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上京南北二城现有北城北垣1门,东垣1门,西垣1门,腰垣2门,南城南垣2门,除腰垣东侧门址处,均带有瓮城遗迹。这些瓮门多为转角形,是为了增强城门正面防御力量的重要设施。
金上京会宁府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保留的遗址是金世宗大定年间修复的遗迹。以南北二城墙和皇城内的建筑址保存比较好。南北二城均呈长方形状,城墙周长22里。金上京的城墙为夯土型建筑,墙表砌有青砖,但青砖已被当地居民拆毁殆尽。城墙至今仍高3-5米,个别地段高达7米,基阔在7-10米左右,残垣断壁处黑黄土相间的夯层痕迹和夯花依然清晰可辨。全城外垣平均每隔八O至-百三十米左右不等,就有一处马面突出墙表,现有马面89个,环城原有马面总数约92个。其中北城北垣有11个,南城南垣有16个,二城西垣29个,东垣(包括南城北垣突出部分)24处有28个(其中有两处每处2个,有一处为3个),二城的5个突出角亦已经不存在,这样环城原有马面总数约92个。马面在古代作战时,主要起防御作用。金上京城的马面比较集中在南城的西垣与南垣,说明当时主要足为了防御皇城的安全面设置的。另外,在金上京城外垣四壁之下,出土了大量的擂石和铁箭簇,说明金上京的守卫主要足用矢石进行防御。
南北二城的外垣周围和腰垣南侧均有护城壕遗迹,至今大部分地段仍深如沟壑,这里是筑城取土的同时挖掘而成的,可能是引从上京西来的小河之水入壕,以利防守,在光绪年间,壕中尚有积水。 据文献记载,金上京故城内的宫殿名称很多,见于金太宗时的有乾元殿、明德宫;见于金熙宗时的有庆元宫,敷德殿、宵衣殿(寝殿)、稽古殿(书殿)、重明殿、五云楼、祥曦殿等;见于海陵王时的有勤政殿、泰和殿、武德殿、永寿宫、永宁宫;见于金世宗复修后的有庆元宫。光兴宫、光德殿、皇武殿等。此外,还载有明德殿、时令殿、龙寿殿、奎文殿。此外还有术庙、社稷、孔庙、储庆寺等。
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俗称白城,位于阿城区南郊2公里,张广才岭西麓大青山脚下,阿什河左岸,依山傍水。是女真族建立的金帝国的早期都城,历经金太祖、太宗、熙宗、海陵王四代皇帝,作为金王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达38年之久。因其又是金上京路和会宁府的治所,故称。
金上京城仿照北宋都城的规模建筑,城市布局与汴京(今开封)基本相同,规模宏伟,雄浑壮观。由毗连的南北二城和皇城组成。南城略大于北城,二城均为长方形,平面上一纵一横相互衔接,连为一体,二城整个外围周长为11公里。虽经800余年的风雨剥蚀和战争破坏,其夯土版筑的城垣仍高达3~5米,颓垣基阔7~10米。城墙断面处,夯土层痕迹依然清晰可辨。外垣平均每隔70~120米筑一马面。在全城5个城角上各构筑角楼一处,为城墙上的重点防御工事。城门9处,其中7处带有瓮城。城外及二城间的腰垣南侧,均有护城壕。皇城则建于南城偏西处,周长近2.5公里。自南向北有五重宫殿基址整齐地排列在皇城南北中轴线上,东西两侧还有回廊遗址。皇城南门两侧有两个高约7米的土阜,对峙而立,称为阙。两大土阜间又有两个小土阜,各高约3米。大小土阜间是皇城南门的3条通道,中为正门(午门),两侧为左右阙门。皇城布局规整、严谨。
据史书记载,太祖阿骨打称帝时,只设毡帐(称皇帝寨),晚年始筑宫殿。金太宗天会二年(1124)始建南城内的皇城,初名为会宁州。金太宗建为都城,升为会宁府。天眷元年(1138)八月,金熙宗以京师为上京,府曰会宁,开始有上京之称。皇统六年(1146)春,仿照北宋都城汴京的规模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建,奠定了南北二城的雏形。贞元元年(1153)海陵王迁都于燕京,正隆二年(1157)削上京之号,并毁宫殿庙宇。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七月,又重新恢复了上京称号,成为金朝的陪都。大定二十一年金世宗复建上京城。两年后,又内外砌青砖。清初,此城砖石砌筑的城墙外表保存尚好,后“城之楼堞”为阿勒楚喀副都统拆运去建筑阿城(今县治),遂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