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临沂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学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组建于2008年,由原临沂广播电视大学、临沂商业学校、临沂市职业中专、临沂经济学校合并而成。2019年,原临沂市建设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整建制并入。学校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教育部新商科智慧学习工场试点院校,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服务基地、山东省“3+2”分段培养本科生试点高校、山东省首批学分制改革试点单位、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校。在山东省高职院校办学质量考核中,三年三大步,2020年位列第39名,2021年位列第26名,2022年位列第16名,迈入山东省高职院校“第一方阵”。
截至2023年5月,学校现有全日制学生16000余人、成人本专科教育学生20000余人,拥有罗庄校区、经开区校区2个校区,校舍总建筑面积约30.87万平方米、资产总值7.94亿元,占地1000亩的高都校区和占地750亩的郯城校区正在建设中。设有商贸物流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医养健康学院、智慧金融学院、现代建筑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数字媒体与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培训中心、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图书信息中心3个教辅机构。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拥有完备的实训教学体系,建有集“实践教学、科研、培训、生产、技术服务和技能鉴定”多功能于一体的京东物流生产性实训基地、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8个校内实训基地,覆盖全专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实训室、工业机器人实训室、装配式建筑实训室等178个实训室;配备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智能机器人等7667台套先进实训设备,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近1.4万元。建成以4个国家级实验实训平台(教育部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VR世界实验室、工业和信息化部“麒麟工坊”实训基地、教育部跨境电子商务训练基地),3个省级实训研发示范平台(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山东省高等学校智能制造领域新技术研发中心、山东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4个市级公共实训平台(临沂市共享性大型智能(仿真)实习实训基地、临沂市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临沂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公共实训基地、临沂市跨境电商创业实训基地)为支撑的数字化智能创新共享实训平台,充分保障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学校紧跟产业前沿,面向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和临沂市“十优”产业发展需要,进行专业调整和专业群优化,构建以商贸物流专业群为引领,以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医养健康专业群为骨干,以智慧金融、现代建筑、数字媒体与艺术和学前教育专业群为基础支撑的“1+3+4”专业群格局。截至2023年5月,开设13大类49个三年制高职专业,24个三二连读高职专业、2个贯通本科专业(青岛理工大学、临沂大学),形成“中职-高职-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建成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2个(大数据与会计、工程造价),国家骨干专业2个(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现代物流管理),全国新商科品牌专业群1个(商贸物流),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2个(商贸服务型现代物流、智能制造),山东省品牌专业群2个(智能制造,商贸物流管理),山东省现代学徒制专业2个(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技术),山东省特色专业1个(大数据与会计)。各专业招生质量稳步提升,录取分数线屡创新高。就业工作持续向好,就业率始终保持95%以上、留临率6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98%以上。
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凝练办学特色,打造了一专多能人才培养特色、“O2O”线上理论学习与线下技能实践相结合教学特色、“中职-高职-本科”系统人才培养特色、“五子登科”学历提升特色、“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工匠精神”校园文化特色。育人成果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教育教学、文化传承、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创新做法入选国家级、省级案例16次,师生参加各类赛事每年获省级以上奖项200余项。
学校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推进文化育人,建成“三山一坡”革命精神展馆、“培根铸魂”思政体验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展览馆、珠算博物馆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四馆一中心”,成立10个非遗大师工作室、50余个教师工作室,形成了校园科技文化体育艺术节、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品牌,构建了思政育人、专业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环境育人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五位一体三全”育人格局。学校获评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经典诵吟特色学校、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山东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学校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开发山东省安全生产培训机构、临沂市养老管理服务培训基地、建筑业从业人员培训基地等“十大培训平台”,年培训各类人员3万余人次,年培训收入达到2400余万元。积极开展农村和社区“两委”成员培训工作,累计培养农村基层学员5000余名,做法得到中组部认可,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媒体先后200余次公开报道。发起组建全国乡村振兴职教集团,入选全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领跑学校、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学校。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锚定“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目标,着力增强基础办学能力、增强办学活力、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努力当好临沂市职业教育排头兵,奋力在全省高职院校中走在前,为临沂工业强市建设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临沂职业学院2024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为保证临沂职业学院2024年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学院和考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及我省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章程。
第一条 本章程适用于临沂职业学院普通高职招生工作。
第二条 临沂职业学院招生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三条 临沂职业学院招生工作接受纪检监察部门、新闻媒体、考生、考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章 学校概况
第四条 学校基本信息
学院全称:临沂职业学院
学院代码:14195
学院地址: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湖东路63号
邮政编码:276017
办学层次:高职(专科)
办学类型: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
学院批准成立时间:2008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五条 临沂职业学院成立以学院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招生政策和招生计划,讨论决定招生工作重大事宜。
第六条 临沂职业学院招生办公室是组织和实施招生及其相关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临沂职业学院普通专科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七条 临沂职业学院纪检委负责对招生工作实施监督,严格执行教育部招生工作“六不准”“十严禁”“十公开”要求。
第四章 招生专业与计划
第八条 招生专业和计划
招生专业和计划通过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学校招生简章、学校招生网站等形式向社会公布。学院查询网站:http://www.lyvc.edu.cn/。
第五章 录取规则
第九条 外语语种要求:语种不限,入学后小语种不能组班的改为英语。
第十条 男女比例:报考各专业不限男女比例。
第十一条 考生思想品德考核须合格。身体健康要求: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第十二条 录取方式:
1.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省份,按投档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2.在未实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省份,按照各省的志愿设置及投档录取原则进行录取。
(1)对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执行相关省份的投档规定,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接受投档,第一次填报志愿的投档考生不足时,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征集(后续)志愿考生。对未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按照“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的原则录取,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本校的考生,第一志愿投档考生不足时,再录取后续志愿考生。
(2)投档考生的专业安排按照“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的原则确定专业。若第一专业志愿考生满足某专业计划,则本专业不再录取其它专业志愿考生;若第一专业志愿考生不满足某专业计划,则录取第二专业志愿考生,依此类推。当投档考生各专业志愿都不能满足时,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根据专业计划缺额情况进行专业调剂,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不予录取。
3.在确定录取资格时,考生的各种加分、降分情况均计入总分,无单科成绩要求。
4.山东省春季高考考生按教育厅规定的专业类别分专业进行录取。
第六章 收费、退费标准及资助政策
第十三条 学费标准按照《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规范完善高校学费收费政策的通知》(鲁发改价格〔2023〕559号)文件执行。退费按照国家和省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学校通过奖、贷、助、补、免等多种资助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奖助学金、学费减免、勤工助学等资助项目。资助条件和标准由学校根据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按照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等5部门印发的《山东省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鲁财科教〔2022〕17号)以及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第七章 资格复查与证书颁发
第十五条 新生入校后,学院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进行入学体检和资格复查。
第十六条 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
1.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临沂职业学院
2.颁发学历证书的证书种类: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学历证书。
第八章 其它
第十七条 学院不委托任何机构和个人办理招生相关事宜。对以临沂职业学院名义进行非法招生宣传等活动的机构或个人,学院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第十八条 本章程与国家或上级政策不一致的,以国家或上级政策为准。本章程未尽事宜,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本章程由临沂职业学院负责解释。
附:招生咨询及联系方式
网址:http://www.lyvc.edu.cn/
联系电话:0539-2872066 2872077
本章更新于2024年5月,最新章程以官网为准。
学校在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成果研究、科研课题、文化教育与传承、创新创业教育等领域取得省级以上成果70余项,师生在技能大赛中获省级以上奖项264个,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2个。
学校深化对外交流合作,与美国南犹他大学开展合作办学,在海外3所院校建立鲁班工坊,同国(境)外20余所院校互设人才培养和教学研修基地。获批教育部国家级“经世学堂”“汉语桥”“中文工坊”项目,立项教育部“中文+职业技能”双语教材开发。参与第一批坦桑尼亚国家(智能制造、信息技术)职业标准建设,参建中国海外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山东省首家华侨学院--临沂华侨学院,入选山东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学校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大力实施订单教育,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与山东临工、鲁南制药等300余家大中型企业构建紧密型合作关系,校企共建激光产业学院等13个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企业学院)。牵头成立山东省非遗传承创新产教联盟、鲁南职教联盟、临沂市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教联盟、临沂市装配式建筑教育联盟、临沂现代商贸物流职业教育集团等11个省市级产教联盟、职教集团、研究院。学校多次获评山东省产教融合示范单位。
临沂广播电视大学
1979年,临沂地区行署电大工作站成立。
1983年3月,改建为山东广播电视大学临沂地区分校。
1993年4月,更名为临沂广播电视大学。
临沂商业学校
1974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临沂商业学校成立。
2008年,经临沂市编制委员会批准,临沂市商业技工学校整建制并入临沂商业学校。
临沂经济学校
1954年,临沂供销学校成立。
1994年,临沂供销学校更名为临沂经济学校。
临沂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1984年,临沂市(县级)幼儿教育职业中学创办,后更名为临沂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临沂职业学院
2008年3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临沂广播电视大学、临沂商业学校、临沂经济学校、临沂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合并组建临沂职业学院。
2019年,原临沂市建设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整建制并入。
2021年9月30日,通过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织的现代学徒制第三批试点验收。
2022年6月2日,第二批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培训)考点顺利通过验收。
2023年4月,临沂职业学院成立数字创意产业学院。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