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南古城遗址主要以LK古城为主体。LK古城平面呈长方形,东墙长163米、南墙长82米、西墙长160米、北墙长87.5米,面积约20000平方米,属于夯土建筑。城墙残损,一般残高约3~5.4米,顶部残宽1.5~6.5米,墙基厚度约7米,东墙北段局部用土块垒砌,土块尺寸为44×25×10厘米。
城门开于东城墙南端,门宽2.3米,门道两侧壁底部有木础,其上各有9根立柱,门内一侧有两个横木与木础连接构成门框,门框是用27×20厘米的方木榫卯相连构成,方木加工平整,保存完好,但因流沙覆盖难以看清门的全部结构。已经倒塌的城门,木材均散乱分布在城门内外。
在古城西南约300米处的风化土堆中,有一建筑台地,台地长约20米、宽约8~10米,高约2米,台地上散布着许多有榫卯结构的木材,如:完好的柱础、八角柱等,地表可见陶片、铜镞、冶炼渣等。东北角和东南角以至整个东墙已被流沙覆盖;南墙下是一长40米、宽20米、深约2米的洼地。
建筑物主要保存在城的南半部,也存在大部被流沙掩没的情况,但房屋仍然依稀可辨。主要是一组东西长46米,南北宽13.5米的房屋,其北面还有两间,长7米、宽3.5米;南面紧靠城门北侧有一大间,呈长方形,规格5.7×5.5米。房屋都是木框间夹以芦苇,外涂草泥的墙壁。框架多已倒塌,但仍有个别柱子与架底横木相连而耸立着,其间,也发现保存完好的柱础、斗拱等。
罗布泊南古城的LK古城在楼兰古城西南48.3公里处,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罗布泊地区仅次于楼兰的第二大城。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LK古城附近是罗布泊地区另一个遗址集中区,在其西北约3公里处有LL古城,再向西北4.8公里有LM住宅群遗址。1914年斯坦因在罗布泊探险时将其命名为LK城址。
LK古城是1907年斯坦因的维吾尔向导托克塔阿訇首先发现。1910年日本人桔瑞超在罗布泊探险时在此城获得李柏文书。当时他误认为此城是楼兰古城。同年,我国学者王国维在考译李柏文书时发现,两件文书均注明“海头”二字,日本学者森鹿三也根据桔瑞超提供的李柏文书出土地点的照片证实这里不是楼兰古城,而是LK城址。以后人们就将罗布泊南古城LK城址称作“海头古城”。据考证,在公元4世纪30年代后,楼兰城被废弃,西域长史府治所即迁到了海头古城。
1914年,斯坦因考察时发现并命名的LL遗址。此城位于LK城西北约3公里处。站在LK城北墙之上朝西北远望,在沙丘与雅丹地形之中,城的轮廓依稀可见。古城平面呈长方形,除西北角和东墙北段有残缺口外,城垣保存基本完整。经测量,并按复原线计算,东城墙长71.5米,靠北段有31米的残缺口;南墙完整,长61米;西墙长76米,西北角有16.5米的残缺口;北墙长49米,西端有7米的残缺口。城墙残高3~4米,顶宽1.2~5米,底宽8米以上。城墙的筑造方式与LK古城相同。
因城的南半部已被流沙覆盖,房屋的具体结构、布局难以判明。城内北墙下也有一沙堆,惟从西北角残缺口到东墙残缺口方向因风蚀未被流沙掩埋,已不见建筑遗迹。
据了解,《规划》制定了详细的保护对策,深入分析了遗址信息采集、安防检测、保护区域的划定、设施配备、本体加固、路线设定、后期管理、深化研究等细节问题,并对楼兰和罗布泊地区今后的前景规划和旅游开发提出了初步设想。
若羌县文化、文物、国土、财政等部门负责人结合若羌县地理环境、历史资源及现实条件,会同与会专家就楼兰故城、罗布泊南古城保护规划中的细节问题展开审慎论证,就进一步完善保护规划提出合理化建议。
若羌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简小东表示,若羌县历史文化悠久,拥有丰富的遗址遗迹,急需保护和开发。此次将楼兰故城和罗布泊南古城遗址列入总体规划,对于做好遗址的整体保护,深入挖掘和传承楼兰文化都起到前瞻性的作用,希望通过各方配合,使楼兰的历史文化发扬光大。
专家组一致认为楼兰和罗布泊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做好遗址保护的长远规划任重道远,《楼兰故城遗址、楼兰墓葬、罗布泊南古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具有可行性,基本能满足楼兰故城、楼兰墓葬、罗布泊南古城遗址保护的基本需求。但是目前楼兰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态脆弱,遗址受自然环境和人为破坏较大,保护管理难度较大,《规划》经过评审后将根据实际做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预计在2013年修订完成,并着手实施遗址保护的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