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狭颂》摩崖石刻位于甘肃省成县县城西13公里处的天井山鱼窍峡中,碑文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又称《惠安西表》,民间俗称《李翕颂》、《黄龙碑》。颂文主要记载了东汉武都郡太守李翕率众开天井道的历史政迹。摩崖颂碑呈长方形,由额、图、颂、题名四部分组成。上为篆额“惠安西表”四字,额右下方为《五瑞图》,即黄龙、白鹿、嘉禾、木连理、甘露降及承露人。其左是正文,后面是题名。
正文原文: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君讳翕,字伯都。天姿明敏,敦诗悦《礼》,膺禄美厚,继世郎吏,幼而宿卫;弱冠典城,有阿郑之化。是以三剖符守,致黄龙、嘉禾、木连、甘露之瑞。 动顺经古,先之以博爱,陈之以德义,示之以好恶;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朝中惟静,威仪抑抑,督邮、部职不出府门,政约令行,强不暴寡,知不诈愚,属县趋教,无对会之事;徼外来庭,面缚二千馀人;年谷屡登,仓庚惟亿,百姓有蓄,粟、麦五钱。 郡西狭中道,危难阻峻,缘崖俾阁,两山壁立,隆崇造云,下有不测之溪,阨芒促迫,财容车骑。进不能济,息不得驻,数有颠覆霣隧之害,过者创楚,惴惴其栗。 君践其险,若涉渊冰。叹曰:“《诗》所谓‘如集于木,如临于谷’。斯其殆哉!困其事则为设备,今不图之,为患无已。”敕衡官有秩李瑾,掾仇审,因常繇道徒,鐉烧破析,刻刍磪嵬,减高就埤,平夷正曲,柙致士石,坚固广大,可以夜涉。四方无雍,行人懽悀,民歌德惠,穆如清风,乃刊斯石。 曰:赫赫明后,柔嘉惟则,克长克君,牧守三国;三国清平,咏歌懿德。瑞降丰稔,民以货稙。威恩并隆,远人宾服。鐉山浚渎,路以安直。继禹之迹,亦世赖福。 建宁四年六月十三日壬寅造时府。
题名:承,右扶风陈仓吕国,字文宝,门下掾,下辨李虔,字子行。故从事议曹掾下辨李旻,字仲齐。故从事,主簿,下辨李遂,字子华。故从事,主簿,上禄石祥,字元祺。五官掾,上禄张亢,字惠叔,故从事,功曹,下辨姜纳,字元嗣。故从事,尉曹史,武都王尼,字孔光。衡官、有秩,下辨李瑾,字汉德。书文,下辨道长,广汉汁邡任诗,字幼起。下辨丞,安定朝那皇甫彦,字子才。
颂文的左侧是十二行题名,由于早期的《西狭颂》拓片多不拓题名文字,而历代研究者又大多数未能亲临现场实地考察,因此关于这十二行的题名的归属曾经有过争议。《隶续》就误将此十二行题名记在了《天井道碑》名下。
《西狭颂》是在东汉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是隶书成熟时期的产物,这一时期的金石铭刻和墨迹两大类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汉代隶书刻石风格多样,有碑碣,有墓志,有摩崖,有石经,或端庄,或秀丽,或奇肆,或古拙,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西狭颂》是“三颂”中保存完好的,至今一字不损。它虽然是隶书成熟时代的作品,但又带有较浓的篆书意味,所以有人说它“结体在篆、隶之间”。但是它用笔本身的撇、点、捺和横画蚕头燕尾等特色,仍然是隶书笔法。它结字高古,庄严雄伟,用笔朴厚,方圆兼备,笔力遒劲。
《西狭颂》的结字博大精深,格局宏阔,且笔画分布各司其职,扎实停匀,给人以稳如泰山,重如磐石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并不是靠线条粗壮,笔画对称来获得的。事实上,只要对“知白守黑”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是不难把握这种感觉的。假如学习过汉印,可以知道证明一根阳线的宽绰与促狭,求诸于另一根“阴线”。便能得到反证,只要知道有一根“阴线”存在,也就守得住这根阳线是否扎实。再看《西狭颂》,它或许是由于擘窠大字的缘故,抑或是线条太过于精深到位,所以,线条在分割空间时,哪怕是微小的空间也非常的透气宽绰,且虚实对比并不显得十分地强烈。因此,表面上看来,它的线条在空间上的排列似乎有点疏松平整的感觉,但究其体势,还是将不显笔墨的“线”作为主要的书写对象来抒写了。从另一方面看,它虽然疏而不散,平而不板,整而不齐,但它将墨色的面和非墨色的面等同着用阳线和阴线来参合,所以其变化尤为丰富。这变化是微妙的,它随结字的内在需要而确立,即随“阴线”的需要而确立,也随线条的变化而变化,即随“阳线”造型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其结字饱满方正,内部疏朗,外部充实,犹如一团块式造型,而其中任何一条放纵恣肆的线条都只能归之于其中。如图中“外”字的磔笔,看上去其势是如此地开张外挑,但在线条松动宽绰的团块排列上,它又是如此地虚和平静。“事”字,第五根横画以及波笔,原本是非常开张跋扈的,但两者向左向右的不同走向,其势也只能在相互的牵引中抵销并统一在团块中,这就是结字的内在需要。至于空间变化由线条来调节的例子,那更是比比皆是,不一而足。如“然”字的四根竖画,“封”字的四根横画中的空间,或正方,或三角或长方等的变化,均说明了线条在空间中的作用和价值,总之,《西狭颂》的结字变化是微妙的,它没有大起大落式的对比强调。而更多的是在看似寻常,实为奇崛的变化上来构筑其“疏宕”的形式意蕴。这就是其结字耐人寻味之处。
《西狭颂》的线条朴茂丰腴,深厚凝重,绵长劲挺,用笔逆入平出,笔笔达意。起笔收笔以方笔为主兼以圆笔辅之,而在力量上它又十分强调粗重感。所以《西狭颂》的线条一般两头较为粗壮,中段较为平缓,显得力量内蓄沉郁。给人以稳如磐石的感觉。尤其是波画,在手法和面貌上那更是层出不穷,多姿多彩。如“事”字的圆圆行笔,长长带出,以及“教”字的圆笔行进,转角方折重顿,出锋尖长等等,都可说明此点。“燕尾”作为隶书中较显著的特征,在《西狭颂》中也反映得淋漓尽致,别具一格。其燕尾基本上以圆和状为主,且用笔之力似乎在起笔处就开始蓄集,然后长长挑出,而收尾处或上挑,或平出,或内聚,或外拓,手法变化多样,姿态各异,均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清代书法家姚孟起:“《石门颂》篆意多,《西狭颂》楷意多”。
清代金石文字学家杨守敬:“方整雄伟,首尾无一缺失,尤可宝重。”
清代书法家徐树钧《保鸭斋题跋》:“疏散俊逸,如风吹仙袂,在汉隶中别饶意趣”。
清末民初学者康有为:“疏宕则有《西狭颂》。”
清末民初学者梁启超:“雄迈而静穆,汉隶正则也。”
当代前台湾美术学会名誉顾问畲雪曼:“《西狭颂》的艺术特点,是庄严浑穆,天骨开张,有博大真人气象。”
《西狭颂》由于历代椎拓较少,是三大颂碑中保存较完整的一座摩崖刻石。
《西狭颂》的重要价值在于它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交通地理、金石书法的重要实物资料,尤其是书法,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和研究价值。
《西狭颂》是在北宋末年被樵夫砍柴时偶然发现的,由于刻石面在一处凹陷的山崖上,避免了阳光的直晒和雨水的冲刷,加之地处偏僻,长期被藤萝遮蔽,下有深不可测的黄龙潭,险峻异常,一般人很难接近,所以才有了保存完好、异常珍贵的《西狭颂》。《西狭颂》现位于甘肃省成县天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