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唐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河南省唐河县,地处唐河两岸,北起毗河、泌阳河与唐河交汇处,南至三夹河到唐河入口处,规划总面积675.5公顷,其中,永久性河流湿地254.84公顷,时令性河流湿地220.01公顷,划分为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开发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五个功能区。湿地公园以汇集了多处水源、无枯水期的自然河流为核心,以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输水河共同组成的复合湿地生态为特色,在河南省具有较强代表性。
唐河国家湿地公园集湿地保护保育、湿地功能和湿地生态文化旅游于一体,划分为生态保育、恢复重建、科普宣教、合理利用和管理服务五大功能区,使每个功能区既特色鲜明,又与已开展的城市绿地系统、山区生态林工程、生态网络建设和植被恢复工程浑然一体,像一条巨龙镶嵌在唐河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成为华北农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典范。
生态保育区位于唐河城区上游段,面积为347.00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51.35%,是湿地公园的核心保护区域。建设原则以维持区内原有湿地自然风貌、保护湿地资源、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为目的,使该区成为天然的野生水禽栖息地。
恢复重建区位于唐河下游,面积173.10公顷,占总面积的25.62%。通过湿地的恢复与重建,达到恢复或重建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重点恢复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河流水质、河滩植被,提高湿地的面积和质量。
科普宣教区面积13.50公顷,占2%,主要展示湿地的结构、过程和功能,宣传湿地的重要功能和价值,使人们对湿地的结构特点、演替过程和脆弱性有一定的了解,激发人们自觉保护湿地的积极性。
合理利用区面积135公顷,占19.98%,以生态旅游为主,包括湿地文化活动、休闲活动和宣教活动等,兼顾湿地生态系统的科学开发利用。
管理服务区面积7.10公顷,占1.05%,是湿地公园开展管理和服务活动的区域。以"天然氧吧、生命栖地、市民乐园"为主题,突出拥抱自然、体验山水、感受农趣、追寻文化等特色。
唐河革命纪念馆位于唐河西岸上海大道北侧,紧邻湿地公园规划区。该馆建于2010年,框架结构、坡屋顶,占地56亩,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是一处具有现代建筑风格的人文景观。纪念馆内设革命历史厅、将军厅、党风廉政教育厅和多媒体厅。展出内容包括1919年以来唐河县的革命文物、文献资料、照片图片等大量史料,集中展示了唐河县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进行的英勇斗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奋斗历程及取得的伟大成就,在豫西南有较大影响,已经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冯友兰纪念馆位于唐河西岸,湿地公园规划区内。该馆建于2011年,按照冯友兰故居一比一比例建造,占地4356平方米。纪念馆采用中国传统的四合院样式,由中部的正房区域,西部的学堂区域和东部的辅助用房区域三个部分组成,布局紧凑,错落有致,做工精细,风貌典雅,文化气息浓厚,全面展示了一代哲学泰斗的生平起居,为世人提供了一个瞻仰前辈,学习交流的好去处,也为唐河悠久灿烂的文化深蕴注入了鲜活的生命。
河南南阳唐河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调查显示,湿地公园内共有高等维管束植物82科313种,野生脊椎动物63科230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24种,包括黑鹳、金雕等。
据调查,规划区内记录到的维管束植物约有82科230属313种,约占全省植物总种数的7.9%;记录到的植物群系有欧美杨林、旱柳林、荻群系、芦苇群系、香蒲群系、荆三棱、莎草群系、黑三棱群系、酸模叶蓼(水红花)群系、浮萍、紫萍群系、满江红群系、莲群系、荇菜群系、黑藻群系、茨藻群系、竹叶眼子菜群系等40多个;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复杂多样,规划区内有平静宽阔的河湾、沙洲、滩涂水,在河岸两侧和滩涂中分布有大面积的杨柳林、挺水植物、水生植被,河水中有丰富的浮游生物和鱼类,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食物吸引了大量鸟类在栖息。规划区内记录到的脊椎动物31目63科230种,约占河南省脊椎动物总种数的44.2%。其中鸟类有17目40科158种,约占湿地公园动物总种数的68.7%。
河南唐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观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建设湿地公园发展旅游产业的天然优势。唐河县已在唐河沿岸,兴建了滨河游览区、凤山植物园、优质梨观光园区。
河南唐河湿地公园按照4A级风景名胜区标准,打造了南到三夹河入口、北至桐河嘴、总长十华里的滨河游览区,游览区总占地5000余亩,总投资4.2亿元。已建成一期工程橡胶坝和滨河景观带,二期工程友兰湿地公园、冯友兰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馆、凤山地质公园,三期工程唐河外滩项目正紧张施工,四期工程将延伸两岸景观至三夹河入口。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开发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五个功能区区区分明,日渐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