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秦巴山区汉水流域,地处东经109°54′24″-110°10′32″,北纬31°30′28″-31°57′54″之间,在我县的瓦桑河至百里河口的巨大断裂以南,属大巴山系。
保护区南接神农架林区、重庆巫溪,东交房县,西界竹溪,北连官渡新街管理区。境内高峰叠起,东、南、西三面有35座山峰海拔都在2000m以上,为褶皱石灰岩山地。境内南北长50.7km,东西宽25.5km。国土面积47173hm2。
保护区属于高山地貌。最高处海拔2635m(枪刀山),最低处海拔400m(百里河口),高差2235m。按土地所处海拔高度分,800m以下的3546hm2、800-1200m的18087hm2、1200m以上的25540hm2,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7.52%、38.34%、54.14%。地面平均坡度36.8°,平均切割深度1215m。保护区基岩主要有石灰岩、板页岩、砂页岩等,其发育的土壤保水性能差,植被遭到破坏后,极易造成水土流失。
保护区内河网密布,纵横交错,有大小河谷18条,总长度超过200km,河长在10km以上的有7条。它们是官渡河、洪坪河、百里河、马场河、沟元子河、顺水坪河、墨池河等。
保护区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由于北有秦岭屏障,南有巴山相隔,既有利于东南季风的深入,又可削弱北方冷空气的侵袭,因此,境内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空气较湿润,光合潜力大。年平均温度为12.9℃,≥0℃年积温为4628℃,≥10℃年积温为3750℃(80%保证率)。无霜期为219天,年平均降雨量1000mm以上,干燥度0.8以下,年平均日照百分率37%。
土壤以山地黄棕壤为主,占31%。次为黄棕壤、黄棕壤性土和山地黄棕壤性土,分别占22%、28%、15%。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大部分在3%以上。
保护区辖柳林乡和官渡镇2个乡镇11个村及九华山林场百里河分场和四方扒药材场,共计13个行政单位。
据2008年统计,保护区现有村民小组53个,住户2316户,人口8728人,人口密度18.5人/km2,人均林业用地面积为5.0hm2。其中核心区537人,缓冲区1892人,实验区6299人,全部为汉族。
保护区的交通条件比较好,主要公路干线有2条,支线有6条,总长159km,延伸至整个自然保护区。西北部有省道竹向公路,从官渡百里河口进入自然保护区经桃园、桑坪、柳河等地直到屏峰,全长54km;南部有县道白洪公路,从省道竹向路白河口处起,经郑家坪、洪坪、民主、秦家沟直到顺水坪的瓮子口,全长41km。
九华山林场百里河分场境内有一支线,由百里河口进入自然保护区经碾坪、百里、羚羊直到核心区,全长23km。柳林乡境内有四条支线,一为由竹向路老码头发端进入保护区药场、老竹腹地,全长3km;二为由竹向路发端进入保护区屏峰腹地,全长4km;三为由瓮子口直到保护区东部核心区顺水坪天生桥,全长9km;四为由瓮子口直到保护区南部核心区枪刀山脚下,全长12km;五为由瓮子口直到保护区西部核心区梭罗树,全长13km。
保护区内通讯条件较好,区内13个行政单位,都有程控电话;保护区农电网已经改造完毕,农民绝大多数用上了网电;保护区周围水电站目前有13座,装机容量15400KW;在建的有2座,装机容量3300KW。
堵河源自然保护区国土总面积47173hm2。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现有林业用地43681.3hm2,占土地总面积的92.45%;有林地25079.1hm2,占土地总面积的53.16%;灌木林17494.9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7.09%;农地2859.9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06%;内陆水域115hm2,占土地总面积的0.24%;未利用地1624.1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44%。森林覆盖率90.25%。
保护区和周边社区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业,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土豆和红薯等,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经济。整个保护区依然保持着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乡镇企业很少而且非常落后。2008年,保护区内农业总产值6554.8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2184.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3.33%;林业产值119.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82%;牧业产值1128.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7.21%。保护区内几乎没有工业,其它收入主要依靠外出务工。保护区内从业人员多为第一产业的生产者,2008年人均粮食728kg,人均总收入7510元,人均纯收入2636元。
保护区内社区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柳林乡、官渡镇都有文化站常年从事文化宣传和收集发掘工作,其中官渡镇被授予“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保护区内有1所初级中学,1个初级中学教学点;有7所中心小学,15个小学教学点,成年人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6.2%,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2.4%,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21.4%;
保护区内有卫生院2个,卫生所6个。医疗条件差,群众就医难;缺乏妇幼卫生保健,人口素质提高缓慢;保护区内基本无企业,有79.2%的劳力从事农业种植、养殖,有18.14%的劳力外出务工;迄今为止,保护区内居民还没有参加社会保险,没有任何社会保障措施。
堵河源有东、西两源,东源位于竹山县柳林乡境内,面积约2万hm2,西源位于陕西省镇平县境内。这里的堵河源是泛指包括竹山县柳林乡以及与之相连的竹山县官渡镇,神农架的九湖乡,房县的九道乡,竹溪县的向坝乡、瓦沧乡,面积约25万hm2。
堵河源自然保护区的前身是:“竹山县香獐保护区领导小组”,是竹山县人民政府以竹政文(1987)26号文件批准成立的。保护范围为竹山县的柳林区和官渡区以及国有四方扒药材场,划定保护区面积为92815hm2,并由此拉开了堵河源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序幕。
为了适应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发展,竹山县人民政府于2002年以《竹山县人民政府关于请求将堵河源县级自然保护区级定为市级自然保护区的请示》(竹政文[2002]22号)文件上报市人民政府。2002年6月,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将堵河源自然保护区确定为市级自然保护区的复函》(十政办函[2002]17号)文件予以批复。保护区范围是柳林乡全部,官渡镇的桃园、桑坪、蒲溪、三棵树、大溪河、楼房、天池以及九华山林场百里河分场的三个村(原官渡区百里河乡)。面积为71208hm2。
2002年4月,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总站,根据堵河源自然保护区实际,建议将范围进一步缩小,剔去资源状况欠佳的柳林乡三河、天台,人口较多的官渡镇天池垭、楼房、大溪河、三棵树、蒲溪、增加官渡镇家竹村百里河流域部分。面积定为48452hm2。
按功能区分:核心区17958.6hm2(其中国有2274.2hm2、集体14919.9hm2、个体764.5hm2),占总面积的37.06%;缓冲区14381.9hm2(其中国有1444.1hm2、集体3531.7hm2、个体9406.1hm2),占总面积的29.68%;实验区16111.5hm2(其中国有2352.7hm2、集体3025.7hm2、个体10733.1hm2),占总面积的33.25%。
为了适应地方水电建设的需要, 2009年2月,省政府以《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湖北堵河源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及功能区划的批复》(鄂政函[2009]18号)文件批准面积及功能区划调整。面积定为47173hm2。按功能区分:核心区17808.6hm2(其中国有2038.2hm2、集体15770.4hm2),占总面积的37.75%;缓冲区11603.1hm2(其中国有1394.1hm2、集体10209hm2),占总面积的24.6%;实验区17761.3hm2(其中国有1952.7hm2、集体15808.6hm2),占总面积的37.65%。
湖北竹山堵河源自然保护区属林业系统归口管理,是集自然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生态旅游和多种经营为一体,并负责区内资源林政、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保障区内治安秩序的综合型的自然保护区。
1、北亚热带和温带过渡区的自然生态系统,特别是大面积比较完整的原始森林、原始次生林和水源涵养林。
2、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特别是珙桐、红豆杉等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及豹、林麝、金雕等国家珍稀濒危动物及其栖息地。
3、自然景观资源,尤其是特殊的地形地貌。
保护区林业用地42671hm2(占总面积的90.46%),非林业用地4502hm2(占总面积的9.54%),森林覆盖率90.02%。
保护区有森林面积23732hm2,蓄积量105.4万m3。按起源分:天然林面积21949hm2(其中原始林面积2589hm2),蓄积量88.6万m3,人工林面积1783hm2,蓄积量16.8万m3。
堵河源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2440种(包括种下等级),隶属212科949属。其中蕨类植物36科67属133种;种子植物176科882属2307种,包括裸子植物7科21属33种,被子植物169科861属2274种。分别占湖北省维管束植物总科数的87.97%、总属数的65.13%、总种数的40.16%,占全国维管束植物总科数的57.61%、总属数的29.65%、总种数的8.69%。
(1)种类丰富、成分复杂。该区是湖北植物区系较丰富的地区之一。本区系共有15种分布类型,各种地理成分相互渗透,充分显示了该地区植物区系成分的复杂性。
(2)孑遗古老植物相对集中,特有种属丰富。本区系集中了许多起源古老和在系统演化上原始的科、属,同时也包含大量的单型属和少型属,是我国第三纪植物区系重要保存地之一。
(3)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并含较丰富的热带成分。由于堵河源自然保护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温带性质的属高达483个,占总属数的56.23%;热带性质的属有282个,占整个属数32.83%,中国特有分布有34属,占总属数的5.0%。植物区系以温带性质为主,具有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点。
(4)珍稀濒危植物种类丰富且分布集中。
根据《中国植被》中自然植被的分类原则,划分出不同的植被类型,保护区自然植被共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及草丛4个植被型组,暖性针叶林、亚高山温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灌丛、草丛7个植被型,马尾松林、华山松林、巴山冷杉林、水丝梨曼青冈林、刺叶栎林、小叶青冈竹叶楠林、珙桐细叶青冈林、千金榆曼青冈林、连香树珙桐林、红桦林、米心水青冈林、山杨林、锐齿槲栎林、短柄栎林、锥栗林、水青树林、金钱槭林、拐棍竹林、箭竹林、腊梅灌丛、马桑灌丛、凤仙花草丛50个群系。
堵河源保护区国家珍稀濒危保护野生植物十分丰富,共有国家珍稀濒危保护野生植物4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6种(Ⅰ级5种,Ⅱ级21种),国家珍贵树种18种(一级4种,二级14种),国家珍稀濒危植物34种(1级1种,2级11种,3级22种)。
(1)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堵河源自然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6种,占湖北省总数50种的52%。其中Ⅰ级有珙桐、光叶珙桐、红豆杉、南方红豆杉、银杏5种;Ⅱ级有黄杉、秦岭冷杉、大果青扦、连香树、桢楠、野大豆、红豆树、鹅掌楸、水青树、香果树、巴山榧树、樟树、喜树、榉树、黄皮树、金荞麦、崖白菜、厚朴、凹叶厚朴、红椿、毛红椿21种。
(2)国家珍贵树种。堵河源自然保护区有国家珍贵树种18种,占湖北省总数28种的64.3%。其中一级珍贵树种有珙桐、光叶珙桐、银杏、香果树4种;二级珍贵树种有黄杉、秦岭冷杉、麦吊云杉、大果青扦、连香树、杜仲、桢楠、红豆树、鹅掌楸、水青树、椴树、刺楸、厚朴、红椿14种。
(3)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堵河源自然保护区有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34种。占湖北省总数62种的54.8%。其中1级有珙桐1种;2级有光叶珙桐、银杏、大果青扦、连香树、杜仲、山白树、鹅掌楸、小勾儿茶、水青树、独花兰、香果树11种;3级有黄杉、秦岭冷杉、麦吊云杉、穗花杉、金钱槭、八角莲、华榛、猬实、桢楠、野大豆、红豆树、延龄草、天麻、黄连、银鹊树、白辛树、紫茎、领春木、青檀、厚朴、凹叶厚朴、红椿22种。
堵河源自然保护区的陆生脊椎动物共有343种,其中兽类有76种,鸟类175种,两栖类24种,爬行类36种,鱼类32种。昆虫1456种。
1、兽类资源:兽类有76种,隶属7目22科。国家Ⅰ级保护兽类3种:林麝、豹、云豹;国家Ⅱ级保护兽类11种。
2、鸟类资源:鸟类有175种,隶属15目49科。国家Ⅰ级保护鸟类2种:金雕、白肩雕;国家Ⅱ级保护鸟类23种。
3、爬行类资源:爬行动物有36种,隶属2目11科。
4、两栖类资源:两栖动物有24种,隶属2目8科。国家Ⅱ级保护两栖类有种:大鲵和虎纹蛙。
5、鱼类资源:鱼类有32种,隶属3目8科26属。
6、昆虫资源:昆虫有1456种,隶属23目192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