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池州境内有长江黄金水道160公里,沿江达海,承东接西,是长江经济开发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紧邻长江三角洲,有利于承接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池州港是长江干线重点港口之一,现有码头泊位17个,为一类开放口岸;贯穿池州的东接上海、西连武汉的沿江高速公路和北连合肥、南通杭州的合黄高速公路已经开工,东接上海、西达重庆的沿江铁路大动脉的铜九铁路,连接安庆与池州的安庆长江大桥也于2004年底建成通车,加之正在筹建的池州九华山机场。不久,池州就能形成比较完善的对外立体交通网络。
池州港口
池州市沿江分布有池州港新港区、江口港区、牛头山港区三个大型港区和香口、东流、大渡口、乌沙、梅龙五个小型港区,钱江口、吉阳矶为规划港区。内河有江口、童埠、殷汇、杏花村、尧渡等港区。全港共有泊位71个,长江干流泊位62个,内河泊位9个,其中5000吨级泊位11个,3000吨级泊位17个,1000吨级以上泊位24个。
池州市长江辖区内分布众多的港口企业及码头:池州新港区(池州港远航控股有限公司)、牛头山港区、香口港区及乌沙、梅埂、童埠、大渡口、东流5个港务站);池州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码头;安徽池州九华发电有限公司码头;池州市贵池港埠有限公司;东至县龙江供水公司码头;池州石油公司油库码头;铜山矿码头;东至县各航运公司码头等。最大靠泊能力10000吨级,年通过能力超过1000万吨。
池州市依江近海,水网发达,长江流经池州市158公里,岸线长162公里,长江池州段水流平稳,岸坡稳定,常年通航5000吨级船舶,属国家一级航道;长江岸线多数水域建港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水运条件。一般能建5000吨级码头,江口至梅龙段可建万吨级码头。随着多条高速公路的建成使用和现有公路的拓宽改造,发展水陆联运和水铁联运前途广阔。
主要成就
(一)港口吞吐能力显著增长,泊位大型化趋势明显
“十一五”期间,池州港港口吞吐能力显著增长,由2005年的1752万吨增长到2010年2707万吨,增长55%,年均增长 9.09%;千吨级及以上泊位由2005年40%增长到2010年50.5%。
(二)规划体系基本形成,政策措施不断完善为实现池州港可持续发展,池州市港口管理局先后组织编制完成了《池州港总体规划》、《池州市长江岸线资源开发总体规划》、《池州港江口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池州港梅龙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港口规划体系已基本形成。池州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港口发展,确立了“以港兴市” 的战略。市政府于2007年5月成立了高规格的池州市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协调委员会,市长亲任主任,市政府主要部门作为委员会成员,同时出台《池州市长江岸线资源开发管理暂行办法》,2008年11月,市政府又出台《池州市长江岸线资源有偿使用暂行办法》,这些政策的出台有力的推动了港口岸线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自然条件
池州是全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又是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区的北部入口,为发挥水运独有的旅游资源优势,已建成拥有44000平方米客运广场的旅游码头。池州旅游码头是安徽省唯一停靠涉外游轮的旅游码头,每年停靠涉外游轮约130航次,接待入境游客约3万人次,推动和促进了我市旅游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