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窑龙泉窑遗址在浙江省龙泉县西南小梅镇东北10里的大窑村一带,地理坐标北纬27°42'~28°20',东经118°42'~119°25'。
龙泉县位于浙江省的南部,瓯江的上游,瓷土矿藏十分丰富,河流的两岸山峦起伏,森林茂密,盛产烧瓷用的燃料——松柴。瓷窑可利用溪流的山坡选址,制瓷原料可依赖廉价的水碓粉碎并加工,成品也可从瓯江顺流而下运到温州,瓷器的输出十分方便,这些都是对瓷业生产十分有利出土瓷器的条件和环境。
龙泉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宜人。由于山岭起伏,气候垂直变化较大,海拔800米以下区域属凉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区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春季回暖早,春末夏初多梅雨和暴雨,盛夏晴热干旱,秋季降温迟,冬季霜期短,全年作物生长期长。年平均温度17.6℃,7月平均气温27.9℃,1月平均气温6.5℃,极端高气温达40.7℃,极端低气温-8.5℃,全年日平均气温≥35℃的日数为29.4天。全年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为5572.6℃,年日照时数为1849.8小时,年降水量为1699.4毫米,年相对湿度为79%,无霜期为263天。
代表器皿有莲口牡丹花纹大盘、鼓钉炉、三足花盆、爵杯、莲瓣纹高足杯、方口福寿瓶、牡丹花纹梅瓶、五爪龙纹盘残片等等,还有多件带有“永乐九年”、“永乐辛卯”、 “乙卯中”及八恩巴文等纪年文字的器物,“从器类、器形和装饰等方面极大地丰富了明代龙泉窑的历史考古资料”。
遗址中在明代初年的地层中出土了一批制作工整、纹样精细、釉色滋润、器形庞大的瓷器,其精美程度是以往龙泉窑瓷器中少见的。有大墩碗、菱口大盘、杯(高足杯、爵杯)等。
窑炉有龙窑和阶级窑两种。宋元时期的窑炉均为龙窑,依 窑址分布图山坡建造,窑身狭长,前后倾斜。前端为火膛,中间为窑室,后部为排烟室。火膛平面呈半圆形。窑室前墙正中开狭长的火门,火门下有进风口。窑室似斜长的甬道,宽 2米左右,窑底呈斜坡状。两侧窑墙用砖或匣钵砌筑,墙中开设窑门。窑门和投柴孔的数量,视窑的长短而定。排烟室由烟火柱墙和后墙组成,烟火柱墙有出烟孔,排泄窑内的烟与废气。
在大窑遗址发现一座南宋时期的龙窑,共有 9个窑门,其中8个开在东壁,1个开在西壁,且与烟囱接近。可以看出当时装窑和出窑都集中在一边。这和场房、出入道路有关。至明代,窑炉结构有了变化,出现了半倒焰式的阶级窑。已发现的一座早遭破坏,仅见尾部两室和一个烟囱。窑体前宽后窄,室与室之间有二堵挡火墙,前一堵下部砌有烟火弄 7个,后一堵挡火墙用匣钵砌成。有了挡火墙,使火焰的流向由平焰改为倒焰,使窑内温度均匀,延长保温时间,宜于烧制大件器物。
窑具有2大类:一类是盛放坯体的匣钵和垫座;另一类是用于间隔坯件和匣钵的垫环、垫饼等。
这次龙泉窑“大发现”,颠覆了此前“龙泉窑至明代已衰落”的说法,还原了一段真实的历史。业内专家认为,这一发现在学术上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龙泉窑遗址发掘清理出的重要遗迹,填补了陶瓷考古的某些空白,反映了龙泉窑悠久的烧制历史。此次发掘揭露了明确的明代初年的地层。出土的遗物为人们重新认识明代龙泉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提供了新的素材。
通过对龙泉窑遗址的保护和利用, 开展以聚落社会性质、经济生活、意识形态和埋葬制度等为内容的考古研究、学术交流活动, 不仅可以增长追根溯源的历史进程意识, 增强民族自信心, 还有助于恢复昔日繁荣和美好的生态环境, 促进现代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龙泉窑遗址及有关生态环境是历史发展、环境演变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忠实记录, 不仅是考古学研究对象, 而且也是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领域间接和直接的研究对象, 因而是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生态恢复的重要借鉴。
龙泉窑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多以瓷器、窑炉等工具为主,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瓷器不仅制作工整、纹样精细、釉色滋润,而且器形庞大,这些器具反映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亦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