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成立县级保靖白云山自然保护区;
2005年9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保靖白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2013年6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湖南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中国十七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武陵山区,位于湘西北保靖县境内,东经109°16′35″~109°30′52″;北纬28°37′42″~28°50′58″。
白云山自然保护区内山高谷深,溪河纵横,有大小溪流49条,主要河流有巴科河、马塘河,两侧大多悬崖峭壁,深度300~700m,所有溪河汇入酉水,是沅水源头一级支流。区内河流具有径流量大,冬不结冰,水质优良等特点。季节性降水是本区河水的主要来源。由于降水分配不均,导致河流年内水位差异大,高水位一般出现在4-7月,在此期间暴雨频繁,7月以后降水较少,河流流量小,水位低,为枯水季节。保护区是沅水上游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区,也是湖南省湘西北降雨较多的区域。
白云山自然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北缘部分,属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高湿多雾、垂直差异显著等特点。区内年平均气温为10.8—14.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0.6—2.4℃,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1—25℃,≥10℃的天数180—220天,年有效积温3000—4300℃,年无霜期239天。年均降雨量1530—1710mm,7—9月最多达520—560mm;降雨日210多天,年平均相对湿度84%以上,全年有雾日145天,年辐射量较低。
白云山自然保护区的土壤可划分为黄红壤、黄壤、黄棕壤三大类。其中海拔900m以上为黄棕壤,海拔600—900m为黄壤,是区内分布面积广的土壤类型,海拔600m以下为黄红壤。土层深度大多数在40—2000px之间。土壤缺磷,呈酸性,pH值在5~6之间。成土母质主要有砂岩、砂页岩风化物、石灰岩风化物。温暖多雨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促使母质矿物质发生分解和转化,由砂岩、砂页岩风化物形成的土壤,土层较薄,质地粗松,多为砂土或砂质壤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植被条件为生物多样性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湖南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0158.6公顷,其中核心区6605.8公顷,缓冲区6007.5公顷,实验区7545.3公顷。
湖南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珍稀雉类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①白云山自然保护区是湖南湘西自治州植被保护较完整的地区之一,保存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截止到2005年,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98科938属2494种,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8种。
②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伯乐树、珙桐、红豆杉、南方红豆杉4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金毛狗、黄杉、闽楠、花榈木、任木、香果树、榉木等24种。省级重点保护植物44种,以及多花兰、斑叶兰、篼被兰、大花杓兰、绿花杓兰、银兰、金兰、独蒜兰、春兰等42种兰科植物。
据1984年应俊生的研究,白云山位于中国三个特有现象中心之一的川东—鄂西特有现象中心的范围,该中心共59个中国特有属,白云山就有39属,占整个中国特有属的15.18%。另外,蕨类植物有中国特有属3个,其中黔蕨属的分布中心就在白云山所处的武陵山区一带。
①截止到2005年,保护区已查明的陆生脊椎动物有4纲29目87科323种,鱼类4目8科38种,森林昆虫18目137科695种。保护区分布有9种雉类,分别是白颈长尾雉、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黄腹角雉、红腹角雉、勺鸡、灰胸竹鸡、雉鸡和鹌鹑,其中5种属于中国特有雉类(包括白颈长尾雉、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黄腹角雉、灰胸竹鸡),占中国特有雉类总数(20种)的25%。
②被列为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云豹、金钱豹、林麝、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金雕共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穿山甲、大灵猫、小灵猫、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等51种。根据多次调查结果估算,保护区拥有白颈长尾雉300只~500只,黄腹角雉30只~50只,白冠长尾雉60只~80只,红腹角雉30只~50只,红腹锦鸡1200只~1500只,勺鸡500只~700只。
保护区设有白云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由县人民政府管辖,业务归县林业局管理,有工作人员10人,其中局长1人,其他管理人员9人,管理局设有科研所、资源管理站、办公室和公安执勤室等4个职能股室(详见人员一览表9-1),聘请12位专职巡护员用于核心区、缓冲区巡护(见表9-2),社区有护林人员50多人,是一支素质较高、事业心强的管护队伍,且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管理站与林业站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管理局日常运行经费由县林业局负责,从09年开始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