里可能经常掺入沙粒,沙粒里的石英等物质对牙齿的磨耗远高于其他物质。”朱泓分析。
科研人员在对上述人骨的牙结石疾病进行分析后认为,小河人群的牙结石疾病可能和食物、水有关,“他们的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他们赖以为生的孔雀河的水质较硬,这些因素导致了他们异常严重的牙结石疾病。”朱泓说。
此外,科研人员还发现小河古人的骨关节炎发病率也很高,尤其是脊柱关节疾病非常严重。“这些疾病和过度负重、过度劳累有很大关系,可以反映出他们的生活比较艰辛,劳动负荷比较大。”朱泓说。
当年为一女人进行开颅手术
研究中,科研人员还发现了一例比较典型的接受了颅骨环钻手术的女性个体,这具女性人骨年龄在40岁-45岁之间,头部有一个直径约6厘米的圆形钻孔(左侧出土后破损),钻孔断面光滑圆钝,有明显的愈合痕迹。
“说明这位女性在接受完颅骨钻孔手术后,又存活了下来,而且存活的时间至少在一个月以上。”朱泓分析说,这种现象在3500年以前比较罕见。
此前,新疆发现的头骨钻孔人骨也有不少,学术界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大致分两种,一种解释认为:头骨钻孔是古人为了治病救人、缓解疼痛;另一种解释认为:头骨钻孔是古老的巫术,和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有关。
朱泓分析认为,结合小河墓地这位女性的情况,她应该属于前一种情况,但是在当时医疗条件、水平都极其低下的情况下,小河人是如何成功实施这一手术的,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在保存有完整手部骨骼的人骨标本中,科研人员还发现4例患有拇指腕掌关节疾病的女性个体。科研人员分析认为,这种疾病可能和古人从事某种特定的活动或职业有关。
朱泓说,以往的学术研究认为,患有这种疾病多和古人长期从事制陶业,双手拇指长时间过度伸张,导致拇指腕掌关节变形有关。
然而,小河墓地出土器物中没有陶器,只有草编篓之类的盛器,“因此,我们推测,这4个患有严重拇指腕掌关节疾病的女性,很可能长期从事编织类的手工业劳动,由此也说明,当时的小河人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或许已存在男女分工”。
陪葬物品
用发酵乳制作奶酪
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副教授杨益民说,他们在对小河墓地的随葬品进行科学鉴定时发现,早在3600年前,小河古人就已经会制作奶酪。
研究人员分析发现,小河古人用开菲尔乳酸菌和酵母菌等共同发酵牛奶,将其制成一种特别的发酵乳,再经过一定程度的脱脂处理和乳清分离,最后制成了奶酪。这种奶酪乳糖含量很低,保质期长,便于携带,特别适合游牧生活。
“发明”中国最早明胶
杨益民说,他们在小河墓地出土的一件法杖上发现,该法杖镶嵌物脱落的槽沟中有一种淡黄色的物质。经鉴定,这种物质是牛胶,主要成分是牛的胶原蛋白。
“牛胶实际上是明胶的一种,这是迄今为止经科技分析证实的我国最早利用的黏合剂,它将我国动物胶利用的历史追溯到了3500年前。”杨益民说。
他说,这项科技成果同时也印证了牛在小河墓地先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据介绍,动物胶的运用有效地促进了复合工具的发展,对人类文明有着极大意义,但由于动物胶成分是有机物,经长期埋葬常常降解殆尽,因此其科技分析始终是个世界性难题,而小河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使这种动物胶没有被降解,科技分析也得以顺利进行。
此前,中国已知最早的明胶使用在汉代,战国时期有使用蜂蜡做黏合剂的。
使用牛心制作画笔
在小河墓地的一具女性干尸随葬的皮囊中,科研人员发现了一块红赭色块状物,“我们开始以为是颜料块。”杨益民说,后来分析发现不是,“块状物表面是无机物,经鉴定是一种赤铁矿粉;内部是有机物,经鉴定后发现是牛的心脏”。
在进一步分析块状物的用途时,杨益民说,他们初步推测,块状物可能是小河古人制作的画笔,至于小河古人缘何会采用动物内脏制作画笔,画笔用途何在?还有待于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