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临潭县陈旗乡磨沟村眺河西岸阳田川台地西南角。面积250 X 250平方米,文化层厚1.8~2.6米。陶片分泥质陶和夹砂陶两种,器形有重唇口尖底瓶、敛口钵、平沿尖底瓶、夹砂红陶罐、高领罐、双大耳罐等,彩陶纹饰有变体鸟纹、勾叶纹、圆点纹、网纹、三角纹、弧线纹、带纹等,其它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篮纹等,生产工具有石斧、石凿、带孔石刀、石球、骨锥、陶纺轮等。装饰品有石环、陶环、赤铁矿石。札器有玉壁等。发现房址两座,系圆形竖穴式,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是目前甘南地区发现早的人类居址。
遗址包含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的不同遗存,为目前挑河流域发现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分布西端的一个遗址,对研究三种文化的分布及延续变异关系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发现的基葬区,面积396 x 650平方米,埋葬密集,互相叠压,属齐家文化和寺洼文化墓区.所清理的一号墓,系长方形抹角竖穴式,墓主为男性,居墓中。仰身直肢,其左侧葬成年1具、少年1具,右侧葬少年1具、儿童5具,均骨殖不全或错置.墓中出土铜镯1只,陶器2个,大小骨珠100多个,骨制臂9111只,动物牙齿化石1个。墓为齐家文化殉人墓,墓主不同寻常的葬式、丰富的殉葬品尤其是贵重的铜镯,表明其据有的权力和拥有的财富,儿童占很高比例的人殉,可能是战争掠夺来的奴隶。此墓对研究齐家文化的性质、丧葬习俗及阶级的起源具有较高学术价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磨沟遗址(含墓葬)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陈旗(今王旗)乡磨沟村西北300米与岷县交界处洮河西南岸的台地上,在临潭县与岷县交界处的洮河西南岸,面积约80万平方米。临潭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的低山丘陵地带,海拔2209~3926米。遗址地处山间台地,北以洮河为界,东、南、西三面环山,自然地形呈马蹄形。
1958年发现,2008~2012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与考古学研究中心联合发掘。遗址断崖上暴露有房址和墓葬。其中,墓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墓葬呈西北—东南方向排列,以土葬为主,有少量火葬墓存在。形制多为竖穴土坑偏洞室墓,竖穴土坑墓较少。偏洞室墓中多以单偏室为主,葬制以多人多次葬为主,合葬形式既有并排合葬,也有上下叠葬,部分墓葬地表发现有封土,封土下铺砾石。墓葬有封门,少量墓葬在竖穴中立石,上搭棚木,以便再次葬人。墓道中有殉人现象,随葬品有陶器、石器、铜器、骨器及蚌、牙、石质装饰品和复合材料装饰品,并发现了工艺先进的金器。墓地时代集中在齐家文化晚期和寺洼文化早期。
磨沟遗址是目前洮河上游地区发现的大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中心聚落,该遗址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保存完好,为研究齐家文化的社会结构、家庭婚姻形态和社会复杂化进程提供了全新的考古资料,进而对中国文明起源不同模式的研究也有深远影响。同时,对研究当时的埋葬制度、埋葬习俗及特征、史前时期合葬现象、我国早期青铜器起源和制作技术、早期文化交流、齐家文化流向和寺洼文化起源,以及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向青铜时代文化过渡的一元多子文化现象提供了珍贵资料。
文物普查人员发现了一块墓葬保存完整的封土。这一发现说明,早在齐家文化时期墓葬已有使用封土的现象存在。时过境迁,保存下来的封土堆已是万幸,这一发现是迄今考古界发现的时代早的墓上封土;在两个年度发掘的墓葬中,发现近百座墓葬在其原始地表,墓葬的一端或一侧立有长条形石块作为地面性标志。
2008年,甘肃省文物考古所联合西北大学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仰韶中晚期、马家窑、齐家和寺洼文化的遗存,并发掘出了数量众多的铜器、陶器及不同材质的装饰品。
2009年6月,相关专家在遗址内头龛右侧陶双耳罐中间土中发现一根铁条和一块铁锈,经检测,发现铁条上的成分为炼渗碳钢锻打而成,充分证明该铁条为人工冶铁制品,冶炼时间为公元前14世纪左右,同时也说明该铁条是目前中国境内出土的早人工冶铁证据。经统计,甘肃、青海、宁夏和陕西西部等地出土早于公元前5世纪的早期铁器已有50多件,其中甘肃永昌三角城和蛤蟆墩出土铁器4件、灵台景家庄出土铜柄铁剑1件、礼县秦公墓地赵坪墓区2号贵族墓出土鎏金镂空铜柄铁剑1件及此墓南侧的1号车马坑中发现“锈蚀严重的铁制品”、陇县边家庄出土的1件铜柄铁剑和长武出土1件铁短剑等共10件,其余40余件样品的年代为春秋战国。经过专家分析判断,认为这些已经出土的铁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纪,而陈旗磨沟公元前14世纪人工冶铁制品的出土,把中国人工冶铁制品开始使用的时间提前了约5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