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阁俗称观音阁。位于老城北端一小石山上,坐北朝南,略偏西。始建确切年代待考,至迟在清嘉庆初年。
文昌阁为一处古寺庙建筑群总称,包括山门、魁星楼、文昌宫、韦驮亭、文昌阁、东西配殿等。东西宽48米,南北长60米,占地面积2900平方米。其中,文昌阁系水城尚保存较完好之一处寺庙余部,尚存文昌阁及东西配殿,而山门、魁星楼、主持房、韦驮亭等已不存。文昌阁自50年代以来,曾用作单位宿舍而折修改装。继而毁于1958年。据老人回忆,文昌阁坐落之小山上,长满松柏、皂角、冬青、竹子及花草,文昌阁掩荫于高大树木之下,清净幽雅。每当夜幕降临,千百只白鹤、鹭鸶栖息于树上,倍添生机。
今树木绝大部分已伐。尚存之文昌阁,占地面积216平方米。通面阔五间24米,明间面阔4.6米,一进9米,次间面阔4.1米,一进9米,梢间面阔4.1米,二进9米;通高9.3米。单檐歇山顶,穿斗抬梁混合构架,砖石砌筑四壁,盖青筒瓦。除筒瓦有部分换盖外,木构架、板壁、墙壁、滴水等,
均系清代遗物。东西配殿各为面阔三间,8.7米,一进6.5米,通高5.6米.为单檐硬山,穿斗式,砖木结构,盖小青瓦,占地面积各为56平方米。文昌阁为此建筑群中主要建筑之一,为三层三檐六角攒尖顶,翼角起翘,盖青筒瓦。底层直径约4米,中上两层高约3.6米,屋顶高约2.1米,通高约13米。底层有6道隔扇,隔扇上段以透雕手法雕有象征吉祥之飞禽走兽图案,裙板上为花草浮雕,垂脊上塑有仙人走兽,翼角均系有铁铃。底层门楣挂一横匾,镌贴金正书“慈航普渡”大字。中层檐下挂一横匾,镌贴金正书“星垣书桓”大字。清道光三十年(1850),于上层檐下悬一横匾,镌贴金正书“人文蔚起”四字。门前左右座有石狮一对,天井中央置一化钱炉,重约500公斤,铸造较精细。
2006年05月25日,甲秀楼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古楼阁甲秀楼矗立在贵阳南明河中的万鳌矾石上(这块石头酷似传说中的巨鳌),明万历年间(1573-1620)巡抚江东之于此筑堤联结南岸,并建一楼以培风水,名曰“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天启元年(1621年)焚毁,总督朱燮元重建,更名来凤阁。复毁。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巡抚田雯重建,仍用旧名。有浮玉桥衔接两岸。从古到今该楼经历了六次大规模的修葺。历经四百年的风吹雨打而仍旧矗立不倒,是贵阳历史的见证,是贵阳文化发展史上的标志。甲秀楼在贵阳市城南的南明河上,以河中一块巨石为基而建。始建于明,后楼毁重建,改名“来凤阁”。清代多次重修,并恢复原名。现存建筑是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的。楼上下三层,白石为栏,层层收进,由桥面至楼顶高约20米。南明河从楼前流过,汇为涵碧潭。楼侧由石拱“浮玉桥”连接两岸,桥上原有小亭一座叫“涵碧亭”,现已拆除。甲秀楼朱梁碧瓦,四周水光山色,名实相符,堪称甲秀。
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高约二十米,石柱托檐,护以白色雕花石栏杆。浮玉桥为九孔,称“九眼照沙洲”。解放后临河修公路填埋二孔,现能见七孔。楼基和桥虽经多次洪水冲击,历近四百年,仍然砥柱中流。
楼前原竖有铁柱二根:一为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鄂尔泰镇压古州(今榕江)苗民,收聚兵器,铸铁柱标榜功绩;二为嘉庆二年(1797年),勒保镇压兴义布依族王囊仙起义,收聚兵器又铸铁柱立于楼下。解放初,政府维修甲秀楼,拆除铁柱,移存省博物院。十年动乱中,楼危亭毁。1981年,按原式样重修,楼基部分,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重建涵碧亭,重修过程中,发现楼阁底层石墙中嵌有诗碑,重修后有八块诗碑复嵌于底层楼壁。楼额“甲秀楼”三字,系宣统年间谢石琴所书。十年动乱中散失,后寻回刻有“秀”、“楼”二字的两块,另据过去照片,配写“甲”字,按原式样悬挂楼顶层外面。我们可以在这一特色上大做文章,以吸引广大的旅游爱好者和建筑专家来观光、考察。楼高约20米,飞甍翘角,12根石柱托檐,护以白色雕塑花石栏杆,翘然挺立,烟窗水屿,如在画中。登楼远眺,四周景致,历历在目。浮玉桥如白龙卧波,全长90余米,穿过楼下,贯通两岸。桥上有涵碧亭,桥下有涵碧潭、水月台,桥南有翠微阁,遥相呼应。
第一部分浮玉桥;第二部分甲秀楼主体建筑;第三部分翠微园。
浮玉桥头立有“城南遗迹”石木牌坊,牌坊中央设有“城南遗迹”四个大字,桥上建有“涵碧亭”。主体建筑甲秀楼飞甍翘角、石柱托檐、雕栏环护。翠微园是一组由拱南阁,翠微阁,龙门书院组成的明清古代建筑群。同时新建的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服饰陈列院,收集收藏了贵州省苗族、侗族、彝族、水族、革家、土家族、布依族等民族传统服饰、手工刺绣品、民间蜡染数百余件,令人叹为观止。该馆所陈列展示的民族传统服饰和民族工艺品,是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体现,也是贵州各少数民族的骄傲。
明万历年间,贵州人文蔚起,贵阳风气大开,人们不仅希望“采芹”而且渴望“折桂”,于是修建“保佑”文人荣登榜首的文昌阁、甲秀楼。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镌立的《重修文昌阁碑记》称:“会城东郊外,有峰突起,是为木笔文星,支衍蟠曲而入城中。”“术家嫌其末尽耸拔,思有以助之,乃于子城之上建阁三层,中祀文昌,上以祀奎,下祀武安王,而总名之‘文昌阁’。” 果然,“阁成而人文蔚起,科目夺省榜之半。” 为求贵州“科甲挺秀”而建的甲秀楼,亦不负众望,于建成288年后的光绪十二年(1886年)和整整300年后的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相继成就了赵以炯和夏同和两位状元。
集中反映在建于月城之上的主阁楼。阁为三重檐九角攒尖顶。九角不等边,世上极罕见。梁架结构颇为特殊。贵阳文昌阁,因其结构、造型奇特罕见,且建于明初修建的古城之上,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甲秀楼古建筑群,无论是从建筑品种、建筑功能看,或从建筑年代、建筑工艺看,都堪称古建筑荟萃之地。在甲秀楼古建筑群中,有全木结构的拱南阁、翠微阁、龙门书院和翠微园山门;有全石结构的浮玉桥、鳌头矶、水月台;有石木结构的甲秀楼、涵碧亭和甲秀楼牌坊;此外,还有众多的古代碑刻和记“功”铁柱等等。
自从甲秀楼古建筑群建成后即为骚人墨客聚会地,其地人称“小西湖”,一直沿用至今。甲秀楼古建筑群的主体——阁楼,为明代贵州巡抚江东之首建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甲秀楼古建筑群不仅以主体建筑著称于世,其附属建筑乃至匾对楹联,亦不乏独到之处。清人刘玉山为甲秀楼撰写的长联,竟比昆明大观楼长联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