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兴安县秦城遗址位于广西桂林地区兴安县城西南20公里的的溶江镇灵渠与漓江汇合的三角洲处,占地6平方公里。1956年调查,1990-1991年初步发掘,1993年钻探,经鉴定为秦汉时期古城遗址。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南开五岭时所筑。宋文献中称秦城。现存遗迹四处:马家渡口墙垣残迹500米,残高1.2-2米,城壕1500米;七星长方形土城,东西长300米,南北宽200多米,墙体完整,分内外城。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把“秦城遗址”作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城遗址是秦始皇修建灵渠、统一岭南的屯兵遗址、军事要塞,现在发现的主要有四处: 一是马家渡至大营村的“城墙梗子” 二是七里圩村南大溶江边的“王城” 三是道济与太和堡之间两道土城 四是在灵渠出口处与大溶江汇合处的水衔。
已发现的“大营”秦城遗址主要有四处:一是位于大营村的“城墙埂子”,二是位于七里圩村的“王城”,三是位于道济村的土城,四是位于灵渠出口处的水街土墙。除了这几处,在十多平方公里范围内,还有散布着许多墩台、壕沟、土墙,布局纵横交错,古战场遗迹历历在目。“城墙埂子”呈东北——西南走向,从马家渡口至大营村西丘陵高地,城垣长达三里多路,城垣之上宽可纵马飞奔。城垣北面的灵渠为东西走向,与城垣斜向并行,在马家渡口与城垣交汇处,现存城垣东端距灵渠仅数十米。在高高的城垣上,处处可监控灵渠,看来,这一道“长城”对灵渠的护卫非常重要。秦城遗址中保存完好的是七里圩村南大溶江边的的“王城”。,“王城”北距古严关15公里,地势平坦,两边则高山连绵,灵渠和大溶江流经东西。“王城”城墙残垣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墙厚5至8米,高2至4米;城外周围还筑有约10米宽的城壕和墙体高厚约1米的外城;内外城基本都是长方形,整座城像一个“回”字,仅在北垣开有城门及一突出的平台;城垣四角墙高且厚,向往外突出,古时应建有角楼。
高大的城墙,宽而深的城壕,角楼、马面、单城门的设置,以及出土的兵器,显露出军事防御的气息。说明秦城整体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军事要塞,而“王城”则是其中一座具有军事性质的古城,应是秦汉时期驻军的指挥机构所在地。
秦城遗址中规模宏大的是位于通济村的“土城”。称“土城”不过是为了与“王城”有区别,这“土城”之称实为杜撰,不必当真。找“土城”先问遗址保护标志,好不容易在荒草丛中发现了这少为人知的石碑。城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400米。城垣东临灵渠,西濒大溶江,南起通济村,北至太和堡,雄据于两水三角洲上。王城”城垣外掘有城壕,城壕外筑有外城。可惜的是,西城垣沿大溶江一线已毁,笔直的城垣修筑成公路,城壕改造成水渠。北城垣则因开挖农田,断断续续的已残缺成土墩,唯东、南两面城垣仍在,雄视灵渠南北。通济村“土城”城垣有内城、外城之分,内城外城之间掘有约20米宽的城壕。
秦城中险要的是位于“水街”北的灵河口遗址,水街位置原在窄小的三角洲上,而今早已废弃。因古水街在1952年被洪水冲毁,政府将“水街”村民迁到灵渠以东老溶江镇以南,已远离灵河口秦城遗址。灵河口秦城遗址城垣残存约200米,东起灵渠,西至大溶江,南为汇流后的漓江,虽弹丸之地,却控制着三江航道,堪称一垒当关,万船莫开。当走遍秦城,才认识到这古秦城的军事意义非同凡响:北的大营“长城”、中部的通济方城、南的河口城堡,沿灵渠西岸层层设防,固若金汤。
靠西的七里圩“王城”西临大溶江,据江流天险,相对安全,其东南与通济土城、河口城堡相呼应,西北与大营长城相依托,是军事指挥的位置。
兴安县地处广西的东北,地势高,境内多山,五岭中的越城、都庞二岭穿过县内在二岭之间形成一条较为平坦的狭长地带,这就是历史上岭南与中原往来、荆楚南下广西的交通要道湘桂走廊。秦城就位于这条通道的南端,地处灵渠与大溶江汇合处的三角洲上(图一)。自严关以南,经白竹铺到小溶江口15里间,地势平坦。
秦城处在湘桂走廊一片肥沃的稻田区。
宋以前文献无记载,宋代及其以后的文献都称之为“秦城”。
《舆地志》载:“秦城,昔秦谪戍之所”。南宋范成大说:“秦城,相传秦始皇发兵戍五岭之地”。明邝露撰《赤雅·秦城》亦载“秦始皇发卒戍五岭地为秦城。……秦取桂林、象郡,兵勒湘南,据其喉咽,临融漓二水间”,所以秦城也就是“秦营”,是当年秦军驻守之地。秦城遗址位于越城、都庞二岭孔道,其间地势平坦,四周高山绵亘,大溶江旁依而过,背靠天险严关,足见其形势的险要,是典型的防守要塞,是当时秦军被西瓯部落围困的地方。
宋以前文献无记载,宋代及其以后的文献都称之为“秦城”。北宋诗人曹辅、南宋诗人张孝祥都有《古秦城》诗,刘克庄有《秦城》诗。
周去非《岭外代答》对其地理位置及形胜有较详细记载:“湘水之南,灵渠之口,大溶江小溶江之间,有遗堞存焉,名曰秦城……”。
秦城又称越城,相传为秦始皇发兵戍五岭之地但在多次的调查中均未发现秦代的遗物,在城址内所采集到的大量陶质砖瓦片和各类器物大都是汉代及汉以后的遗物,因此对城址的建筑年代有着不同的看法。
1947年,广西省文献委员会提交的兴安古迹采访报告书中,曾经分析过秦城遗址的形势。
1957年5~7月,广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派人对兴安文物古迹进行调查,提交了一份报告书,认为当时秦城遗址较显著的有四处,即马家渡口南岸的“城墙埂子”,七里圩南端的“王城”,通济村、太和堡之间的“汉城”,水街北端的“漕田”。当时钻探过水街北的城基,证明确是人力所筑。
为更加清楚地了解城址的时代、性质,以及城内的建筑布局、城市设施和筑城方法,以便更好地对城址进行保护和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在兴安县博物馆的配合下,从1990年起对秦城遗址之一的一七里灯王城进行犷科学的测绘、勘探与发掘。至1996年止,共发掘面积331平方米,获取了大量文化遗物,发现了建筑遗迹,使我们对秦城遗址有了初步的认识。
遗址大体为长方形,东西约800米,南北约600米,城墙尚存,但西南角已遭潮白河侵蚀破坏。城墙残高5米,宽20多米,为夯土筑墙,夯土层厚10~20厘米。此城废弃约在西汉末年。出土文物以秦汉时代居多,有石斧、青铜剑、陶器残片等。较有价值的是秦塔式纽铜印、汉青铜盆、“大富牢罂”陶瓮。该遗址为天津市早期城址之一,处于西汉雍奴县治的位置。秦瓯战争时期,秦军由于遭遇西瓯部落处处堵击,欲进不得,欲罢不能,陷于“旷日持久,粮食绝乏”和“宿兵无用之地”的困境,只能驻守险要地区,因而驻扎在今兴安县的大、小溶江之间。修建城堡,派兵驻屯,以防西瓯人的进袭。后人把这城堡称为秦城。二千多年的时间过去了,该地至今还保存有“秦城遗址”。这遗址周约二十公里,有“大营”和“小营”之分。古战壕和古城垣的痕迹依然历历在目,显然是当年十万秦军驻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